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各地級市名稱出現、歷代建制及市域形成--棗莊

棗莊的前身是嶧縣,而承縣作為一個古縣名,在嶧之名未出現之前沿用了上千年。

西漢武帝時置承縣,故城坐落在今嶧城西一里,隸屬東海郡,今驛城始為縣治所。承縣,因承水而得名,即今嶧城大沙河。

王莽代漢,承縣一度被更名為承治縣。

東漢時期複稱承縣。

三國時期承縣屬曹魏徐州東海郡(治下邳)。

西晉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分東海郡之蘭陵、承、鹹、合鄉、昌慮5縣置蘭陵郡,治承縣。承縣城在歷史上首次成為郡、縣之治所。

北魏廢蘭陵郡,承縣屬東徐州(邳州)。

東魏武定五年(公元547年)復置蘭陵郡。

隋開皇(公元581—600年)初,廢蘭陵郡,承縣屬彭城郡。

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分承縣置繒州(故治所在今嶧城區政府大院附近),又析置蘭陵縣。

隋煬帝大業二年(公元606年)廢繒州,省蘭陵縣入承縣,不久又改承縣為蘭陵縣,移治繒州故治所。

唐朝初期複名為承縣,屬河南道沂州。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復置繒州,治承縣,轄承縣、蘭陵、繒城3縣。

貞觀六年(公元632年)又廢繒州,省蘭陵、繒城二縣入承,屬沂州。唐末五代十國時(公元907—960年),嶧地先後屬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為沂州承縣。

北宋時期承縣屬京東東路沂州琅琊郡。

金時,嶧地初屬邳州承縣。

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改承縣為蘭陵縣,仍治承縣城,屬山東西路邳州。至此,始於西漢初沿用了1400餘年的承縣之名不復存在。

金貞佑四年(1216年)三月,蘭陵縣治移至土婁村,治所在今驛城區吳林街道辦事處后土樓河村。

金興定中(1217—1222年),置嶧州,治所在故繒州城。

自此,嶧之名沿用至今。嶧之名,源於嶧城南十五里處的葛嶧山;

元朝時期嶧州屬中書省益都路,下領蘭陵縣。

元至元二年(1265年)廢蘭陵縣入嶧州,下無轄縣。

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嶧州為嶧縣,屬濟寧府;洪武十八年(1385年)嶧縣改屬兗州府。

清沿明制,為山東省兗州府嶧縣。

1878年(清光緒四年)清朝大臣李鴻章在嶧縣棗莊(棗莊,因多棗樹而得名,唐宋時期形成村落)力主創辦中國最大的民族資本企業“中興公司”,公司鼎盛時期擁有5大碼頭(包括由中興公司投資建設的連雲港碼頭,上海碼頭;浦口碼頭;江陰碼頭和武漢碼頭),擁有37艘遠洋輪船,在當時號稱中國第一船隊。

民國初,嶧縣屬山東省濟寧道。

民國元年(1912年),《中興公司章程》正式施行。其中說明:“ 本公司總礦在嶧縣城北棗莊”。至此,棗莊地名在社會上才開始逐漸出名。

1918年建制棗莊鎮,屬嶧縣。

1928年撤道,嶧縣屬山東省。

1948年於棗莊鎮設立棗莊辦事處(縣級),與嶧縣同屬魯南行政區第五區。

1949年底,嶧縣隸屬臺棗專署,駐嶧城。

1950年5月,臺棗專署(時轄嶧縣、麓水、費縣、蒼山、蘭陵、趙、臨城、臨沂、邳縣等9縣人民政府和棗莊辦事處)與尼山專屬(時轄濟北、滋陽、曲阜、泗水、鄒縣、滕縣、鳧山、平邑、白彥等9縣)合併為滕縣專署,駐滕縣撤銷麓水縣,轄區分別劃歸白彥縣和嶧縣,撤銷棗莊辦事處,併入嶧縣。將專區級濟寧市改為縣級市,劃歸滕縣專區。

1950年11月27日,滕縣專署機關駐滕縣城。專署始轄濟寧市及濟北、滋陽、曲阜、鄒縣、鳧山、滕縣、臨城、嶧縣、平邑、白彥、銅北、沛縣、豐縣、華山等1市14縣人民政府。

1951年2月,濟北縣改為濟寧縣;

1952年8月,臨城縣改稱薛城縣。

1952年11月,山東省徐州市連通山東省滕縣專區的豐縣、沛縣、銅北縣、華山縣一起,劃歸江蘇省。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銷,湖西專區劃歸山東省,專署機關駐單縣城。專署轄魚臺、金鄉、嘉祥、單縣、成武、復程、鉅野7縣。

1953年7月,滕縣專署與湖西專署合併成立濟寧專署;撤銷白彥縣,其轄區劃入滕縣、鄒縣、平邑三縣;蘭陵縣撤銷,其轄區劃入蒼山縣、嶧縣。

1953年8月,經政務院批准以南四湖湖區辦事處(駐夏鎮,1949年設立)為基礎,將湖內純漁及沿湖半漁半農區域即江蘇省沛縣15個村,山東省嘉祥縣33村,魚臺縣75村,鳧山縣42村和魯橋、南陽兩個鎮,薛城縣69村和夏鎮,嶧縣16村和韓莊鎮、黃山島,總計4鎮、1島、250個村,設立微山縣。

1956年3月,撤銷鳧山縣,將其所轄部分地區劃入滕縣,微山縣,鄒縣;撤銷薛城縣,將其所轄部分地區劃入滕縣,嶧縣;

1958年11月21日,鑑於中興公司總部駐地(棗莊鎮)的發展壯大,嶧縣行政中心遷駐棗莊鎮。

1958年冬,將滕縣69個自然村劃入微山縣;將鄒縣39個自然村分別劃入滕縣。

1960年,撤消嶧縣建立縣級棗莊市,以原嶧縣的行政區域為棗莊市的行政區域,隸屬濟寧專區。3月,將滕縣臨城公社164個自然村,劃歸棗莊市管轄。

1961年9月12日棗莊市升級為省轄地級市,原縣級棗莊市分設為齊村、臺兒莊、嶧城、薛城4個區及棗莊鎮,棗莊成為山東省第四個地級市。

1976年7月12日,設立市中區,將齊村區所轄部分劃歸市中區。

1978年11月27日經國務院批准將濟寧地區的滕縣劃歸棗莊市管轄。

1983年,齊村區更名為山亭區;11月21日將滕縣東部8公社劃歸棗莊市山亭區。

1988年,撤銷滕縣,設立滕州市,由棗莊市代管。至此,棗莊市轄五區,代管一縣級市

2004年6月,棗莊市委市政府以及大部分市直機構西遷薛城區,薛城成為棗莊市新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