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航母時能用鑽地導彈嗎?不求炸燬,只求穿洞漏水下沉?

陳國文32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鑽地彈雖然可以用來攻擊航母,但是攻擊方式卻很單一,面臨的風險很大,即使航母被擊中了,如果不爆炸,指望靠漏水來擊沉航母,那也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首先,鑽地彈一共分為兩種,一種是鑽地導彈,一種是鑽地炸彈,鑽地導彈諸如歐洲的麥菲斯托和美國的帶矛者都是小型巡航導彈,只能確保對機場停機棚這類的簡易工事進行鑽透,而航母總共有數十層厚度不同的高強度合金鋼板,這類小型導彈根本不可能完全鑽透,所以也就無法達到漏水的作戰目的。



(小型鑽地導彈)

而鑽地航空炸彈塊頭大,依靠從高空墜落下來的重力加速度結合高強度的侵徹部能夠達到很大的鑽深。比如美軍最強的MOP超大型鑽地彈可以鑽透60米厚的加強混凝土或者40米的堅硬花崗岩層。而現代主流的航母,不管是外層結構板還是內層艙室隔板,其厚度都很少超過20釐米,對於這種鋼板層,依靠鑽地炸彈強大的鑽地能力,如果一層層洞穿,直接把航母來個穿糖葫蘆絕對不成問題。


可是問題又來了,鑽地彈真的不爆炸嗎?大錯特錯!鑽地彈並不是不爆炸,而是鑽到一定深度才爆炸!早期的類似JDAM(傑達姆)之類的鑽地炸彈都是採用的延時引信,也就是設置了彈頭觸地後多少秒之後爆炸,所以你指望用這類鑽地彈來給航母鑽洞不現實,因為不管鑽沒有鑽透航母,時間到了就爆炸,保不準鑽到一半就爆炸了,所以用這類鑽地彈,最後還是會將航母炸沉,而不是鑽沉。

那麼這個時候你就得擁有一種趁手的合格兵器,。那就是配備了智能引信的諸如MPO之類的新式鑽地彈。MPO鑽地彈的智能引信可以預先設置在鑽了多少米的深度或者多少層之後再爆炸,所以你可以根據航母的鋼板層和高度來設置智能引信,確保鑽透航母后再爆炸,或者直接不爆炸。


到底需要多少發MOP鑽地炸彈可以讓航母鑽洞漏水沉沒呢?答案是可能等航母逃走了都難以擊沉,以MOP長6.2米,直徑0.8米的體積計算,即使算上撞擊時的動能,它也只能在航母上形成一個直徑大約1米的貫通整個艦體的“大洞”,然而很不幸的是,這個洞對於航母的威脅十分有限。

美國在二戰中曾經被日本擊沉過多艘航母,因此非常重視航母的抗沉性能(美國號航母的故事就不老生常談了),現代航母通常都設置有數千個互相獨立的水密隔艙,一旦鑽地彈將航母洞穿,首先要做的就是關閉相應的水密隔艙,阻止進一步漏水,這樣的話,鑽地彈形成的洞基本上就沒什麼用了。如果鑽地彈進一步攻擊,航母就會啟動進一步的損管作業,關艙補洞的效率會進一步提高,而MOP鑽地彈只能由飛機近距離投擲,隨著防空火力的加強,這些飛機肯定不敢久留,最後可能航母還沒沉,飛機就跑了,鑽地彈攻擊也就已經停止了,所以妄想著用鑽地彈擊沉航母,終究不過是痴人說夢罷了!


軍史吐槽君


題主的意思實際上就是:鑽地彈直接將航母洞穿,航母是否會因漏水而下沉?這就要看能夠在航母身上穿出多少個窟窿了,如果只洞穿一、兩個,那結果就不用想了,沉不了。如果是穿成了“篩子”,再厲害的航母也得去見龍王——前提是得有把航母穿成“篩子”的本事!不過,現役中還沒有專門對付航母的這種鑽地彈。

不考慮是否有專門對付航母的這種鑽地彈,但鑽地彈即便是洞穿了航母,它的毀傷效果只不過就是:在航母身上開了一個直徑2—3米的洞——由航母甲板直通海底。鑽地彈最厲害的地方就是“鑽進去之後,在目標內部爆炸”,爆炸才是其最終的殺手鐧。只鑽不爆?也是讓人醉了。不考慮是否可行,如果航母被穿出一個2—3米直徑的洞,這還真不要緊,因為航母都有損管系統——關閉與受損進水艙室相鄰的水密隔艙閥門,其它艙室並不會受此影響,至少是沉不了。



以尼米茲級航母為例,在設計上就強調了它的抗沉性能,因此它的抗沉性相當強。在設計上就要求其能夠承受5枚重型魚雷的直接攻擊,或者是15枚“戰斧”導彈的打擊,而不會導致沉沒。尼米茲級航母共有2000多個水密隔艙,部分艙室損壞進水並不會直接導致其沉沒,只要關閉水密隔倉之間的閥門就可以。正因為航母的抗沉性能強,所以才會出現“使航母失去作戰能力即可”的說法,但說是這麼說,真要是在戰爭時期,這個“航母失去作戰能力”很難確認,也沒有時間確認——只要有機會,絕不會讓它“活著”離開!



題主的這種假設,實際就是想問航母的抗沉性能、損管防護系統。尼米茲級航母的甲板、艦體採用的都是高強度、高張力的特種鋼板(HY-80、HY-100等航母、潛艇專用特種鋼材),裝甲防護能力很強。從艦底到飛行甲板採用的都是雙層艦殼的設計,在內、外層艦殼之間採用的連結方式是X型構造連結,這種連結方式能夠吸收導彈等武器附帶的衝擊能量,降低其破壞力。在某些重要的艙室部位還加裝了76—127mm的裝甲,並且組成了一個完整的箱型結構,進一步提高其抗損能力。



尼米茲級航母艦體共劃分出2000多個水密隔艙,艦內設有23道橫向水密隔艙壁、10道防火隔艙壁、4道縱向防雷艙壁(水線以下),並且裝備有非常先進的滅火系統。尼米茲級航母採用的是兩道防火艙壁將機庫分為三個隔間的設計,抗損性能更高,同時強化了對飛行甲板的支撐能力。尼米茲級航母的兩個主彈藥庫都遠離主機艙區,以免被“一發入魂”。尼米茲級航母這2000多個水密隔艙,就是它抗沉性的保障。在這些艙中採用空、實相間的設計,又提高了它的抗損能力。



尼米茲級航母的抗損能力,靠的不僅僅是裝甲,還有就是:多層設置空、實相間隔艙、X形吸能支撐結構、水密隔倉等。2005年,美國海軍就利用其退役的美國號航空母艦做了一次試驗,這次試驗共花了25天時間,為的是檢驗:航母的抗沉性能,各種武器對航母的毀傷效果,不同受損部位對航母整體的影響,等等。這就是“美軍花了25天時間才將美國號航母擊沉”的來源,更有甚者稱其“經過25天的狂轟濫炸,美國才將那航母擊沉”……


謠言止於智者,人家那是為了收集相關的數據,美國真要是就為擊沉美國號航母,也不用多:10枚重型魚雷,或者是20枚戰斧,都足以讓其去見龍王。還用得著25天?實際上,擊沉航母或者說讓其失去戰鬥力並不難,反航母作戰的最大難點是如何發現、鎖定航母,其次就是如何突破航母戰鬥群的層層防禦,再者就是如何做到準確命中,最後才是擊沉、擊傷的問題。如果是做不到前兩點,根本就談不上什麼反航母作戰。


儒道之主


一直以來將航母拆解掉都是一項十分耗時又耗力的工作,前不久剛退役的企業號航母,就被拉到了專門的拆船廠,預計要花費數千萬美元才能“解決掉”這個航母。對於擊沉航母那更是難上加難了,上個世紀60年代,企業號航空母艦在航行中一架艦載機F4出現故障後爆炸,引起連鎖反應導致15架飛機報廢,飛機裝載的彈藥也引起連環爆炸,幾十枚炸彈爆炸的威力全部承受在航空母艦上,愣是一點事兒都沒有,平平穩穩的返回了造船廠。這樣的爆炸都不足以擊沉航空母艦,那麼用鑽地彈就更是天方夜譚了,主要是因為航空母艦有個防護裝置——水密艙。

那麼水密艙究竟是個什麼玩意兒?其實這個裝置就是用來防止航母受創後漏水的。簡而言之就是跟我們見過的羊皮筏的效果差不多,壞掉一個充氣的羊皮筏子也不至於沉。航母也是一樣,有多個獨立的艙室,有一個艙室進水就會關閉艙室門,這樣水就不會流入到其他的艙室,也就形成了對於航母的保護。可不要小看這幾個艙室的作用,在二戰時期美國和日本的中途島海戰中,約克城號航母就是被日本炸了近一半的水密倉,跟個沒事人似的,返回美國修了三個月後滿血復活。對於鑽地彈打航母來說那就更難了,因為鑽地彈不會爆炸,只能靠穿透航母來製造傷害,而航母的外殼是一層很厚的鋼板,就算能擊穿航母的鋼板,還有多層水密艙的厚度,鑽地彈頂多能打進航母五米多深,這點傷害對航母根本構不成一點威脅。


諸葛小徹


眾所周知,當今美國的軍事力量遍佈世界各地,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美軍擁有多達十一艘的航空母艦。航母具有強大的反艦、防空能力,是遠洋海軍的核心作戰力量。目前,打擊航母的方法無非就是各種反艦導彈,航空炸彈已經很少在軍艦上出現了,那麼打擊航母時能用鑽地導彈將其擊沉嗎?

實際上,鑽地導彈被本身就是打擊擁有堅固掩體掩護的防禦工事的武器,穿透能力極強,要想擊穿航母的甲板是沒有問題的,一旦失去了甲板,航母艦載機也就失去了起降能力,而航母作為一種海上機動平臺,依靠艦載機作戰,如果沒有了艦載機,那麼航母就失去了作戰效能。

而且,在這種情況下,航母在海上根本修復不了,航母必須返回母港維修,而這需要花費幾個月的時間,戰場瞬息萬變,等航母修好了,戰爭可能已經結束了。但要想徹底擊沉航母,那就沒那麼簡單了,因為航空母艦,從設計開始就考慮抗沉性能,對其進行了單獨設計。

以美軍的尼米茲級航母為例,其內部有2000多個水密隔艙。這樣,航母不會因為一個水密隔艙的損壞而沉沒,多數情況下只要關掉損壞的隔艙就可以防止進一步漏水。所以,只要鑽地導彈沒有擊中彈藥庫,航母一般都不會擊沉。因此,如果僅僅通過鑽地導彈想擊沉航母,幾乎是不可能的。


利刃軍事


表面看起來用鑽地彈貫穿航母確實是一個非常不錯的主意,但是在實戰中,哪種導彈能有這種通神的高精度呢?

本來一艘航母在大洋中就猶如一支繡花針般的存在,光隨時能鎖定航母這一點,就不是隨便哪個國家能做到的,更何況還想在隨時移動的航母上實現貫穿,幾乎就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導彈發射到“命中目標”之間的時間段裡,預料到航母到指定地方就不可能,那麼妄想貫穿航母,就更成了不可能中的不可能啦!

航母可不是說想貫穿就可以貫穿的,就算其原地不動,讓攻擊方“逮到了機會”果斷髮射了導彈,最終彈頭被航母強大的防空系統攔截的機率也是超大的。綜上所述,想貫穿航母完全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而我國的DF-21D、DF-26系列“航母殺手”,講求的是隻要在航母附近水域百米之內引爆爆炸部,就可以對整個航母戰鬥群造成難以承受的重創。也正是因為“航母殺手”具有強大的戰鬥力,對西方某國航母的威懾,才能造成如此強大的心理陰影。


老兵帶我學軍武


打航母當然能夠用鑽地彈頭或者是穿甲彈了,再說製造航母的鋼材其要求性能要比一般船舶高的多,試想本身就是一個全部拿特殊鋼材製成的一個海上巨無霸,打它當然也就要一些非常規的手段,至於向筆者說的不求炸沉,其實想多了,你也根本炸不沉,除非核彈,還是要在離航母足夠近的情況下才會有這樣的效果。

這樣的實驗美國人也做過,航母從製造上來講,並沒有多大的難度,主要就是材料的要求,但要知道大型船舶為了防沉都是製造了相當多的隔艙來預防進水,而航母而言,上面多達幾千個艙室,一方面是作為各個用途來使用,另一個潛在用處就是防止因為遭受攻擊而造成船體大量灌進海水。

其實務實點講,如果鑽地彈頭以及其他彈頭,要打擊航母這樣的目標,主要是做到令其失去戰鬥力即可,這是怎麼樣的一個定位呢,說白了就是盡最大努力使其艦載機失去起降航母升空作戰的能力,這也是最務實的做法,所以任何反艦導彈或者是像東風21D這樣的航母殺手,主要的作戰目的就是為此,而不是想當然的炸沉航母。


長安小師爺


當然能用。不過所有的反艦武器中,絕大部分追求的殺傷效應都是擊沉而不是炸燬,因為艦艇只要出現無法控制的嚴重漏水就必然沉沒,只是速度快慢而已,而艦艇一旦沉沒,在世界大部分海域是無法打撈,或者說其打撈和修復的成本將是鉅額的。

在反艦母作戰中,傳統的魚雷因為只能破壞航母水線以下部分,而且單條魚雷爆炸威力有限,當然也是追求將其艦體炸開使其進水沉沒。傳統的反艦導彈彈頭攻擊的是航母水線以上,但將如此龐大的艦體中部炸開大洞,很難擊沉它。當然,反艦導彈也因此有配備動能穿甲彈頭的,以儘可能鑽入艦體內部造成破壞。

攻頂式的反艦導彈則是另一種策略,因為航母的甲板本身就很擁擠,被命中後很可能戰機無法起降,甚至造成戰機的彈藥和燃油爆炸。這就使航母基本喪失了戰鬥力。但航母的甲板當然也要考慮抗彈性,因而攻頂彈頭自然也要考慮穿甲性能。

鑽地彈只是對陸攻擊彈藥中對穿甲性能的追求達到極致的一種,但它的威力部分得益於高速,部分也得益於彈頭的重量和強度。在對陸攻擊時,可以用大型轟炸機攜帶和投放。但航母往往是與進攻方相距非常遙遠,而且設防極為嚴密的目標,進攻武器首先要有很大的射程,這會使它攜帶的彈頭重量有限,很難做到象鑽地彈那樣巨大。即使仍然用大型轟炸機出擊,其突防概率和生存力將非常低。

不過,從頂部攻擊航母的往往是射程很大的彈道導彈,雖然其彈頭重量有限,但由於航母在垂直方向上的十幾層甲板怎麼也比不過十幾米厚的鋼筋混凝土,適當借鑑鑽地彈經驗的反航母攻頂穿甲彈頭已經能鑽入航母很深。即使不能完全穿透,也能造成極大破壞。


吳戈


鑽地彈是不怕攔截務求大威力直接摧毀,而且發射多少基本沒有“世界大戰”之憂。這就是它和反航母導彈的最根本區別。反航母彈也有點小核武的意思,求個擁有、威懾,不一定非求全部真正摧毀擊沉。想威懾就首先講究讓你攔不住,所以彈道線詭異為主。這倆不能互換的



書生嘯唱


先看航母,內部其實都是分割成若干小段的艙室,同時有一個很重要的詞彙叫做“損管”,說全了就是“艦艇損害管制”。

這是一個在一艘軍艦製造設計之初就會考慮的問題,而且在軍艦的真正運營上也有很大的一部分作業是圍繞著“損管”來完成的。


如果按照題主的思路,直接用一枚鑽地彈將航母洞穿(且不說有沒有這種導彈)那麼在航母上也就是一個直徑2-3米的洞直通海底而已。


航母的運營人員完全可以通過關閉相關的水密門制止航母繼續湧入大量水的。

因此單一的一個鑽地彈其實很難對航母構成絕對致命的傷害。


細緻說下航母,雖然航母是目前在海面上運行體型最大的軍艦。但航母的設計也是直接能夠做到細緻入微的。

在航母建造過程中,其實也早就預留了大量小型的充氣艙室為航母提供了冗餘浮力。

並且:

航母的大型艙室之間都有這種水密門進行分割,一旦航母的某些艙室出現入水現象可以快速的關閉這些水密門控制航母的入水範圍。

同時,航母在重要節點都有抽水裝置,可以迅速的抽出一些重要艙室的水。


因此用鑽地彈打穿航母其實給航母造成的損失並不會特別嚴重。


軍武數據庫


絕對可以破壞整艘航母,但能夠炸沉就得看命中部位了!美國自己國防部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核動力航母可以抗擊500公斤以下的炸彈襲擊。但是對於500公斤以上的炸彈就足以對航母構成足夠大的威脅。鑽地彈一般都是好幾噸重,比如美製激光制導鑽地炸彈重量在兩噸,裝藥量在907公斤。以鑽地彈的延遲起爆設計,這麼一枚炸彈將直接穿過甲板並在航母內部爆炸,足夠炸燬航母的承重結構,並報廢該航母。但是要想炸沉航母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由於航母屬於超大型戰艦,這種戰艦都有分體設計。像美軍航母有九個獨立艙室,可以實現四個艙室被毀而不沉。鑽地炸彈再牛逼也不能實現一彈打四孔。這就註定其不可能炸沉航母。對於航母這種大型戰艦,要炸沉航母不能指望靠炸彈的威力將其擊沉,而是必須命中其龍骨並打斷他的承重結構,這樣航母自己會吃不起自己的重量直接斷成兩截。但是這種情況很少見,幾乎沒發生過在航母身上,只有戰艦艦跟巡洋艦發生過類似的情況。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直接命中其彈藥庫,引爆航母內部的炸彈,這就是幾千噸的炸彈同時引爆了,絕對炸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