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農村人不願意去城裡生活?

提問專員


看我這個問題我想到了,我想到了我的奶奶,跟問題的描述一樣,不願意去城裡生活。

這些喜歡住在農村的,大部分都應該是老人年吧,年輕人一般都會出去打工掙錢去了。

在我們眼裡,很自然的覺得城裡比農村方便太多,買菜做飯,洗衣服出行都是如此。

但是,老人家卻覺得城裡房子住著憋得慌,人們都住在自己的小屋子裡邊,鄰里之間基本不會有很多的來往,經常是大門緊閉。

但是住在農村就不是這樣,村裡有一起玩的老年人,坐在敞亮的院子裡。

曬著太陽,一起鬧鬧磕,圍坐在一起都比在城裡一個人悶在家裡要好,老年人最怕的就是孤獨,但是子女為了生活又必須去工作,陪伴的時間就少了很多。

這可能就是老年人不願意在城裡生活的主要原因吧!




阿湯記


作為農村人,我雖然在城市工作,但我每年都還要抽時間會農村老家的。至於為什麼有農村人不願意去城市生活,大概有以下幾點:

第一,因為是農村人,收入微薄,去了大城市生活,如果沒有個一技之長,在大城市很難生存的,畢竟生活在大城市衣食住行樣樣都需要錢,而在這個物價越來越高的年代,因此他們更希望在農村,即使條件有限,但老人的想法就是,只要守住這一畝三分地,幾乎就不愁吃穿了,而且農村條件有限,也可以降低消費。

第二,因為是農村人,大多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只需要簡單的勞動。根本就不用考慮太多其他的的,而城裡人就不一樣了,因為城裡的生活,和工作,他們習慣性的有心眼,畢竟城市套路深這話不是白來的,而老實人跟有心眼的人一般都是不合群的,因此有這部分原因。

第三,作為農村人,我想大都喜歡串門吧,街坊四鄰幾乎全部都認識,就連鄰村我相信也都認識的,因此想串個門什麼的還是很方便的,如果到了城市就不一樣了,基本上一家一個門,而且基本上都是進門就鎖上,有人住了幾年連隔壁是誰都不清楚的人大有人在。所以一般想去玩也就只能到公園,而且還沒有一個人認識,只能獨自閒逛。

第四,老人們常說落葉歸根,我想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懂。也不會明白,而且我也是個九零後,我也不明白,但是我父輩和我父輩的父輩,他們卻不願去大城市,就想著在老家,我想應該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吧。

第五,因為語言的問題,年輕人學習普通話很容易的。但有些地區的老人方言口音很重,加之上了年紀。對普通話也是不通的,去了城市遇到外鄉人溝通也是很大的問題。我老家是四川的。前些年帶父母去浙江,因為父母家鄉話口音非常重。結果浙江省聽不懂,無法交流。因此我父母也就早早的回了老家。

以上就是我群總結的幾點,我想作為農村人不是不願意去城市。而是心裡接受不了,如果能打消他們的顧慮,我想大多人還是原因去城市生活的。畢竟誰願意待在一個發展有限。經濟條件有限的地方生活呢?




通江熊貓


我感覺還是上歲數的老人應該不喜歡在城市生活,我的父母在城裡住一個星期就不想住了,不是和我們住不習慣,也給買了單獨的房子。就是感覺不習慣,下樓遛彎也沒意思。到處不方便,我家離官廳水庫特別近走路也就10分鐘吧,在老家每天都可以去河邊遛彎,在農村左鄰右舍聊聊家常,串串門,院子裡種點蔬菜,生活是相當的安逸,現在的農村的空氣也特別好,種點地不農忙的時候去河邊打點魚。現在好多城裡的人都去我們村了住這,租有一塊地,蓋上房子,自己也種樹種菜,春天到了他們搬來,到冬天了他們在回城裡,那些城裡人在這邊很會享受,有的都在這邊住10多年了。我一般放假了也愛回去,哪怕是回去半天也想回去,風景空氣都特好,回去感覺壓力就可以放鬆一樣。現在的人都注重保養,農村的生活真的挺好的。下面的圖片就是我老家真實的環境,歡迎來做客,呵呵





星趣味


我家老祖能代表農村生活習慣了的老人。曾祖父去世後老家就剩曾祖母一個人,祖父要把她接到自己居住的縣城,曾祖母堅決不同意,說她自己在老家很好,等自己動不了了再去他那裡。曾祖母確實身體很好,當時80多了,沒任何疾病,耳聰目明,身手矯健。我家離老家也不遠,父親表示會經常回去看曾祖母,於是就由著她老人家住在老家。

那是我上小學,一個週末父親買了一些吃食和生活用品讓我送回老家,我揹著放滿東西的揹包坐上中巴車回老家。待我來到老家的院門口就聽到一陣鬨笑聲,走進一看,老祖跟幾個老太在打紙牌,老祖看我回來了,忙說不打了不打了,要做飯給我吃。幾個老太邊說著這孩子講良心還知道給老祖買吃的邊都散了。

老祖麻利的洗菜,做飯,不一會就做好了幾個菜,我和老祖在院裡的小桌上吃飯,老祖一直給我夾菜,我讓她也吃啊,老祖說牙沒幾顆了吃不動,我看了看老祖面前的菜,一碗亂燉,青菜、豆角還有肥肉片子,都煮的很爛。老祖讓我住一晚,第二天再回家。在農村睡的都很早。躺在老祖鋪的軟軟的床上,老祖說底下鋪著稻草,軟和還不起潮。老祖打開被稱為“三洋”的錄放機,裡面傳來聽不懂戲曲,老祖很喜歡楚劇,她說磁帶一面放完就睡著了,不用管它。聽著咿咿呀呀的戲曲,老祖粗糙的手在我背上撫摸,漿洗過硬硬的被子摩擦著臉,好舒服!慢慢的老祖的話變得模糊,不知不覺就睡著。

早上被老祖叫醒,早飯是煮的爛爛麵條和油餅。吃完飯跟老祖一起餵雞,在雞窩裡撿了幾個雞蛋,老祖說每次不能把雞蛋撿完,得留一個在窩裡,這樣雞才會繼續在窩裡下蛋。忙活完這些,老祖拿著鋤頭去後院的菜園裡鋤草,青菜、豌豆、青椒、番茄,每樣都種了點。鋤完草老祖掐了一捧豌豆跟我說,下次回來番茄就熟了,給你做白糖嗆番茄。

東西放回家後,老祖帶著我東家轉轉,西家坐坐。拉拉家常,聊聊莊家的長勢。做午飯時我幫老祖燒火,灶膛裡的柴草塞的太多,弄的廚房都是煙,老祖笑罵著。吃完飯,和老祖坐在院裡,老祖跟我說起曾祖父還在時的事,笑著罵著。“個老東西!”老祖嘟囔著。

老祖看看日頭,對我說,不早了,回家去吧!邊起身回屋,一陣窸窸窣窣的翻找聲,不一會拿出個塑料袋,鼓鼓囊囊,邊走邊往我揹包裡塞,“都是你姑,你叔送來的吃的,你拿去吃!”我不要,讓她留著自己吃,惹的她生個氣。老祖把我送上車,我在車窗前跟她招手,車開動了,老祖變得越來越小,直到變成一個黑點,後來看不到了。

幾年後,老祖一次不小心把胳膊摔斷了,祖父這次說什麼也要把她接到縣城。我去看她,她說,樓上樓下都關著門,串門的都沒有,路上車多,樓房都一個樣,出去轉轉就不知道方向了,不是好過的日子!等我胳膊好完了,我就回老家去,唉!不知道老胡婆把我的雞喂的好不好……






大約五毛錢


小時候我覺得城市好,因為那時候沒有現在這麼大的汙染,那時候的小朋友也可以像農村的小朋友在一起玩,以前的城市有工作的人叫鐵飯碗,城市的人沒有農村的人辛苦,但掙得錢更多,生活更幸福,以前城市的消費也不高,在那個時候我是願意在城市。

可是再來對比現在,現在城市的人多擁擠,車子也多,汙染太大了,還是農村的空氣好,城市的消費比農村高很多,農村全部是天然的,而且可以種種菜,可是在城市水要水費,住的小區要物業管理費,停車要停車費,菜要自己買等等,只要出去就是要花錢。

最主要現在大家生活條件好了,不會像以前因為溫飽問題而沒飯吃,所以現在大家追求的是健康和享受,在農村生活心態可以放鬆,壓力沒那麼大,這樣也可以得到了身體健康。






麗的生活日記


農村的地方寬廣,城市的地方顯得擁擠,農村你穿的再土沒人說你,因為大家都土,城市就不同了,人家打扮的很時尚,你總不能太土的出去,人家會笑話,所以在城市住麻煩,不隨意,當然一般不想去城裡住的人大都是老人。像年輕人大都願意去市裡!

我婆婆50多歲,每次我們去市區玩要帶她,她都不願意去,每次都說,暈車是一方面,然後就是到城裡透不過氣來,環境沒有農村好,加上人太多了,顯得擁擠,還有就是人生地不熟的,哪哪不認識,所以很不願意去,我家到市區開車也就半個小時,所以也不算遠,不過我是希望住市區的,也主要想給我家孩子有所好的學校,奈何房價太高!一套房都100多萬,努力掙錢吧!





小雨的生活點滴


對於部分農村人不願意進城可能是在農村有感情了,也已經習慣這種生活節奏,而且如果是年紀稍微大一點的覺得在異地有種漂流的感覺,所以我覺得呆在老家也是想找尋家的味道,畢竟知根知底,家裡也有家裡活,比如每天下地幹活,辛勤勞作,種種菜,養養狗,這也不失為一種幸福,落葉歸根,老家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是感情之本,而且農村空氣好,更適合老年人在那邊,不像城市裡節奏太快,空氣不好,車子人來人往,跟農村比簡直兩個世界。一個地方待久了,自然是有感情的。以後我也要回老家蓋一棟別墅,然後跟老伴過完餘生。哈哈,美滋滋的。





可愛俠女


這又讓我又想起了我的外婆。

從農村出生到現在,幾個兒子兒媳一家人都在大城市生活工作了10幾年,經濟都還算不錯。

有一次小舅把外婆接過去大城市住了不到一個星期,外婆就吵著要回老家。

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啊!大城市生活再好,高樓大廈有多繁華,也沒有自己土生土長的地方生活的舒服自在啊!

農村生活不好嗎?挺好的,空氣清新,吃自己種的菜,沒事還可以爬爬山,坐在院子裡聽聽鳥叫聲多舒服!

我們這代農村出來的年輕人想回去可能都已經回不去了。


遇見緋聞女孩


樓主都說了,有些農村人不願意去城裡生活,其實這個“有些”據我瞭解好像真的還不少。

說一說自己的真實經歷,我本人就是農村人,而且是離縣城都比較遠的農村人,以前家裡路不通,到城裡去都想都別想,所以記憶中去城裡應該是14歲左右才去過一次,所以可想而知農村人為什麼不願意去城裡生活,其實很簡單的兩個理由,這個是我現在父母的觀念和聽到村裡人的真實想法。

農村人習慣了農村的那種生活狀態和那種睦鄰友好的狀態,到城裡其實高樓大廈的住的不習慣,鄰里之間很多城市都是陌生的,不會像農村那種生活狀態,不忙時飯後走鄰串友,再老家叫“串門”,整個村裡人都很熟悉,沒事還能開個玩笑,樂呵一下!而城市的狀態是忙碌和互相基本不太熟悉或沒有什麼“串門”之說,更多習慣待在自己家裡,而不願意起隔壁鄰居家,也生怕打擾到別人。

其實可以簡單的一句話說明:農村人不習慣城裡的生活,或者說是不喜歡城裡的生活。

不管是生活上,習慣上,還是節奏上,甚至環境上,都不適應;他們習慣了農村的“串門”,他們習慣了農村的鄰里關係,他們習慣了生活的簡簡單單,他們習慣了環境空氣的清新,他們習慣了自己幾十年的生活狀態;他們不習慣城裡的高樓大廈,他們不習慣城裡的“忙忙碌碌”,他們不習慣城裡的鄰里的“冷漠”,他們不習慣城裡的空氣和環境;所以我的父母都不肯到城市跟我們一起生活,因為他們的年代或者農村的節奏他們幾十年的生活狀態很滿足,而城市的喧囂在他們這個年齡已經不大能接受了。

當然現在很多人到城裡或者不在農村,也是各種原因的,其實他們更習慣在農村的生活,因為每年春節回去,都會聽到父母無意中流露的說還是家裡的這個好,那個好,吃得好,睡的好,他們如今離開農村其實也是有諸多的社會現狀所迫而已,而他們內心還是喜歡農村的生活,這就是老一代人的習慣。


上海混口飯


應該說是農村老年人不愛到城市裡生活,年輕人一般都愛去城裡生活。

老年人為什麼不愛去城裡生活呢? 老年人不熟悉城裡的路,一般不敢出門,出門找不到回家的路。白天人們都去上班了,整座樓裡看不到人,太孤單了。我們村有個老太太被兒子接到城裡了,每天在門口坐著,家裡門也開著,樓洞門也都打開,告訴她不能開著門,這樣不安全,第二天她還這樣惹得整棟樓的人都討厭她。所以老年人真是容不進城裡生活。

現在孩子們在城裡生活,生活習慣都改變了,和老人在一起互相看不慣,比如每次的剩菜剩飯,孩子一抬手就倒掉,老人就心疼,總覺得孩子變成了敗家子,日積月累矛盾越來越多,更不愛在城裡生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