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繼宏:《中國農民合作社》期刊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圖)

编读往来 | 朱继宏:《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图)

“十年百社千人”系列活動第一季“春耕”獲獎作品(5)

编读往来 | 朱继宏:《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图)
编读往来 | 朱继宏:《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图)

我叫朱繼宏,是陝西省寶雞市眉縣猴娃橋果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出生於1971年。最早我是一名小學教師,2006年,我辭職從事農資銷售,成立了自己的銷售公司。那時的我順風順水,好不得意,每年玉米種子銷售額達2000多萬元,化肥銷售額達4000多萬元,是寶雞玉米種業的龍頭企業。

生活的道路並不總是平坦的。2015年,國家取消玉米保護價收購政策,所有玉米銷售全部推向市場。寶雞連玉米次生產區都算不上,玉米種植面積大大調減,玉米種子價格一落千丈。由於自己平時沒有好好地關注政策和行業變化,對這次調整可謂沒有一點點防備,更沒有做好相關防範措施,導致十幾年來在農資行業的努力付之東流,賠了個血本無歸。

编读往来 | 朱继宏:《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图)

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放棄農資銷售事業後,我潛心鑽研農業相關政策,並瞄準眉縣獼猴桃產業做了充分調研。眉縣有農業生產用地35萬畝,其秦嶺北麓獨特的水、土、氣、光、溫等自然條件適宜獼猴桃生長,是國內外公認的獼猴桃最佳優生區。同時,國家大力鼓勵發展合作社,以帶動農戶共同闖蕩市場。綜合這些因素,我決定成立獼猴桃合作社。2015年初,我創辦了眉縣猴娃橋果業專業合作社,如今有成員312戶。

编读往来 | 朱继宏:《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图)

我深信,好的果子是種出來的。為此,我將合作社定位於“打造中國獼猴桃標準引領者”。合作社先後在48個村建立了5600多畝標準化示範基地。三五畝地的打造成示範園,一百畝地的打造成示範方,就這樣一點一點將合作社的土地集中連片進行管理,提升土地標準化管理水平。除了土地,產品也要實行標準化管控,嚴格執行國家十大標準藥檢,先後申請了無公害認證、綠色認證、有機轉換認證、良好認證等。合作社總結出“優選品種、規範建園、配方施肥、科學修剪、充分授粉、果園生草、合理負載、病蟲防治、適時採收、生態示範”等十大標準化管理技術,通過以上技術要點的實施,果農平均每畝增產20%,增收2000—5000元,實現了節本增效。

编读往来 | 朱继宏:《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图)

除了在果園忙乎,我也常去市場轉悠。我看見,在高端超市裡,新西蘭獼猴桃一個賣十幾塊錢,而且不愁銷路。相比之下,本土的獼猴桃才賣兩三塊錢一斤。巨大的落差,讓我意識到品牌的力量。我發誓,一定要打造自己的獼猴桃品牌。於是,我帶著自己的“泥腿子團隊”,跟新西蘭的獼猴桃品牌較起了勁。我們積極參加各種展會,還玩起來各種新媒體。2017年5月,我有幸來到農業農村部管理幹部學院學習,在《中國農民合作社》期刊上“露了一臉”,並由此對接上了百果園、優果聯等知名水果銷售平臺,為品牌打造與銷售打開了一扇窗。很快,品牌效應就顯現出來,2017年,我們的高端獼猴桃賣到10元一斤,銷售額達4000多萬元。

编读往来 | 朱继宏:《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图)

如今,我們不斷引進新的發展理念,大力推進三產融合,“打造中國獼猴桃標準引領者”的夢想,正在一步步地實現。

相關閱讀:

頭條丨 “十年百社千人”系列活動第一季“春耕”獲獎名單公佈

編讀往來 | 遼寧丹東市聖野漿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馬廷東:《中國農民合作社》見證我成長

編讀往來 | 甘肅靜寧縣格瑞蘋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景永學:《中國農民合作社》伴隨蘋果出口

編讀往來 | 劉軍林:我與《中國農民合作社》期刊的不解之緣

編讀往來 | 康晨遠:孕育希望之春 ——啟程期刊下一個10年

編讀往來 | 朱繼宏:《中國農民合作社》期刊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圖)點擊【

藍色標題】查看徵訂指南

编读往来 | 朱继宏:《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图)

合作社人必讀|2019年《中國農民合作社》在線訂閱指南(視頻)

编读往来 | 朱继宏:《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图)

農業農村部管理幹部學院門戶網站

http://www.gbxy.agri.cn/

58分鐘前

编读往来 | 朱继宏:《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图)

農民合作社發展中心

中國農民合作社: 點擊二維碼可識別關注

编读往来 | 朱继宏:《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