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承德避暑山莊為何冬暖夏涼成就避暑聖地?

鄧雅雲dyy_


承德避暑山莊距離北京約180公里。1701年,康熙皇帝在由木蘭圍場返回京城的途中,在河北武烈河河谷發現一處林木蔥鬱、山水明麗的地方,非常喜愛,決定在這裡建造一座行宮。



第二年,行官開始建造,歷時五年終於初具規模。康熙五十年(1711),皇帝親自賜名為“避暑山莊”。後 來,經過雍正、乾隆兩代帝 王共計89年的營建,這座 規模龐大的避暑山莊才全部完工。 避暑山莊東南部是湖區,西北方向是山區,東北部則是草原,有人認為這種佈局正好是中國版圖的反映。它分為宮殿區和苑景區兩大部分,宮殿建築位於山莊的南部。為了不喪失“山莊”的田園趣味,宮殿、樓宇的建築體量都不大,而且裝飾淡雅,樸素簡單。比如“煙波致爽齋”是皇帝在避暑山莊的寢宮,它雖然地位顯赫,卻並不追求皇家建築的莊嚴和尊貴,外表簡潔素淡,庭院裡遍植花草,鋪設假山,疊石為階,形成一派園林氣氛 在整體規劃上,避暑山莊也極力強調與自然環境的協調與和諧。


通常來說,許多皇家園林雖然有山有水,擁有大量自然景色和田園風光,但是山水田園往往是人工營造,雖然精美,卻難免會有幾分斧鑿的痕跡。避暑山莊卻全然不同,它充分利用自然景色來營建殿宇和樓閣,使建築與自然環境完全融為一體,呈現出平原、湖泊、山巒等最質樸的美感。

穿插、點綴在中間的建築物也被點染了自然的趣味,具備了種清新和樸素的風格。如“萬壑松風殿”是皇帝辦公、接見大臣的地方,它依據天然地形,坐落在一片松林當中,不遠處是一個波光粼粼的大湖。對周邊環境的巧妙利用,使這座大殿具備了一派山野氣息。


置身殿中,眼前碧波萬頃,耳邊濤聲陣陣,自然讓人覺得心曠神怡,煩悶的暑熱一掃而光。避暑山莊裡面,各種建築都巧妙地利用自然環境,天然地享有了自然界的清涼,從而達到了避暑的效果。

巧妙利用環境,融入大自然而又超越大自然,這是我國古代造園手法的精髓所在。避暑山莊的園林和建築正是這一造園理念的具體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