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8期 大連理工大學科研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第4228期 大連理工大學科研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2019年5月2日,第三方專業科技成果評價機構——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成果評價中心在大連依據科技部《科學技術評價辦法》的有關規定,按照科技成果評價的標準及程序,本著科學、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組織專家對大連理工大學完成的“高維複雜數據的幾何計算理論與方法”項目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

據悉,此次評價會的專家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高文,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信息技術研究所教授樊邦奎,清華大學教授朱文武,北京市遙感信息研究所研究員江碧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吳楓,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黃慶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發來組成。

經過專家評審,認為該項目發現了經典代數幾何中全新射影不變量,建立了刻畫高維複雜數據內在幾何表示基本理論;證明了四邊形網格、葉狀結構和黎曼面Strebel微分三者等價的“Trinity定理”,為徹底解決複雜拓撲三維流形結構化六面體生成的“聖盃”問題奠定了理論基礎;構造了基於射影不變量的具有理論保證的緊緻形狀描述子,發現了特定目標的共有幾何約束,解決了少量或沒有標註樣本情況下多視角目標檢測和匹配的難題,獲得射影形變情況下當前最高的形狀識別率,同時檢測性能較目前最好方法提升20%-50%,在多媒體領域獲得國際同行專家的高度關注和認可;提出了幾何與學習驅動的三類高維低秩矩陣高效優化算法,計算複雜度從O(n

6)降為O(n3),進一步提出基於隨機採樣的L1濾波計算策略,將計算複雜度從O(n3)降為O(n),並證明了算法的全局收斂性,在高維複雜數據的幾何表示具體優化任務中比當前最快算法快30-100倍。項目建立一系列智能幾何計算的原創性基礎理論,提出幾何與學習驅動的高效最優化方法,解決複雜視覺分析與處理中的關鍵應用問題,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所提出的射影不變量理論、高維低秩矩陣高效優化算法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經專家組全面審核,與會專家一致同意,“高維複雜數據的幾何計算理論與方法”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