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大名窯你有了解過嗎?

中國瓷器是從陶器發展演變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於3000多年前。發展到宋代時,名瓷名窯已經遍佈大半個中國,同時也是瓷業最為繁榮昌盛的時期。當時的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和定窯稱為宋代五大名窯。它們各有特點,爭奇鬥豔,為祖國的瓷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國五大名窯你有了解過嗎?

宋代五大名窯 分別為:汝窯 、官窯、 哥窯。鈞窯、定窯、中國五大名窯正式開創了燒製的實用器皿與觀賞器皿的“瓷器”時代,事實上,在宋朝以前中國的燒製實用器皿與觀賞器皿絕大多數都是陶器,是與瓷器不同的種類,所以說,五大名窯的到來是真正意義上的瓷器時代的到來。

1、汝窯 :在今河南寶豐清涼寺一帶,因北宋時期屬於汝州而得名。北宋晚期為宮廷燒製青瓷,這是史上第一個官窯,因此又稱為北宋官窯。釉色以天青為主,用石灰一鹼釉燒製技術,釉面多開片,胎呈灰黑色、胎骨較薄。

中國五大名窯你有了解過嗎?

2、官窯:在今江蘇、浙江金村、溪口一帶,後期設在臨安郊壇下(今浙江杭州南郊烏龜山麓)。兩窯燒製的器物胎、釉特徵非常一致,難分彼此,均為薄胎,呈黑、灰等色;釉層豐厚,有粉青、米黃、青灰等色;釉面開片(開大片),器物口沿和底足露胎,有“紫口鐵足”之稱。

中國五大名窯你有了解過嗎?

3、哥窯:在今浙江龍泉一帶,傳世的哥窯瓷器,胎有黑、深灰、淺灰、土黃等色,釉以灰青色為主,也有米黃、乳白等色,由於釉中存在大量氣泡、未熔石英顆粒與鈣長石結晶,所以乳濁感較強。釉面開(小開片),細紋色黃,粗紋黑褐色,俗稱“金絲鐵線”。從瓷器的釉色、紋片、造型來看,均不同於宋代龍泉官窯。

中國五大名窯你有了解過嗎?

4、鈞窯:在今河南禹縣一帶,在唐宋時期屬於鈞州管轄而得名。起始於唐代,盛行於北宋,直至元代衰落。以燒製銅紅釉為主,還大量生產天藍、月白等乳濁釉瓷器,【窯變釉】至今仍生產各種藝術瓷器。

中國五大名窯你有了解過嗎?

5、定窯:在今河北保定一帶,因唐宋時期屬於定州而得名。唐代時已經燒製白瓷,五代時期有較大發展,白瓷釉層略顯綠色,流釉如淚痕。北宋後期創造覆燒法,碗盤器物口沿無釉,稱之為“芒口”。五代、北宋時期承燒部分宮廷用瓷,器物底部有“官”、“新官”銘文。宋代除燒白瓷外,還燒黑釉、醬釉和綠釉等品種。

中國五大名窯你有了解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