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預期“不悲觀” 分化行情籌謀“牛回頭”

“三連跌”頹勢過後,滬深市場終於在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展露喜色。受賺錢效應回升提振,主力資金也不由得放慢離場步伐,最新Wind數據顯示,4月30日滬深兩市主力資金淨流出規模環比“腰斬”,為204.23億元。而在兩融市場上,即便指數調整期間亦不乏投資者捧場,Wind終端統計的55只ETF基金中,上週一獲得融資淨流入的仍有35只。市場人士認為,前期連續調整儘管對風險偏好形成壓制,但3050點-3010點位置並未出現下跌失速,相反技術層面卻出現一定超跌信號,預計連續下挫將按下反彈控制鍵。

謹慎情緒緩解

最新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29日,滬深市場融資融券餘額報9731.67億元,環比繼續下滑,但總體來看,融資陣營並未發生“踩踏事故”,僅僅是資金心態發生分化,相較前期單邊做多勢頭,當前融資操作更多了一份謹慎。

具體來看,當天市場融資買入額為493.52億元,較前一交易日533.45億元,以及4月25日636.62億元明顯減少,不過同期融資償還額也持續下降,至4月29日報582.94億元。總體看,兩融餘額規模依舊維持高位。

另外,ETF融資方面,南方中證500ETF、華夏恆生ETF上週一分別獲得1.15億元和1.05億元融資淨流入,而Wind終端統計的55只ETF中,當天更有35只出現融資淨流入。

主力資金變動也反映出持股意願自谷底回升的態勢。根據Wind終端,4月30日滬深市場主力資金淨流出規模為204.23億元,環比降幅高達56.93%,與4月25日當天淨流出721.75億元相比更是小巫見大巫。並且,當天這一淨流出規模也是4月份市場單日淨流出第三低。可以說,對於此番調整,資金情緒修復明顯快於預期,市場並不悲觀。

聯訊證券認為,近期市場的調整主要來自前期估值修復較大,但經濟復甦的跡象已經愈發明顯,未來盈利端會有明顯的回升。另外,外圍環境也比較友好,美股創下新高,近期市場調整屬於“牛回頭”,反而是調倉換股的好時機。

二八分化明顯

總體來看,指數調整期間,個股二八分化明顯,大盤藍籌股獲益顯著,前期題材熱度較高的通信板塊則感受到殺跌的寒意。從資金上看,各大行業板塊間也呈現熱度冷暖不均的情況。

數據顯示,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4月30日獲得主力資金淨流入的僅有交通運輸和農林牧漁兩大板塊,淨流入規模分別為1.40億元和2875.13萬元。淨流出板塊中,綜合、休閒服務、國防軍工板塊淨流出規模相對較小,而通信、非銀金融、計算機板塊則位居當天淨流出板塊前三名,具體金額為30.91億元、24.90億元和20.51億元。

中原證券分析認為,“二八分化”風格短期得到延續,業績變臉的“重災區”壓力較高,市場風格仍將偏向於藍籌。

另外,按照可比口徑計算,2019年一季度的3566只樣本股票中只有2188只股票在一季度的盈利增速有所改善,佔比為61.4%,且改善的普及率大多集中在金融行業,如非銀、銀行,或者受商譽減值衝擊大的行業,如傳媒、電氣設備等。聯訊證券也認為,市場有望在二三季度間展開第二輪上漲,上探3500點區域。建議投資者中期重點佈局兩條主線:一是經濟復甦主線,一季度多項經濟數據好於預期,隨著減稅降費的落地,上市公司盈利有望開始回升,業績確定性反轉向上的板塊和個股會受到青睞。二是科創板與改革主線。科創板有望在二季度推出,這對科技板塊形成風險偏好刺激,電子、通信、計算機等板塊可以考慮;另外,國企改革有望提速,未來競爭性領域的國企改革(股權激勵、混改等)值得重點關注。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