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美麗中國”新畫卷

導語

4月29日,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在北京延慶拉開帷幕,中國向世界亮出“美麗中國”新畫卷。


盛世美景,心嚮往之。今天,讓我們探訪世園會,共賞美輪美奐的建築景觀盛宴,共同感受人與自然的美妙和絃。


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美麗中國”新畫卷


世園會中國館鳥瞰實景

1

世園會中國館

錦繡園藝情,如意中國夢


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美麗中國”新畫卷


如意·中國夢

如意造型,祝福國泰民安

圓滿輪廓,期盼中華圓夢

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美麗中國”新畫卷


中國館像一柄溫潤如意、舒展於青山綠水之間

溫潤如意,寓意國泰民安。中國館取意“錦繡·如意”,如一柄溫潤的如意,舒展於青山綠水之間,呈現了“錦繡園藝情,如意中國夢”的設計理念。自然與建築、人文與科技融合的建築工藝,體現了師法自然的誠意。包容的建築形態,具有海納百川的氣度;謙和包容的姿態,盡顯大國首都風範。

文化神韻


三千多年前,我們的先民用詩歌敘述了周王宮殿的建造過程,留下《詩經·小雅·斯干》這部我國最早的建築詩,其中“如鳥斯革,如翬斯飛”即是形容中國古建築屋頂微微翹起,像鳥兒展翅一樣輕盈。中國館的設計從中得到啟發,屋頂借鑑傳統斗拱榫卯工法,疊瓦為頂、排梁為架,使用當代工藝再現飛簷翹起的古典建築靈動神韻。


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美麗中國”新畫卷


屋頂設計借鑑中國傳統斗栱、榫卯工法

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美麗中國”新畫卷


世園會中國館效果圖

園藝故事


錦繡梯田,訴說著園藝起源於農耕文明的歷史,主要展廳覆蓋於梯田之下,梯田上的金色華蓋籠罩著錦繡繁花。這個優雅的設計源於中華園藝脫胎農耕文明的歷史,梯田之上大量種植延慶當地植物,運用霧噴、照明等技術營造返璞歸真的田園景象。


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美麗中國”新畫卷


世園會中國館效果圖

綠色科技


01 覆土展廳:冬暖夏涼

遠古時代,人類的基本居住形式是“巢居”和“穴居”,其中蘊含著樸素的生態智慧。設計師們效仿先人的古老智慧,將部分展廳覆蓋於梯田之下,提高建築的保溼隔熱性能,降低採暖能耗。


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美麗中國”新畫卷


設計理念

02 雨水收集:生態微循環

設計師們在屋頂設置雨水收集系統,場地採用透水鋪裝,地下設雨水調蓄池,回收處理後的雨水用以灌溉梯田,如此精巧的生態微循環打造了一座會“呼吸”、有“生命”的綠色建築。


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美麗中國”新畫卷


雨水收集與場地雨水灌溉的微循環雨洪利用系統

03 地道風:降低空調能耗

設計師們還利用地道風的理論讓進入空調系統的新風先經地道與土壤發生熱交換,實現夏季預冷、冬季預熱。地道風管採用“HDPE”高密度聚乙烯材料,避免了傳統混凝土地道風管結露、發黴等問題對空調系統的影響,有效降低空調能耗。


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美麗中國”新畫卷


地道風等綠色技術在中國館中的運用

04 光伏屋蓋:太陽能發電

中國館使用了世界先進的非晶硅薄膜發電技術,屋頂安裝的1056塊光伏玻璃在沒有直射光的情況下也可發電,更加貼合建築造型。琉璃光瓦匯聚太陽光能,打造璀璨畫卷,點亮世園之夜。


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美麗中國”新畫卷


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在中國館設計中的應用

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美麗中國”新畫卷


2019世園會中國館通透流暢的室內空間

2

世園會生活體驗館

營造詩意田園的生活圖景


傍晚時分,月上山頭。周圍的果園池塘裡,蛙鳴蟲唱。多彩的燈光從建築裡瀰漫到街巷中。廣場上人頭攢動,果樹上、麥草垛上也爬滿了兒童,一場晚會即將開始。這裡又將是一處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地方.....


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美麗中國”新畫卷


世園會生活體驗館

世園會生活體驗館位於園區東北隅,是整個園區距離延慶城區最近的一座展館,因而成為銜接城市生活與田園風光的重要節點。開園後,國際會展區的上千家參展商將以豐富的展品吸引大量遊客。


設計師們始終秉承著一個理念:守著這條充滿鄉村記憶的柳蔭路把生活體驗館營造成一座屬於這裡的美麗村落。建築以“田園、村舍、市集”為設計構思,留樹成蔭、阡陌交通、九曲花坡、果道飄香,營造出一副詩意田園的生活圖景。

柳蔭樹下的鄉村聚落


設計靈感來源於現場踏勘時基地中一條蒼翠濃蔭的柳蔭路:何不守著這條柳蔭路,把場館營造成一座屬於這裡的美麗村落?還原李白詩中“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的田園意境。


依託這條柳蔭路將場地化整為零,由16個單元模塊組成展館聚落,形成縱橫交織的街巷空間,加強了友鄰交流的人情溫度。柳蔭路被拓寬為休閒主街,兩邊15米高的旱柳誠意邀請遊客邊走邊逛,聽著蟬鳴在柳蔭下愜意的喝茶聊天,感受北方鄉村聚落生活。


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美麗中國”新畫卷


世園會生活體驗館

熱鬧集市與街巷生活


這個“村落”是充滿樂趣與活力的,像一個熱鬧的市集。宜人的建築尺度,舒適的街巷與廣場適合遊客停留駐足、探索體驗、促發交往。豐富的展品,奇妙的體驗,歡樂的人群,都成為展覽的一部分。人們自由穿梭其間,探索生活樂趣,隨時可以駐足,邂逅一個驚喜。


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美麗中國”新畫卷


世園會生活體驗館

質樸材質傳遞的鄉村氣息


“村舍”形象有一種拙樸的美,凝練出美麗鄉村的韻味。建築組群的外界面選用比較自然、拙樸的,能夠反映延慶地區建築特徵的材料:從媯河裡撈出來的石頭壘成石籠牆、用青磚砌成的花格牆、木格柵牆、就地取土築成的夯土牆,以及有一些美妙色差的灰瓦屋面,就像是從延慶當地的村落裡截取的一段段場景和片段,讓每一位身臨其境的遊客不由自主的升騰起對本土的親近。

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美麗中國”新畫卷


世園會生活體驗館

這個“村落”與這裡的山水格局、氣候條件、人文風土,甚至於質感和味道都妥帖在一起。遠山近水、果樹麥田、街巷縱橫、房舍人家,讓城市裡的人重新迴歸田園,體驗鄉村的美景,品味園藝作物的醇香。

3

世園會媯汭劇場

科技薄膜化身靈動彩蝶


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美麗中國”新畫卷


世園會媯汭劇場

世園會媯汭劇場的建築外形如一隻展翅欲飛的彩蝶,停駐在媯汭湖邊,遙望永寧塔,輕盈靈動的建築造型置於山水格局之中,共享盛世太平,用於承擔2019北京世園會開幕、閉幕及重要國家演出與活動。


輕盈靈動如彩蝶


中心造型從空中看似彩蝶,從兩端看似大鵬,身處其中又似安身大樹下,面向大眾實現了雅俗共賞。主體鋼結構由26榀鋼桁架構成,懸挑最大達到47米,中心平衡環和地拉索金屬結構如同雙人舞者手拉手,展現出高超的動態平衡之美。

彩色膜結構流光溢彩


屋面採用彩色ETFE彩色膜結構,在陽光下呈現出色彩斑斕的效果,在湖水之畔熠熠生輝。當夜色降臨,薄膜透如蝶翼在燈光照射下溢彩紛呈。


4

世界園藝展示區公共景觀

傳播自然生長的故事


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美麗中國”新畫卷


國際展園的公共景觀設計中,融入與植物生長相關聯的土壤、溫度、水份、微風、陽光五大生長因子,保留現狀植被、以交互式體驗設施傳播自然生長的故事,增強人與自然的接觸度。世界園藝軸的景觀設計以花開蝶舞為主題,與媯汭劇場遙相呼應。


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美麗中國”新畫卷


世界園藝軸的景觀設計以花開蝶舞為主題

園區商業服務配套


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美麗中國”新畫卷


林中的商服建築

散落在整個園區中的商服建築小而精緻,因地制宜、造型各異,帶來浪漫花園式用餐與服務體驗,他們更像自然的一部分,烘托園藝主題。您遊園若累了,別忘了放鬆身心到花海餐廳中用餐。

園區主入口


世園會核心景觀區由“兩軸”——山水園藝軸和世界園藝軸所圍合。作為兩軸起點的1、2號主入口是遊客集散與形象展示的重要節點。


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美麗中國”新畫卷


禮樂大門

1號入口“禮樂大門”位於中國園藝軸起點,造型與中國館遙相呼應,鋼結構擎起琉璃色檁條與深遠的出簷,充滿中國韻味。


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美麗中國”新畫卷


林蔭中的大門

2號入口“林蔭中的大門”位於國際園藝軸起點,造型與國際館遙相呼應,束柱撐起的曲面鋼網架屋面,彷彿生長著的自然植物擁抱四方來賓。(素材源自八界等互聯網平臺)

北京世園會正式開幕!請收好這份遊園攻略,開啟“植物-不可思議的智慧”之旅

四大野生菌之首——“素中之葷”羊肚菌的種植技術,快收藏!

植識|那些年我們曾踩在腳下的野草,你還認識麼?

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美麗中國”新畫卷


現代農業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個重要支點,中農富通立足首都,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找到更多的切入點,進駐北京延慶世園會,入駐現代園藝產業集聚區HBD,打造現代園藝產業基地。未來中農富通將繼續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通過持續研發新技術、優化服務體系,力求不斷完善理論體系、加強實踐創新,為我國農業發展提供新動能,促進我國“三農”建設。

中農富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