成就最高的那批人,有一种天份叫痛苦


成就最高的那批人,有一种天份叫痛苦


你和雷军最大的区别在哪?

是能力吗?

不。是底层操作系统不一样。

“如果把人想象成一部手机,人的情绪是底层的操作系统,他的能力只是上面一个个的app。”梁宁说。

梁宁被誉为“神一样的产品经理”。雷军说她是“中关村的才女,思想深刻,洞察力强”。美团的王兴、YY的李学凌、美图的蔡文胜、豆瓣的阿贝、诸多圈中大佬,都对梁宁赞誉有加。

如果把人比作手机,你的某些app是比雷军要厉害的。

“Are you OK?” 2015年,雷军在印度小米发布会上的鬼畜视频疯传网络。

一位网友表示:听了雷总的英语,我对自己的英文有了一点毫无必要的自信.....

但雷军的底层操作系统碾压了你。你在用iOS1.0,雷军已经更新iOS11.3了。

一个人的底层操作系统是情绪,主要包括愉悦、痛苦、恐惧。

我们今天要谈两个问题:

底层操作系统如何决定你的人生轨迹?

你该如何升级底层操作系统?

/ 1 /

成就最高的那批人,有一种天份叫痛苦

什么是普通人?就是快乐没有那么强烈,痛苦也没有那么巨大。所以,他们的人生会在既定的轨道上相对平衡地运行,而不是被快乐和痛苦牵引撕扯,没完没了地折腾。

什么叫有一技之长的人?就是当他在沉下来做某件事的时候,他不厌其烦,乐在其中,完全不理会别人的差异或者不理解。

什么是杰出的人?就是如果他想要的那个,他得不到,他就像万蚁噬心那样痛苦。牺牲什么都可以,他必须得到他想要的那个东西。

如果你赚到了1000万,你有多快乐?

金山在香港上市,估值6.261亿港元,众人欢呼雀跃,而雷军却陷入深深的痛苦:16年,5840天的日夜奋斗,才换来6亿市值?

成就最高的那批人,有一种天份叫痛苦

“一个想法单纯、积极向上的青年人,他的信仰被十多年的失败现实无情击碎。你知道这有多可怕、多可悲吗?”

普通人梦寐以求40岁退休,而雷军从金山卸任后却痛苦万分:“没有一家媒体想要采访我;没有一个行业会议邀请我参加。我似乎被整个世界遗忘了,冷酷而现实。人情冷暖忽然间明澈如镜。

雷军比你更容易痛苦。

圣经上有句话:神在悲伤中创造了这个世界。

那么,你该让自己更痛苦吗?

在做过400起职业规划案例之后,我的想法是:分人

每个人对痛苦的承受能力不同。

有的人已经快被痛苦压垮了。就别再自寻烦恼了。

但有的人还可以再痛苦点。一个朋友名校毕业,在腾讯做产品,24岁就结婚了。他能力很强。但我觉得他内心太安逸了。如果多点痛苦,他会表现得更好。

怎么做会让自己变痛苦?

雷军在金山做总经理的时候,马化腾、丁磊刚从学校毕业到电信局上班,李彦宏还在美国念书,周鸿祎也才参加工作,马云筹办中国黄页在北京到处碰壁。

而到2003年,这些“年轻小辈”却借互联网大潮把雷军远远地甩到了后面。

痛苦不是你不够牛,而是你看到了更牛的人。

我有个朋友想做自媒体,她的目标是经过5年的努力,40岁能靠自媒体年入20万。

让她痛苦点很简单,给她介绍一个30岁靠自媒体年入200万的同行。

成就最高的那批人,有一种天份叫痛苦

/ 2 /

恐惧决定边界:你的操作系统只能支撑你到这了

曾有人想请梁宁给一位上市公司的CEO去做互联网战略。

梁宁想了想,拒绝了。

“他根本不是看不到互联网的重要和强大,而是他的恐惧,把他在现有的位置、现有的业务里捆的死死的。”

“如果他能卸下恐惧,很多事,他自己就做了。因为他都懂。而能帮他卸下恐惧的人呢,既不是你,也不是我。所以呢?算了吧。”

为什么很多人道理全明白,但多半还是会选择原地受苦。

因为恐惧会束缚一个人的手脚。

恐惧决定你的边界。

成就最高的那批人,有一种天份叫痛苦

/ 3 /

愉悦决定方向:你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

“为什么你照着ppt练习3次,你就会痛苦。而乔布斯为了苹果发布会对着ppt练习100次,依旧乐此不疲?”

梁宁说:“你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你的天份所在。”

巴菲特曾经问一个28岁的哈佛毕业生:“下一步你打算做什么?”

年轻人回答:“可能读个MBA吧,然后去个管理咨询的大公司,简历上看着漂亮点。”

巴菲特说:“等一下,你才28岁,你做了这么多事情,你的简历比我看到过最好的还要强10倍。你应该选择你热爱的工作,而不是让你的简历看上去风光。现在去找一个你不喜欢的工作,你不觉得这好像是把你的性生活省下来到晚年再来用吗?

“如果你单纯地喜欢做一项工作,那就是你应该做的工作。你会学到很多东西,从工作中得到很多很多。”

愉悦,决定你的方向。

但是,问题来了。

什么让你快乐?

吃饭,睡觉,旅行,刷抖音。

所以,你的人生方向就是:

继续吃饭,睡觉,旅行,刷抖音?

这能赚钱吗?可以。

不过你得先了解什么是“感官兴趣”、“自觉兴趣”和“志趣”。

成就最高的那批人,有一种天份叫痛苦

刷抖音只是“感官兴趣”。

当你开始琢磨怎么拍,怎么运镜,怎么设计分镜头,你就进入到“自觉兴趣”。

当你持续投入1万个小时,成为一个小网红时,“自觉兴趣”就变成了“志趣”。

“志趣” 是把”感官兴趣”通过学习变成了能力,通过能力寻找平台获得了价值。

让你持续快乐的事情,是你的天分所在。但你得区分这种快乐是“感官兴趣”、“自觉兴趣”还是“志趣”。

你需要“刻意练习”,最终获得“志趣”。

能力只是app,情绪才是一个人的底层操作系统。

愉悦指引方向,痛苦提供能量,恐惧决定边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