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檔”票房破15億

今年確實遇上了席捲全球的《復聯4》,但在去年強勢的國產片,為何在今年如此萎靡?各大製片方更鐘情於暑期等國產片保護期,可以避開《復聯4》;行業寒冬下的開機驟減,都是重要因素。

高速擴容的“五一檔”,最終變為“漫威檔”。

5月5日,隨著“五一”小長假結束,備受關注的電影“五一檔”基本塵埃落定。國家電影專資辦(下稱專資辦)數據顯示,今年“五一檔”綜合票房15.15億元,創歷史新高。

據專資辦數據,今年“五一”四天假期(5月1日-5月4日),單日票房分別為5.96億、4.15億、3.11億以及1.93億,累計票房產出15.15億元,日人次分別為1355萬、954萬、727萬以及455萬,人數合計3491萬。2018年“五一”三天假期(4月29日-5月1日)累計票房產出10.06億元,人數合計2911萬。

隨著票房大盤放緩,乃至在一季度負增長,“奔騰”的“五一檔”背後,是頗具特色的影片結構。專資辦數據顯示,漫威大片《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下稱《復聯4》)以12.19億檔期票房佔據超8成總票房比例(80.46%),外片《何以為家》以1.24億元票房緊隨其後(佔比8.18%),兩片佔據了“五一檔”絕大部分(88.64%)。

愛情電影《下一任:前任》成為國產片擔當,在票房連日下滑後,以0.94億票房(6.20%票房佔比)收尾。

這與去年形成鮮明對比。專資辦數據顯示,在2018年“五一檔”,國產片《後來的我們》以6.43億摘得冠軍,亞軍《幕後玩家》三天實現票房1.54億元,好萊塢大片《狂暴巨獸》以接近1億票房排名第三。

當然,今年確實遇上了席捲全球的《復聯4》,但在去年強勢的國產片,為何在今年如此萎靡?5月5月,有院線上市公司中層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各大製片方更鐘情於暑期等國產片保護期,可以避開《復聯4》;行業寒冬下的開機驟減,都是重要因素。

另一邊廂,資本寒冬下,新電影項目開啟越發困難。在北影節期間,多位導演均向記者訴說融資艱難。隨著互聯網巨頭強勢佈局內容上游,低迷的國產片或將迎來轉機。

消失的國產片

從票房曲線來看,“五一檔”國產片的弱勢似乎自然。

《復聯4》呈現為多峰谷形,擁有多個票房高點,截至發稿前,《復聯4》累計票房已達到38.73億元;《何以為家》則是正向波浪形,從票房低點到高點(5月3日),在5月4日略有下降,截至發稿前,該片累計票房1.68億元;《下一任:前任》則是不帶商量的下降路線,從5月1日起票房一路下滑,截至發稿前,該片累計票房1.02億元。

其中,《何以為家》曾獲得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在豆瓣評分上,《復聯4》8.7分,《何以為家》8.9分,《下一任:前任》為2.6分。

事實上,《下一任:前任》並不能代表優秀國產片水準,但問題在於,在外界聚焦的“五一檔”,為何國產片出現如此窘境?

對此,前述院線中層表示,國內大片更願意排片在暑假等保護期。另一重要原因是,資本寒冬下,確實對項目開工造成實質性影響。“去年下半年的行業變局開始體現,像今年,就沒有太多的所謂傳統國產大片。”他說。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以燈塔APP為例,在5月、6月未上映的電影中,確實未見超高人氣國產大片,但《大偵探皮卡丘》(53.96萬人想看)、《哥斯拉2:怪獸之王》(41.78萬人想看》等外片的人氣均不錯。

如此關注國產片,則是因為國產片作為國內票房“定海神針”,有著基礎性作用。“國產片在延展潛力、對產業鏈推動等多重因素上,都遠高於外片”,多位業內人士如此表態。

拯救路線

資本寒冬下,似乎國產片的發展困難依舊。

在4月中下旬舉行的北京電影節上,多位導演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項目融資艱難,其中不乏在電影節上獲獎的項目。

同期,阿里大文娛則公佈了在內容上的加碼計劃。4月17日,阿里大文娛宣佈,將推出旨在幫助青年電影人才的“薪火計劃”,該計劃會利用阿里域內資源,如拍攝短片、公益紀錄片、網絡電影等方式,發掘行業潛力項目,賦能行業青年人才。同時,輔以大片場實習等市場化培養方式,為電影工業儲備多維度、不同工種的專業人才。阿里方面還表示,這是阿里影業“A計劃”、優酷“青年導演扶植計劃”及“早鳥計劃”的融合,也是阿里大文娛進一步打通後的人才計劃升級。

同一日,愛奇藝影業總裁亞寧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愛奇藝將加大在電影方面投入。“未來將會公佈具體進度”,他說。

資本寒冬下,視頻巨頭也在收縮,這在影視劇板塊上的體現非常明顯,在電影方面核心邏輯並無區別。有視頻巨頭高層向記者解釋,此番巨頭作為,更多是想籠絡人才,發力自制。

發力的平臺能多大程度上給寒冬注入熱血?5月5日,有北影節獲獎項目導演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承,他有些懷疑。“現在很多人聯繫我,各家平臺都在接觸,但每家都有自己的訴求,我更希望和傳統影業公司合作,他們更專業,平臺在效率上還是不夠高,且各家也有著種種矛盾。只要沒簽合同,對於資金,我始終焦慮。”他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