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罰幾個億也認了,銀行還在偷偷借錢給地產商,房價還能控住嗎?

今年一季度的經濟數據顯示,我國有23個城市房價同比漲幅超過20%,已經屬於過熱。

推動本輪房價上漲的一個很重要原因是資金。房地產行業是典型資金密集型行業,無論開發商拿地蓋樓,還是購房者按揭買房,都需要從銀行等金融機構借錢。

被罰幾個億也認了,銀行還在偷偷借錢給地產商,房價還能控住嗎?

如果貨幣的閘門控制不住,大量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房價就必然上漲。眼下,我國樓市就處於這種狀態。

過去的一年多時間,央行多次降準向市場投放增量貨幣。雖然每次的目標都是支持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發展,但是降準釋放出的錢還是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了樓市。

被罰幾個億也認了,銀行還在偷偷借錢給地產商,房價還能控住嗎?

此前央行公佈的最新金融數據顯示,一季度住戶部門貸款增加1.81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4292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38萬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均出現上升;而部分地區房貸規模與房價有同步上升的跡象。

根據媒體統計,超過30家銀行在2018年將信貸資金違規放進樓市,監管層為此開出50多張罰單,罰金累計近千萬。

而在今年一季度,各級銀保監機構共披露1021張罰單,合計罰沒金額近2.5億元,其中超過四成涉及信貸業務,尤其是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

這也就是說,銀行冒著被罰的危險也要把大量資金借給了地產商,因為站在銀行的角度,從單筆貸款的利息收入和風險來看,給地產商貸款是比較划算的買賣。至少相比貸給小微企業風險要低,收益要高。

被罰幾個億也認了,銀行還在偷偷借錢給地產商,房價還能控住嗎?

但是,如果每家銀行都按照這個路子幹下去,那麼大部分信貸資金都會進入樓市,導致房價節節升高,房地產泡沫越吹越大。另一方面,實體經濟仍然缺少資金支持,發展空間被擠佔。更可怕的是,如果任由房價繼續上漲,未來銀行即使認認真真的給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做資金支持,這些企業拿到貸款也會去炒房了。

因此,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松成最近發表文章支出,應警惕資金再次大量流入房地產領域。

今年,再繼續堅持“房住不炒”調控思路的同時,能不能控制住資金流向地產業的渠道,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房價走向。

被罰幾個億也認了,銀行還在偷偷借錢給地產商,房價還能控住嗎?

您對銀行違規向房地產業放款有哪些看法?歡迎在節目下方留言,與薏菲共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