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大秦帝國明明擁有可以消滅匈奴的力量,為什麼還要修築長城呢?

死亡櫻花


首先,秦軍並沒有消滅匈奴的力量,它只能在局部區域內將匈奴給擊退。當時秦軍和匈奴交戰的目的,是為奪取河套平原。大家知道,遊牧民族最讓中原王朝頭疼的地方,主要在於他們擁有強大的騎兵,可以做到來無蹤去無影。

換句話說,秦軍和匈奴交戰,即便能取得勝利,也無法擴大戰果,因為匈奴騎兵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那就是來去一陣風,秦軍的主力部隊多以步兵為主,明顯追不上。

但如果秦軍在交戰中失利,想逃跑就會變得非常困難。同時,匈奴憑藉他強大的機動性,可以隨時對秦軍發動突襲,而秦軍想集中兵力的打擊匈奴時,往往就會變得無從下手。



在這種背景下,匈奴自然不會集中全部兵力來和秦軍來爭奪河套平原。因為,讓匈奴圍繞一個固定區域和秦軍展開消耗戰,明顯是非常不划算的。這就相當於匈奴放棄自己最引以為傲的機動優勢,用自己最不擅長的攻守城戰來和秦軍的的最強優勢比拼,這不是自尋死路嗎?

並且,匈奴的綜合國力和秦朝相比,也完全不是一個重量級別的對手,秦軍可以長久的消耗下去,即便死傷十幾萬人,也沒什麼大不了,很快就可以恢復元氣,但匈奴明顯沒有這個實力,如果他們這樣消耗下去,很容易把自己給拖垮,也正因為此,秦軍很快就擊退匈奴並奪取了河套平原。

但是,當時匈奴實際上是戰略性撤退,他們的軍事主力並沒有任何損害,所以他們隨時可以趁秦軍防備鬆懈時,對他們發動突襲。在這種背景下,秦軍必然需要修建長城來抵禦匈奴的騷擾。當然,長城的修建,對於秦國來說更在於防內。



大家知道,北方遊牧民族歷來經濟都比較落後,很多物資都嚴重缺乏,尤其是鹽鐵等必需品。而北方茫茫邊界,小路無數,如果沒有長城阻攔,中原商人就可以通過很多途徑將鹽鐵等重要物資販賣到北方遊牧民族手裡,間接幫助他們變得強大。

然而,如果有了長城以後,中原商人再想把中原物資販賣到北方,就會變得非常困難。雖然說,商人們為獲取豐厚利潤,願意不辭辛苦翻山越嶺,但讓他們破壞長城,顯然是不敢輕易去做的。在這種背景下,商人想要物資販賣到北方,就只能走長城的關隘通道,這樣一來,秦帝國政府就比較容易把控。

比如,秦帝國想打擊匈奴,就可以把這些關隘關閉,禁止雙發貿易來往,進而對匈奴進行經濟制裁。並且,由於遊牧民族一般都有多個部落,秦國還可以對他們進行分化,比如願意聽話的部落就開放關隘,不斷給他們輸送物資,幫助他們壯大;不聽話的部落則關閉關隘,斷絕貿易,讓他們缺少物資而被別的部落兼併。



另一方面,因為這些關隘的存在,導致所有商販都只能從這些關隘進出,這樣就會讓關隘區域的經濟越來越發達,而周圍的人口自然都會不斷往關隘附件彙集,這樣長此以往,長城其他地區就會變得凋敝,人口也是越來越少。

這種情形下,當匈奴再來侵犯秦朝時,就只能選擇進攻關隘,因為長城其他的地方都是人煙稀少,根本搶不到足夠的物資。但問題是,長城的關隘一般都修建得非常雄壯,而且有精兵駐守,匈奴想輕易攻關,顯然沒那麼容易,搞不好還會偷雞不成蝕把米。也正因為此,不僅僅是秦朝,幾乎是歷代君王,都會把修建長城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我是趙帥鍋


秦始皇修萬里長城,現在看來,實在是一件有些蠢笨的事情。因為當時秦朝的軍事力量非常強大,應該說,比漢武帝時期的軍事力量要強大得多。他對付匈奴入侵,如果不想採用比較溫和的方式,而要態度強硬地對待。也可以採用漢武帝的辦法,對匈奴一通窮追猛打。這樣不但可以消耗匈奴的硬實力,而且還可以意外地獲得很多地盤。

(征夫修長城圖)

可他為什麼卻沒有這樣做,而是要大量征夫修長城,以至於最後引發天下大亂,把自己剛剛獲得的江山給敗了呢?

第一,秦始皇修長城是源於一種“歷史經驗”。

秦始皇其實並不是第一個修長城的,他是在之前燕國、趙國以及秦國自己修長城抵禦匈奴的基礎上,對長城進修培修,並且把沒有連在一起的部分,連接起來,同時再加以擴大和延伸。並非異想天開新搞一套。

應該說,燕國、趙國與秦國當初修長城抵禦匈奴入侵,是很有成效的。也正是這種“歷史經驗”,秦始皇才延續這樣的做法,接著搞下去。

不過,秦始皇這樣做的時候,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當初這些諸侯國之所以要這麼搞,根本的原因是“應接不暇”。又要參與內部諸侯國的爭鬥,又要對付匈奴,根本忙不下來。因此,最好的辦法是,對外採用守勢,修一座長城來擋住,把絕大多數兵力放在內部諸侯的爭鬥上。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可當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情況已經有了根本的改變,他根本不需要應付國內的戰爭了。這時候,他完全可以發動對付匈奴的大規模的戰爭,對匈奴用不著採用守勢了。再修長城,顯然毫無必要。

(秦始皇畫像)

第二,秦始皇害怕發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非常害怕天下人反抗,推翻他的大秦帝國,所以對天下人非常防範。他把天下的兵器全部收繳起來銷燬,就是害怕天下人造反。

可是這樣一來,原先的秦國軍隊雖然天下無敵,但是這些天下無敵的軍隊大都被解散了。實際上軍隊人數已經很少了。真正的軍隊,也就是蒙恬帶著修長城和對付匈奴的30萬人。其它修阿房宮、秦直道的,大都是民工,都是刑徒。也就是說,秦朝建立後,至少裁軍一半以上(我為什麼說裁軍一半以上呢?因為當初秦始皇給王翦60萬大軍的時候,王翦說過一句話,他說,秦王把全國軍隊都給我了,他不懷疑嗎)。因此,秦朝實際上沒有太多軍隊了。

秦朝不但軍隊不多,而且其戰鬥力也嚴重下降。因為那些軍隊整天都是搞苦力,修長城,他們沒有得到軍事鍛鍊,因此打仗能力十分有限。

再說了,秦始皇把幾乎全部軍隊交給蒙恬,而蒙恬又沒有像王翦那樣,做過讓他放心的事情。因此,他非常提防蒙恬。他把大兒子扶蘇派到邊關,其實也有監督蒙恬的意思。

既然這樣,秦始皇當然不願意發動大規模的戰爭,他對待匈奴的策略,也就繼續採取守勢。

(蒙恬劇照)

第三,秦始皇修長城最主要的目的不是為了防範匈奴。

秦始皇修長城最主要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把自己的國土圈起來,以此彰顯皇權。

這一點,其實也好理解。古代的老百姓修房子,都會在外面修一座圍牆,把自己的房子圈起來。秦始皇作為一個皇帝,他的家業更大,當然也要這麼做了。

而且秦始皇作為一個皇帝,一個打敗別國,統一了天下的皇帝,他必須要著力彰顯他的皇權。“焚書坑儒”是為了彰顯皇權,“封禪”是為了彰顯皇權,“東巡”是為了彰顯皇權,修阿房宮、秦直道這些都是為了彰顯皇權。因此,修萬里長城,也是秦始皇彰顯皇權的一種重要手段。

可惜,秦始皇修建萬里長城,最終結果是,既沒有防範到匈奴,又沒有保護好江山。反而是因為過渡勞役老百姓,引發天下大亂,國破家亡。


張生全精彩歷史


大秦帝國當時具備正面打敗匈奴的能力,但是並沒有將其消滅的力量。北方匈奴為遊牧民族,優勢是騎馬射箭、快速機動,以襲擾、搶掠為主。而秦軍當時以大規模步兵軍團為主,配有少量的騎兵,機動能力差。秦將蒙恬30萬大軍在擊敗匈奴後,由於兵種、後勤、地理,還有就是根本找不到目標等原因,無法將其一舉殲滅。因此就修築長城以防禦遊牧民族的襲擾,依託長城進可攻退可守,而且可以統一管理邊貿,配以少量兵力便可達到防禦的目的。下面分析一下秦軍為何不殲滅匈奴而修長城。

一、秦軍為何不殲滅匈奴

1、匈奴為遊牧民族,居無定所

農耕民族主要特點是定居種地,而遊牧民族特點為居無定所、騎馬射箭。在秦朝時期,軍隊主要以弓弩軍團為主,騎兵很少,因此要遏制匈奴人的高機動襲擾就顯得非常困難。如果秦軍培養大量的騎兵,會花費巨大的代價,而且即使有騎兵了,追擊到漠北主動尋找還未強大的匈奴老巢並不現實。最致命的後勤補給,根本滿足不了這樣長途跋涉的追擊戰。

2、消滅匈奴非要務,無法駐守

秦國統一後,秦始皇雄才大略,本想一舉殲滅匈奴,以秦國的虎狼之師消滅匈奴是綽綽有餘的事情。但丞相李斯對秦始皇建言,當時國家初立,財力物力損耗嚴重,軍隊需要修整,不宜勞師遠征。況且就算秦軍擊敗匈奴,對農耕文明來講,草原不能耕種,並且氣溫低、海拔高,秦朝的百姓根本無法適應,因此佔領駐守草原不太現實。

二、秦國為何要修築長城

針對上述所說的,秦軍無法一時殲滅匈奴,那麼修築長城就成了當時最好的解決方案。長城修好後,只需要少量兵力駐守,便能夠起到抵禦匈奴的目的。如果匈奴揮軍南下,有長城防禦,一時不易攻破,且咸陽周邊駐軍離長城不遠,可以迅速馳援。這種進可攻退可守的防禦工事可以說是當時抵禦匈奴最好的武器了,也可方便邊關的統一管理和邊關貿易的控制等等。

因此,在當時無法一舉殲滅匈奴的情況下,修長城成了最好的防禦方法。雖然修築長城勞民傷財、天怒人怨,可後面的王朝卻因此受益,萬里長城既是遊牧民族侵襲的城牆更是我國曆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野史也是史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赳赳老秦,復我河山。

因為匈奴還在發育

準確的說,春秋戰國的時候,還沒匈奴什麼事。北方草原的主人是義渠(見註釋1)、犬戎等諸多部落,他們才是那個時代的草原主角。而最早的老秦人其實也是這些諸多遊牧部落之一,所不同的是老秦人對早期的周天子還是很忠心的。

在犬戎諸部聯盟燒燬鎬京後,老秦人率數萬騎兵馳援周天子,並將犬戎等部落聯盟殺的大敗。為感謝老秦人的幫助,周天子便將秦襄公封為諸侯,岐山(見註釋2)以西之地賜給了秦朝。有地了,之前還是遊牧民族的老秦人就覺得應該向中原王朝學習,看看人家都是用戰車打仗,雖然沒有騎兵實用,但一看就是逼格高的代表,一個字:學。

所以老秦人從牧馬人轉型為了農民,既然已經轉型成為了農耕民族,再打遊牧就會有很多先天劣勢。所以稱霸西戎的秦穆公死後,義渠、犬戎等部落就開始趁火打劫不斷騷擾秦國。直到商鞅變法,編練新軍,老秦人才又以碾壓的態勢平定了西戎。這次沒手軟。一個字:滅了你!

草原勢力被一掃而空,戰勝西戎的秦國又忙著東顧去一統中原。廣袤的草原一下子安靜了,一個曾經被大家忽視的小部落慢慢崛起了,他的名字,叫做匈奴。

打敗容易消滅難

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最大的不同就是居無定所,逐草而居。他們不會像中原地區的農民那樣,聚居在一個村莊。而是分散於廣袤的草原,只有在固定的時節才會聚集在一起,或是南下劫掠,或是慶祝重大的節日。

農耕民族的精銳部隊想打敗集結後的遊牧軍隊難度並不大,但如果想要全殲,就成了不可完成的任務,一望無垠的草原,黃沙滾滾的戈壁,都會成為遊牧民族的天然屏障,而對於水土不服的農耕民族大部隊,則如同可怕的地獄!

英明睿智的秦始皇很快發現,這麼打下去只會把國家經濟拖垮,所以倒不如建立完善的防禦體系,以靜制動!才會有後來秦朝舉全國之力大修萬里長城的事情。

那估計有人會問,後來漢武帝不就北驅匈奴了麼?

這就要說秦始皇時期的匈奴和漢武帝時期的匈奴不同了,秦始皇時期,新興遊牧民族才剛剛崛起,草原上一下子多出幾十個部落,各個都說要一統草原,但實際上誰自己幾斤幾兩誰不知道啊!這時候如果大部隊對遊牧民族進行驅逐殺戮,只會適得其反,不但不會消滅多少,反而會促使匈奴早日統一。案例可以參考明末李成梁的養寇自重養出個努爾哈赤。

而漢武帝時期的匈奴,早已經被冒頓單于統一。分散的匈奴成為一個整體後,雖然實力大增,同時弱點也暴露出來了。中央王庭稱為其軟肋,只要漢軍攻其所必救,就會使匈奴主力不得不應戰,進而就可以達到全殲的效果。這點是秦始皇時期,所不具備的。說得通俗點就是:

打仗不是你想打,想打就能打,

還要看對方想不想打,

甚至是你能否讓對方不得不跟你打!有點繞口,但確實是這個道理。


註釋1:義渠部落的存在可追溯到商朝時期,其活動地區集中在今甘肅地區,春秋戰國時期,他們在今甘肅建立了強大的郡國,與秦國、魏國抗衡,並曾參與中原縱橫爭奪之戰,成為當時雄據一方的同源異族強國。此後被變法強勝後的秦國所滅,融入中原。

註釋2:岐山位於華南,距衡陽市約39km,為南嶽衡山72峰之一。


瓦爾登的船伕


春秋初年,周天子威嚴墮地,諸夏國家武備不振,都受到遊牧民族的武力威脅。中原首屈一指、作為三監之一的衛國,甚至被遊牧民族一戰滅國。當時的洛陽周邊,都是陸渾戎的駐牧地,在山西東南部、河南北部、山東東部都存在大量的少數民族。當時的國際安全形勢非常惡劣,如果不是春秋五霸“尊王攘夷”,“吾輩披髮左衽矣”。

春秋和戰國500多年的戰爭,錘鍊出戰國七雄的鐵血軍團。這些百戰之餘的精銳士兵,將散佈在中原一帶的遊牧部落都趕往了北疆。之所以不繼續往北開疆,一則中原大地的爭奪日趨激烈,吸引了大多數國家的注意力;二則再往北已不適合農耕,農耕民族無法屯駐。眾多的遊牧民族被趕到了河套一帶,使得這一地帶的人口和財富都得到了增長。

(河套一帶人口漸豐)

戰國時期縱橫捭闔,也使得一些諸夏貴胄北遷,由此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方式。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形成了日後赫赫威名的匈奴帝國的雛形。

秦、趙、燕三國開疆北邊,最早感受到來自遊牧民族的野心。

趙國擊破林胡、婁煩後,與匈奴的勢力範圍犬牙交錯,匈奴因此經常寇邊,趙國深以為憂。公元前244年,李牧在北疆的代地、雁門屯駐,針對匈奴軍騎兵機動性、戰鬥力強及以掠奪為主要作戰目的的特,充分發揮各兵種協同作戰的威力,打了一場殲滅戰,陣斬匈奴10萬兵。此為趙破匈奴之戰,是先秦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此一戰,也打出了華夏的鐵血尊嚴,以致於不管戰國七雄的兼併戰爭如何激烈,北疆一直都比較安靜。 匈奴勢力日衰,西有大月氏、東有東胡,漠北草原的匈奴由此蟄伏了30年。

(李牧大破匈奴)

趙國沒有追亡逐北,相比漠北草原的寂寞沙洲冷,中原大地的滅國之戰更驚心動魄。趙國在失去晉陽之後,原本伸向河套地區的九原郡失去了支援,且趙國面臨亡國危機,戰線收縮,河套故地逐漸放棄了,匈奴人因此重又進入河南地。

秦國的注意力始終在中原及江南,對於匈奴人重又返回河南地一時間也無暇顧及。 河套一帶的土地,對於中原諸夏國家而言,不算是肥沃的膏腴之地,可是對於遊牧民族而言卻是點石成金的關鍵。這一片土地適合農耕,可以給遊牧民族提供糧食穀物,使得遊牧民族的經濟能力得到增強,從而提升了戰爭潛力。同時,河套一帶物產豐富,由於一些漢民(政治失意者、被擄為奴者)的投誠,匈奴因此獲得了鐵器、鹽、布帛等物,已經具備了一個遊牧帝國的經濟基礎。

匈奴人以河套為基地,不斷向南施加壓力,秦軍的戰略前沿一直撤退到關中盆地的邊緣。

公元前221年,海內一統,中國迎來了第一次大一統。對於如何管理空前龐大的疆域和國民,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經驗可循,秦始皇知道他更為重要的工作在於內政。於是,從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15年,秦始皇集中頒發了大量的詔命,廢除了封建制,執行了最為徹底的專制帝制。秦始皇不立皇后,不立太子,不封公族,他把天下打造成了一個家天下制度的、由職業經理人操持的公司,郡縣化全國土地,派遣流官治理。

(始皇帝劃全國36郡)

秦法縝密,邏輯嚴謹,事無鉅細,都安排妥當。按始皇帝的設想,帝國臣民各司其職,即刻長治久安,皇位傳承可以二世、三世以至萬世。 然而,讓始皇帝始料不及的是,帝國臣民對建立在武力征服基礎上的秦帝國沒有感情,對精神生活貧乏的秦人的生活並不那麼嚮往。秦始皇一門心思彌合六國人的思想和文化,卻發現所有的努力都遇到了無形的阻力。這些阻力最終具像成為一場精心佈置的謀殺——始皇帝在博浪沙被強人用鐵錐行刺。

始皇帝的最後一點耐心終於耗盡了,在平定了一場來自楚地的叛亂之後,始皇帝開始謀劃更大的軍事行動了。

公元前215年,燕人盧生向他獻上“亡秦者胡也”的圖讖時,秦始皇的情緒為之一振。他需要一場外戰的勝利來塑造秦帝國不可擊敗的偉岸形象,通過雷霆萬鈞的軍事行動震懾蟄伏民間的野心家。雖然天下初定,亟需休養生息,但在始皇帝看來,數量眾多的六國精壯留在當地,這些人脫下鎧甲也不過幾年時間,重新武裝起來甚至都不需要進行軍事戰陣的演練。因此,這些人最好的去處,應該是在對外的戰場上立功、戰歿。

立功者,得軍功爵,自然會成為秦帝國的擁護者;戰歿者肉身隕滅,也不可能再有楚地叛亂、博浪沙行刺之類的事情了。

“亡秦者胡”恰好提供了這樣的開戰理由,始皇帝從國家大義的角度出發,很快就做出了國家政策轉向軍事征戰的決策。至於始皇帝是不是真的相信這個圖讖,已經不重要。筆者更願意相信,一個能夠推翻傳承千年之久的封建制的改革家,對於任何政治事件只會考慮有利還是無利,而不是合理或不合理。

(與蒙恬對陣的匈奴騎兵)

於是,始皇帝委派能征善戰的大將軍蒙恬率領三十萬精兵強將向匈奴發起了強悍的衝擊,一舉收復了河南與榆中地區,第二年又收復了高闕,直抵陰山及河套地區。

匈奴受到沉重打擊,他們不僅抵不過蒙恬的攻擊,還擔心東西兩翼受到襲擊,最後乾脆逃往大漠北方去了。

帝國北方的精壯被派遣到長城一線,參與到對匈奴作戰。在帝國南方的精壯也被編組,派遣到百越地區征戰。中原一帶的精壯則被組織起來,投入到浩大的“馳道”、修長城、興修水利等工程。秦帝國國內為之一空,幾乎所有人都被投入到了為秦帝國開疆拓土的行動當中,被軍事化管理了起來,秦朝的守外虛內,才有陳勝吳廣等人竟然摧枯拉朽一路打到關中的戰事。

(秦帝國南征軍團)

法不容情,軍法更是嚴苛,秦國總共有2000多萬人口,卻有200多萬人被集中在一起參與國家工程。始皇帝通過自己的意志,把帝國變成了可以實現榮耀與光榮夢想的平臺,而這一切都是在專制帝制的制度下實現的,希圖以此來證明帝制專制的威力。

始皇帝通過戰爭打造政治合法性時,何嘗不明白這是飲鴆止渴的做法?爭霸兼併戰爭打了幾百年,僅僅是士兵就戰死了超過200萬人,百姓亟需休養生息,始皇帝“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的做法斷然不會持久。始皇帝搜刮盡了最後一粒米用於軍事和工程建設,在他看來,糧食沒了可以再種,人心如果沒有被整合起來,秦帝國就要完了。

所以,始皇帝看似威風凜凜的北伐南征,實際上卻是無奈之下危險的政治走鋼絲。世人只道始皇帝殘暴,卻不知始皇帝之無奈。始皇帝駕下的六駿戰車,高速急馳,稍不留神,就會車毀人亡。秦始皇希望一石三鳥,既要擊敗匈奴,又要扼殺內亂的萌芽,還要塑造政治合法性。

這種高難度的國政操作,耗盡了始皇帝的心力以及秦帝國的國力。

蒙恬率領30萬士兵收復了河南地,斷絕了匈奴人的物資來源,已經將匈奴人再次進化為帝國狀態的危機狀態解除了。同時,大量的脫產人員屯駐邊疆,消耗了大量的社會財富,秦帝國的後勤壓力也已經趨於極限。

(量入為出的戰爭經濟)

始皇帝為什麼不乘勝追擊,徹底消滅匈奴呢?如果始皇帝有漢武帝時的國力,相信始皇帝也肯定會選擇“封狼居胥”。現實情況卻是始皇帝只能聚起將匈奴趕走的資源,要將匈奴徹底消滅,以始皇帝的家底還做不到這一點。後來漢武帝漠北之戰時,10萬騎兵出塞,最後動用了50萬步兵轉運物資,同時還有數量更多的腳伕、民夫。一個騎兵需要100戶小農經濟的人家才能供養的起,而秦始皇時的小農經濟只是剛剛起步,國家經濟實力並沒有恢復。

始皇帝發動戰爭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冒險,而是通過勝利來塑造合法性。所以,在秦帝國的後勤壓力將要達到極限時,始皇帝掂量了一下國庫,下令停止進攻,轉入防禦。這是經濟上最節省的做法,同時也解除了“亡秦者胡”的圖讖——畢竟匈奴都已經被打跑了。

而在南方,始皇帝就沒有像在北方那麼保守,他一共派出了50萬以上的軍隊南征百越。這些以步兵為主的軍團,在南方山地裡轉戰裡的兵員和財富損失,對於消耗南方楚地的軍事潛力是有幫助的。因此,在南方,始皇帝可以忍受傷亡,卻不可以接受失敗——這是始皇帝能夠接受的性價比的戰爭。所以,始皇帝前後三次換帥,最終得以將嶺南徹底納入版圖。這一點就更能體現出始皇帝北伐南征的政治意圖了,即以帝國能夠接受的代價(後勤壓力)換取政治合法性。

至於修建馳道、長城、宮殿、陵寢等大型工程,也是出於同樣的目的:消耗地方的亂源的同時,通過這些偉岸的工程來彰顯帝國的偉大。同時期的西方羅馬帝國,也主持修建了大量的工程,其用意與始皇帝的做法異曲同工。所不同的是,羅馬帝國周邊可諮搶掠的地方太多,在資源上可以維持羅馬帝國的工程建設。而秦帝國的鄰居們都是未開化的蠻荒之地,所有的戰爭都缺少足夠的利益動機。所以,始皇帝必須量入為出,適可而止。

另外有不同的是,羅馬人的建築以石料居多,所以很多大型工程留存至今;而始皇帝的工程要麼被埋入了地下,要麼以木質宮殿為主,被項羽一把火燒了個乾淨。

(當年的大秦軍團:兵馬俑)

如今,秦長城的風流早已雨打風吹去而不在,而在陝西渭源,有一條夯土道路向北延伸,直達榆林、烏海。專家們考證,這是當時始皇帝修建的“馳道”,秦朝時的“高速公路”。在咸陽原的一個規模宏大的封土下的秦陵地宮中,2000多年來始皇帝一直沒有被打擾。始皇帝去世時心裡應該是不甘的,他所期望的國度並沒有在他手中成型。

作為一個改天換地的帝王,始皇帝創下了不世功業,足可告慰列祖列宗;作為一個改革家,始皇帝心裡應是有著深深的挫敗感的——那封沒有被髮出的詔書“詔扶蘇與咸陽會葬”,會不會是始皇帝臨終前的一絲悔意?

但凡大功業,總是要有犧牲。始皇帝是有著這樣的心理準備的,只是他沒有想到,他的這個功業足夠大,竟然要用赫赫威名的大秦帝國作為犧牲。


而知而行


大秦帝國擁有百萬雄師,滅六國的時候的確是橫掃千軍,推枯拉朽。秦始皇不滅匈奴而選擇修築長城,正式他英明的地方。

(一)遠距離運輸,消耗大

匈奴是遊牧民族,居無定所。主動出擊打他,耗費的人力物力不可勝算,因為那時的生產力落後,要供養一支軍隊遠距離作戰,糧食運輸消耗非常大。當時大漢朝那麼強盛,漢武帝打了十幾年,把國庫打光不說,把民間都的財富也幾乎搜刮殆盡,來供給漢帝國的作戰。據《孫子兵法》專家研究,當時供應前線的糧草,遠距離輸送糧食,最厲害時只有三十分之一,能到前線部隊,百分之二十九都消耗在路上。




(二)人口有限佔領土地,沒法守

秦部族一度在西部邊陲遊牧,本身就是遊牧民族出生,最清楚遊牧民族習性。

戰國時期趙國胡服騎射後,軍事實力那麼強,一代名將李牧,駐守邊防,也是修城牆,絕對不要主動出擊。

戰國末期,大規模的兼併戰,大大消耗了各國人口資源,尤其秦國以一敵六。而且中原是農耕民族,即便打下大片的草原,沒人去駐守不說,守護花費的成本也高。因此佔領土地,沒有多大意義。




這裡還要提一下秦始皇戰略眼光的獨到,他派蒙恬帥三十萬大軍一舉佔領河套地區,直接扼住匈奴南下的咽喉,修築長城防守,這是很英明的戰略選擇。


開涮歷史




笫一、秦始皇修長城不是新啟爐灶,而是北部將燕、趙等戰國舊長城修補連結和部分延長,其工程量比全部新築小得多,沒有傳說中那樣巨大。自西而東修復連接是長久之策,不全是防匈奴,秦代北方都是遊牧民族。修長城既是充分利用戰國舊長城的防禦措施,也是防禦北部馬隊的久安之策。農耕民族不同於遊牧民族,靠長城防禦有必要,可防禦遊牧民族的不時入侵。在當時是一項應該肯定的工程。



第二、秦統一六國後,主要矛盾是安定六國,五次出巡,向西北只有一次,其餘多為六國舊地。特別是沿海一帶,是秦始皇安撫和宣威的地方。

後來的歷史證明,秦國政權亡於六國舊勢力,而沒有亡於胡人。當時的匈奴勢力還未對秦構成危脅。戰國時北部燕趙等受北方遊牧民族侵略,但不全是匈奴。重視匈奴是方士們"亡秦必胡也"的預言後。


第三、始皇開邊有兩大項:南取象郡、桂林和南海等4郡;北部防禦匈奴等遊牧民族入侵戰略措施,主要有四條:

一是修復原長城,並加筑西北和遼東新長城;

二是新修直道,"塹山堙谷",修起一條自咸陽通達北部邊境的直道,保證邊境有事,秦國軍隊迅速到達;

三是西北驅逐匈奴,自榆中並河以東,至於陰山,設置34縣,沿黃河築城為寨;

四是派蒙恬渡河取多地,遷罪犯充實新取邊縣。

而直道僅為戰略性設施,終秦一世也未能有效使用。這只是戰略性預備,事實上到西漢初,匈奴未危及中原。危及中原是在劉邦之後,到漢武帝時最嚴重。




第四、秦代統一六國時,所用兵種還是車、騎、步兵並用。統一六國之初,立即組織騎兵深入沙漠滅匈奴既無必要,也不符合當時形勢。更沒有做主動進攻殲滅匈奴的準備,依靠長城、駐軍、西北置縣移民和備用直道,可完全控制北疆形勢。這樣先築長城,繼之移民置縣佔有,再行駐軍防守,備以千里直道,已經是北方安秦邊境的完美防禦。這種形勢下,不會為百年後匈奴為患華夏而勞師動眾而去殲滅匈奴。


左說春秋


秦一同六國之後曾在內蒙古和匈奴有過決戰,把匈奴打的四散逃竄。但至於為什麼沒有乘勝追擊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四點:

1.天下剛剛平定,當務之急是發展經濟和軍事,將內政和法律迅速推行,以加強國家機構的運轉。

2.匈奴地域遼闊,善於騎射,漢武帝時期國庫充裕,且兵強馬壯,雖把匈奴打的只剩一口氣,但國庫也打空了。更何況剛剛統一六國的秦,所以要先將南方農業發展起來,增加秦國人口,人丁都打沒了,不然統一六國幹什麼呢?

3.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六國殘餘勢力忘秦之心不死,秦始皇貿然不敢出兵荒漠追擊匈奴,倘若出兵,若打贏了匈奴還好,沒打贏匈奴不僅會加劇北方匈奴頻繁的騷擾中原,而且六國殘餘勢力會趁機反秦。

4.秦始皇說過“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可見秦始皇的目的只有一個,他要的是秦的千秋萬代輝煌,目前實力還不允許這麼幹的時候,就只能先穩住自己的腳跟,等我的子子孫孫將大秦的疆土不斷擴張。無奈秦二世就已經將秦朝玩沒了,話說的再霸氣也不敵一個傻兒子。

綜合來考慮的話,修建萬里長城是最好的方法,雖勞民傷財,但卻一勞永逸,為他的秦後世造福,且萬里長城不僅僅只是用來防禦,還可以調度兵馬糧食,登過長城的朋友應該知道,長城的建造非常的寬,古時候打仗就用來當做高速公路運輸物資調度兵馬。

若沒有這萬里長城,中華不知被蠻夷匈奴入侵多少次,滿清入關也許會早個幾百年吧。


小生聊史


兩個問題需要澄清

首先,修築長城並不是秦朝的首創。為了防備匈奴,春秋戰國時期,燕國、趙國、秦國就分別修築長城,可以說是充分了我們華夏民族善於築城的優良傳統,而且當時不僅有防備匈奴的長城,甚至在楚國和後來的魏國、齊國,也都築有防備敵國的長城。其中齊長城是為了防禦楚國,而魏國長城是為了防禦秦國。

戰國時期的各國長城示意圖

而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派出蒙恬率大軍30萬,將匈奴趕出匈奴故地的河套地區,同時讓蒙恬組織民夫修建連接秦國長城、趙國長城、燕國長城的長城,將三國長城長城連接成為北方防線的根本,成為萬里長城。

秦朝長城是秦趙燕三國故長城的基礎修建而成

其次。長城一線是我國北方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分界線,匈奴是遊牧民族,騎馬善射,擁有機動性極強的騎兵,既可以避實就虛的機動作戰,又可以在不利時及時逃跑,而華夏民族則是傳統遊牧民族,有強大的步兵,騎兵雖然有但也只是步兵的補充,中原各國包括秦國的作戰方式,基本也是正面平推,攻城略地。

蒙恬可以率大軍將定居在河套地區的匈奴人趕跑,但是面對機動性極強的,隨時可以威脅秦朝陝西、山西、河北、遼東之地的匈奴騎兵,秦朝是沒有能力徹底消滅的,蒙恬、扶蘇最後被賜死,固然是李斯、趙高、胡亥的陰謀,但是他們給予蒙恬、扶蘇的罪名“扶蘇與將軍蒙恬將師數十萬以屯邊,十有餘年矣,不能進而前,士卒多秏,無尺寸之功......”(史記·李斯列傳)甚至在強悍的西漢帝國漢武大帝時期,中原之地的馬匹已經多到滿街跑馬的時候,匈奴組織強悍的騎兵部隊,比如霍去病的騎兵部隊給予匈奴重創,但是也沒有徹底消滅匈奴,反而使西漢國力大倒退,到漢武帝末年已經是民生疲敝,漢武帝還為此下罪己詔,中原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對抗,中原王朝所要付出的戰爭成本要遠遠高出遊牧民族。史記記載漢軍遠征匈奴的巨大的戰馬損失"兩軍之出塞,塞閱官及私馬凡十四萬匹,而復入塞者不滿三萬匹。"(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出征時14萬匹戰馬,大勝歸來之後,戰損率近80%,這也就是強盛的漢朝,能夠承受如此巨大的損失。

大漢鐵騎雖然威武,但是成本太高

此外長城以外的遊牧民族並不是匈奴一家,塞外民族就像割不完的韭菜,一茬又一茬,走了匈奴,來了鮮卑;走了鮮卑,來了柔然;走了柔然,來了突厥;走了突厥,來了契丹;走了契丹,來了女真,走了女真,來了蒙古.....

所以在沒有強大的騎兵部隊,而又無法徹底消滅遊牧民族侵擾情況下,秦始皇修建連接三國故長城的新長城,為保護華夏民族提供了一條天然屏障,有了這條屏障我們可以依託其進攻,也可以依託其防守,可以說長城為了保護我們華夏民族數千年的文明的延續居功至偉。


萬里長城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樑


也許從這個角度,我們真該感謝秦始皇。


大東北的小豆包


修築長城是長久禦敵方案,匈奴為遊牧名族,無固定居所,善騎射,時常為了虐奪資源而騷擾邊境。

漢匈作戰利弊分析:

第一、漢人軍隊騎兵戰鬥力相對匈奴兵而言實力差很多;

第二、匈奴軍居無定所,軍隊即便追殺過去,也只能在荒野中追逐,長期雙方拉鋸戰將消耗大量國力;

第三、秦國在戰國期間相對於其它國家而言,國力並不算強大,時常會受到其餘諸國的侵犯;

故而秦國為了避免長期受到外部匈奴的襲擾,安心發展自身國力,即便發生戰爭,有了長城的防禦左右,也可大幅降低多方受敵的囧境。

從秦國當時的國內外環境來分析,修築長城是明智之舉,也是勢在必行的強國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