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茌平:大手筆綠色改造換來超低排放,企業“生態覺醒”被點贊

2019年5月4日至5日,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官方賬號在多家媒體以“第一投入”換來超低排放、“綠色工程”激發企業“生態覺醒”為題介紹了聊城市茌平縣從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入手帶動產業轉型的經驗,稱讚其大手筆、大投入拉長循環經濟鏈條,使企業效益不降反增,取得了工業大氣汙染綜合整治和經濟效益雙贏的好效果。

山東茌平:大手筆綠色改造換來超低排放,企業“生態覺醒”被點贊

能通木業位於茌平縣信發工業園區,現擁有3條密度板生產線,年產量高達38萬立方米。據董事長董事長張汝振介紹,他們的煙粉塵排放濃度在每立方米10毫克以下,遠低於國家超低排放標準,這對於企業來說,不僅“綠色生產”增加了訂單量,而且粉塵回收利用每年還能增加百萬元效益。站在公司最先進的環保設備前,張汝振一臉的驕傲和自信,覺得企業幾千萬的系列環保投入非常值。

山東茌平:大手筆綠色改造換來超低排放,企業“生態覺醒”被點贊

而就在兩年前,能通在迎接各級環保檢查時,被列入重點整治企業,該公司生物質鍋爐外排廢氣中的煙塵顆粒物濃度超過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需要停產整改。痛定思痛,公司引進德國設備,對廢氣粉塵進行密閉收集處理,達到了大氣汙染物排放國家標準。也就是通過這次事件,公司上下深刻認識到綠色發展才是立廠之本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去年,公司對環保設施再提標,投入3000多萬元完成多個環保技改項目,實現從原料進廠、車間生產到產品出廠,整個過程全封閉運行和清潔生產,拉長循環經濟鏈條,企業效益不降反升。

山東茌平:大手筆綠色改造換來超低排放,企業“生態覺醒”被點贊

每一微克汙染物濃度的降低,每一天優良天氣的增加,其背後都凝聚著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茌平縣圍繞打贏藍天保衛戰,通過舉一反三,從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入手,引導企業對標2020超低排放、超淨排放標準,實施提升改造,加大工業大氣汙染的綜合整治,以“綠色工程”項目的大投入,激發企業的“生態覺醒”,帶動整體產業轉型。

山東茌平:大手筆綠色改造換來超低排放,企業“生態覺醒”被點贊

據茌平縣環保局提供的數據,去年全縣35蒸噸以上鍋爐和燃煤電廠全部實現了超低排放,7家生產密度板的企業對木片實現密閉和汙染治理的再提高,60臺天然氣鍋爐完成低氮改造任務,75家企業完成餐飲油煙治理,全縣用於環保設施的投入資金超過9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