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鬼市,鼎盛時期上千個地攤,與北京潘家園齊名稱“南福北潘”

說道鬼市很多小夥伴都認為它是賣破爛的地攤和銷贓的黑市,又或者是什麼販賣法器和法事用品的地方,這都是許多不瞭解的人產生誤解。鬼市主要賣的貨物是文物、衣物、生活雜物,說白“鬼市”其實是不折不扣的歷史產物,它是早年間買賣古玩的一種特別的地攤文化,半夜開市,拂曉散市。而今天就說說上海的鬼市,它在鼎盛時期有上上千個地攤,與北京潘家園齊名稱“南福北潘”。

上海鬼市,鼎盛時期上千個地攤,與北京潘家園齊名稱“南福北潘”

對於鬼市大家最有名的就是北京的潘家園了,但是實際上海有個鬼市鼎盛時期是和它齊名,那就是上海的福佑路。上海作為整個南方的代表,它的古玩舊貨市場在當時是名噪天下,與北京齊頭並進的。上海最早的“鬼市”是上世紀90年代初,民間自發形成的會稽路“鬼市”,在當時每逢星期天,短短300米的會稽路彙集了家傳老貨、抄家發還物資和盜墓文物。在那個時候造假的人還比較少,會稽路古玩街上的人下手大都穩、準、狠。

上海鬼市,鼎盛時期上千個地攤,與北京潘家園齊名稱“南福北潘”

而到了1995年後,會稽路逐漸被福佑路取代,福佑路古玩地攤市場在它最鼎盛的時期,有近千個地攤到了晚上人頭攢動十分熱鬧。它也是現在上海藏寶樓的前身,如今上海人氣最足的古玩市場。上海藏寶樓四樓層面在每週六、日兩天有交易,延續了福佑路地攤市場的交易,保留著明清古玩鬼市的傳統,不過可惜的是現在上海的藏寶樓在2019年關閉了。不過如果想要淘書,可以去上海的文廟鬼市,一般在週日凌晨2點出攤,天氣暖和時一點剛過即有書攤。

上海鬼市,鼎盛時期上千個地攤,與北京潘家園齊名稱“南福北潘”

在咱們普通人眼裡鬼市還是有點神秘的,一般喜歡逛鬼市不外乎這兩種人,一種是真正懷舊的人,另一種就是倒爺和淘金者,這裡就是他們的江湖,許多一夜暴富的故事也來源於此。像什麼低買高賣,眼裡厲害的人一年可以掙個成百上千萬的。不過一般人就別抱著撿漏發財的心思了,你們根本玩不過那些人的,在人家眼裡您可能就是盤韭菜。

上海鬼市,鼎盛時期上千個地攤,與北京潘家園齊名稱“南福北潘”

“鬼市”之所以晚上半夜開始是有原因的,在舊社會時有一些人會把自己寶貝拿出來賣,一種是家道中落的富家子弟,因為要臉面所以故意選擇天沒亮擺攤,還有一些就是盜墓賊乘著半夜銷贓的,後來這種地攤文化就這麼發展起來了。在“鬼市”有著兩個不成文的規矩,第一隻許照東西,不準照人臉,第二英雄不問出處,寶貝不問來路。當然了生意之間“爾虞我詐”是可以有的,高價買虧了只能說打眼了,怪不得別人。

上海鬼市,鼎盛時期上千個地攤,與北京潘家園齊名稱“南福北潘”

對於上海的鬼市福佑路古玩地攤市場,各位小夥伴還有記憶麼?快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對於上海鬼市曾經的記憶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