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懲罰熊孩子,熊家長們還不警醒嗎?

cdh123


全世界都在懲罰熊孩子,家長們還不警醒嗎?

是啊,這是怎麼了?為什麼現在的熊孩子越來越多?

現在的孩子多幸福呀!從一出生,家裡所有人都圍著他轉,用最好的紙尿褲,怕質量差的紙尿褲紅屁股,穿最好的衣服,怕質量差的衣服過敏。上早教,擔心錯過孩子智力開發時期;報各種培訓班,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為了孩子,投資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錢,按理說,孩子在良好的環境中長大,不應該有熊孩子呀,可是,事實卻恰恰相反,熊孩子越來越多,從熊孩子身上直接反應出了一個問題,那便是熊家長。

我懷孕後期去商場給即將出生的寶寶採購必備品時,在母嬰店裡碰到一位小男孩用不屑的眼神衝我說“你都懷孕了,不在家裡養胎,還出來溜達啥呀”。我當時就好驚訝,這麼小的娃說話竟然如此沒有禮貌,我和老公相視一笑。家長緊接著說“童言無忌,童言無忌”。

到底是“童言無忌”,還是“口無遮攔”?

帶我寶寶去社區打疫苗的時候,當時電梯里人很多,都是一個家長帶一個孩子,其中有一位爸爸比較胖,電梯里人又多,不小心擠了一下剛上小學的男孩,“你這麼胖,怎麼不去爬樓梯”?這位爸爸聽到這話,顯的很驚訝又很憤怒。

當然電梯里人這麼多,不能和熊孩子計較,家長忙說“孩子還小,別介意”。這些事時常發生在我們的身邊,熊孩子的家長還沒認識到這點嗎?這樣的愛會害了孩子的。

作為家長,疼愛自己的孩子,可不能溺愛呀,更不能總是慣著他們,父母應該以身作則,多陪陪孩子,讓他們多感受人與人之間是互相尊重的,對待人要有禮貌,對待爸媽是親切的,幸福的。


閒人閒事的


小小聊世界

1小時前 · 教師資格證持有者 教育領域創作者

很高興被邀請回答這個問題。

我從三方面回答這個問題:

1.熊孩子很聰明;

2.熊孩子不是天生的,有許多值得我們探討的原因;

3.家有熊孩子,家長怎麼辦。

下面逐條分析:

1.熊孩子很聰明

他們的應變能力往往比其他孩子更強,語言表達能力和行動能力都勝過其他孩子,沒有這樣的資本,孩子不可能做出令大人啼笑皆非無可奈何的事來。

2.熊孩子不是天生的

他們的起源必定與父母和周圍環境有關。

家庭的溺愛,讓孩子慢慢養成肆無忌憚地為所欲為的習慣。

比如:在飛機上大喊大叫的孩子,無不與家長的縱容有關。

親情的缺失,使孩子們想通過異常舉動獲得關注。

比如:很多單親家庭中,母親為了生計奔忙,不自覺地忽略孩子的變化。同時缺少了父親的陪伴,孩子的問題往往比較突出。

周圍環境及交往的朋友對孩子的影響也不可忽視。

比如:我曾經遇到五個孩子,單個來看個個都是好孩子,可是約在一起的時候覺得無聊就想打架。後來形成“每週一架”的習慣。

3.家有熊孩子,家長怎麼辦?

首先,家長需要冷靜。只有冷靜才能保證應該有智商,來面對孩子異乎尋常的舉動,遇到問題時父母情緒激動只能適得其反。

其次,家長學會反思。關注孩子的言行舉止,分析孩子行為背後的思想,尊重孩子的變化,處理問題,做到對事不對人。

第三,不給孩子貼負面標籤。負面標籤只能強化孩子越來越熊,與父母的距離越來越遠,糟糕的親子關係對孩子有百害無一利。

第四,熊孩子更需要理智地關注,智慧地愛。

給孩子適度空間,比如約束太多的,包辦太多的,不聞不問的,都需要調整與孩子的距離。

科學的距離是二十碼距離,尊重孩子的獨立傾向,與其至少保持二十碼的距離。

這個“二十碼”是個象徵,是給孩子留出心理空間。家長不必處處圍著孩子轉,你覺得是關心照顧他們,孩子們卻覺得家長控制得太嚴。也應允許孩子保有自己的隱私,有自己的主動權和決定權。當然,家長還是要在二十碼之外注視著並隨時準備切入,而不能跑到二百碼或二百里之外撒手不管。

教育有法但無定法,最熟悉孩子的當然是他們的父母,只要用心去做,相信熊孩子的聰明才智可以發揮到該發揮的地方,會變得越來越優秀。


半糖0825


很高興被邀請回答這個問題。

我從三方面回答這個問題:

1.熊孩子很聰明;

2.熊孩子不是天生的,有許多值得我們探討的原因;

3.家有熊孩子,家長怎麼辦。

下面逐條分析:

1.熊孩子很聰明

他們的應變能力往往比其他孩子更強,語言表達能力和行動能力都勝過其他孩子,沒有這樣的資本,孩子不可能做出令大人啼笑皆非無可奈何的事來。

2.熊孩子不是天生的

他們的起源必定與父母和周圍環境有關。

家庭的溺愛,讓孩子慢慢養成肆無忌憚地為所欲為的習慣。

比如:在飛機上大喊大叫的孩子,無不與家長的縱容有關。

親情的缺失,使孩子們想通過異常舉動獲得關注。

比如:很多單親家庭中,母親為了生計奔忙,不自覺地忽略孩子的變化。同時缺少了父親的陪伴,孩子的問題往往比較突出。

周圍環境及交往的朋友對孩子的影響也不可忽視。

比如:我曾經遇到五個孩子,單個來看個個都是好孩子,可是約在一起的時候覺得無聊就想打架。後來形成“每週一架”的習慣。

3.家有熊孩子,家長怎麼辦?

首先,家長需要冷靜。只有冷靜才能保證應該有智商,來面對孩子異乎尋常的舉動,遇到問題時父母情緒激動只能適得其反。

其次,家長學會反思。關注孩子的言行舉止,分析孩子行為背後的思想,尊重孩子的變化,處理問題,做到對事不對人。

第三,不給孩子貼負面標籤。負面標籤只能強化孩子越來越熊,與父母的距離越來越遠,糟糕的親子關係對孩子有百害無一利。

第四,熊孩子更需要理智地關注,智慧地愛。

給孩子適度空間,比如約束太多的,包辦太多的,不聞不問的,都需要調整與孩子的距離。

科學的距離是二十碼距離,尊重孩子的獨立傾向,與其至少保持二十碼的距離。

這個“二十碼”是個象徵,是給孩子留出心理空間。家長不必處處圍著孩子轉,你覺得是關心照顧他們,孩子們卻覺得家長控制得太嚴。也應允許孩子保有自己的隱私,有自己的主動權和決定權。當然,家長還是要在二十碼之外注視著並隨時準備切入,而不能跑到二百碼或二百里之外撒手不管。

教育有法但無定法,最熟悉孩子的當然是他們的父母,只要用心去做,相信熊孩子的聰明才智可以發揮到該發揮的地方,會變得越來越優秀。



小小聊世界



在我看來,孩子的問題,大多都和父母有關,畢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在中國,永遠不缺乏這樣的父母

我家孩子還小,你別跟TA計較。

你這麼大個人了,怎麼跟小孩子爭東西?

哎呀!你當哥哥/姐姐/阿姨/叔叔的,怎麼這麼不懂事?

你跟TA說這些幹什麼,TA這麼小哪裡聽得懂,等再大些我跟TA說!這次你先讓著TA。

這些言語是不是很耳熟?

聽著這些話的哥哥/姐姐/阿姨/叔叔們此刻是否內心一萬頭草泥馬奔騰而過?

說著這些話的家長朋友們是否意識到正在把自己的孩子往不受歡迎的熊孩子路上推?


你是那個熊家長嗎?我們可以從下面三個方面來做分析:


一、習慣問題


孩子還小,大一點再說。

請問究竟多小算小,多大算大?哪怕花甲之齡,只要父母還健在,那麼在父母面前也總是小的,但是好習慣的培養不是你說從幾歲開始就能從幾歲開始的。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三歲以後再培養好習慣,孩子才可能聽得懂道理,這樣的想法其實模糊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好習慣不是單靠語言灌輸來培養的,即使不明白語言也可以培養習慣。

良好的習慣是從孩子出生那一天就開始培養的。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形成一個習慣需要21天,三歲之後再培養好習慣可以嗎?可以,只是你需要付出更多的心力和時間。


二、教養問題


在酒宴上,我們即使不再遵循長輩不動筷晚輩一定不能動筷子,長輩放碗晚輩必須放碗的老習俗,但是至少,作為一個孩子,把所有愛吃的放自己面前不準別人動筷子,筷子在菜裡面翻來覆去地攪動,不打招呼扶著旁邊人的肩膀站在椅子上夾菜,把不愛吃的扔得到處都是,這樣的舉動父母卻在旁邊無動於衷,這就是教養問題了,但凡能夠做出以上舉動的孩子都是不能以年齡小就可以被原諒的。


這個事情大嗎?大!這說明你的孩子已經被很多人討厭了。


三、是非問題


誰是誰非這樣的問題,在孩子開始有語音理解能力之後,萬不可以年齡大小來分辨,父母一定要做好把關。


我是朵朵老師,如果大家在育兒過程中有什麼問題,歡迎與我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