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生日是良辰 未到花朝一半春!你知道什麼是花朝節嗎?

花朝節

春季裡最美好的節日當屬花朝節。花朝節,又稱“花神節”,為百花生日。花朝節不僅是漢族傳統節日,在部分少數民族中也有流傳。


百花生日是良辰 未到花朝一半春!你知道什麼是花朝節嗎?


時間浮動的花朝節

花朝記也許是唯一一個節日時間至今仍在變動的節日。歷史中,中原和西南地區以夏曆二月初二為花朝;江南和東北地區以二月十五為花朝,據說這是與八月十五中秋節相應,稱"花朝"對"月夕"。此外,還有一些地區以二月十二或十八為花朝節。這種現象,可能與各地花信的早遲有關。

同時,從古籍中也能看到不同年代的花朝節日期也同,晉代《風土記》中的花朝為二月十五,明代《熙朝樂事》記載相同,唐代亦如是;南宋的《誠齋詩話》謂“東京二月十二日為花朝”,而《翰墨記》又說:“洛陽風俗,以二月二日為花朝節。清代《光山縣誌》雲:“二月二日,俗雲‘小花朝’,十五日雲‘大花朝’。”

花朝節的起源

花朝節最早記載於在春秋的《陶朱公書》,其起源有兩個說法,皆為後世補充。

懸彩護花說:唐朝天寶年間,有位名叫崔玄微的花迷,遠近聞名。某年二月之夜,一群百花之精幻變的豔麗女子入其花園,對他說本欲迎春怒放,可封姨(風神)出頭阻撓,故請他幫忙解難。崔氏遵彼指教,置備彩帛,畫日月星辰其上。二月二十一日(一說十二日)五更時分,他將彩帛懸於園中的花枝上。屆時果然狂風大作,但枝上花卉有彩帛護持,一朵也沒被吹落。喜愛花卉者爭相仿效,因以成俗。由於懸彩護花的時間必須安排在五更,故稱"花朝"。(《博異記》等)

花神祝誕說:花朝是慶賀花神誕辰的祭祀性節日,懸彩花枝的意義並非護花,而是為花神祝誕。(《鑄鼎餘聞》、《清嘉錄》等)

花神的身份

誰是花神?《花木錄》稱“魏夫人弟子善種花,號花姑”。《月令廣義·歲令一》謂“女夷,主春夏長養之神,即花神也”。《夷堅支志》中花神為三位紅裳豔麗的女子。現世,大家喜按按十二月令的代表花作為十二花神,但因為各有版本,所以各地的十二花神也會略有不同。小編會對之後的十二花神們做一個詳細介紹。

百花生日是良辰 未到花朝一半春!你知道什麼是花朝節嗎?


百花生日是良辰 未到花朝一半春!你知道什麼是花朝節嗎?


花朝節習俗

踏青:春回大地,花開時節,貓了一冬天的古人認為“踏青”是必不可少的花朝節習俗。

簪花: 明《宣府志》有記:“花朝節,城中婦女剪綵為花,插之鬢髻,以為應節。”也就是戴花。

百花生日是良辰 未到花朝一半春!你知道什麼是花朝節嗎?


賞紅:清祿《清嘉錄·二月》記載:“...閨中女郎剪五色彩繒粘花枝上,謂之賞紅。”也就是拿彩紙裝飾花樹。

百花生日是良辰 未到花朝一半春!你知道什麼是花朝節嗎?


種花、種樹、吃野菜:花朝節也是挑菜節,北宋時期的花朝節增加了種花、載樹、挑菜(採摘野菜)祭神等內容。

百花生日是良辰 未到花朝一半春!你知道什麼是花朝節嗎?


另外,花朝節當日,大街小巷皆有花農花販販賣鮮花;花神廟前也會殺牲供果以祝神誕,或演戲文娛神,形成熱鬧的廟會。好事者或擇園亭勝地舉辦類似今日花展的“鬥花會”、“撲蝶會”,或於夜晚聚眾提燈遊行,謂之“花神燈”。各地還有“裝獅花”、“放花神燈”等風俗。

百花生日是良辰 未到花朝一半春!你知道什麼是花朝節嗎?


少數民族的花朝節

壯族:壯族花朝節又稱“百花仙子節”,農曆二月初二舉行。男女青年彙集在長有木棉樹的平壩對歌。歌中必有歌頌百花仙子的內容。青年男在歌聲中贈花定情,拋繡球和互贈禮物。所得繡球不帶回家,待日落分手時,掛到木棉樹(民間認為百花仙子常住在木棉樹中)上,以求百花仙子保佑愛情永結,心地潔白。

白族:白族於農歷二月十四舉行“春會”,家家戶戶門前以盆栽花卉搭成“花山”,形成花山櫛比的一條條“花街”,絢麗多彩,蔚為壯觀。古城及城郊的居民和農民身著盛裝走出家門,到大理古城各條街道逛花街,賞花景。

最後:在後面的幾天裡小編會收集和發佈全國近期漢服花朝節的各種活動信息歡迎大家關注~各位同袍不要錯過第一時間的信息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