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縣力高:外來公司的本地“經”

力高(雲南)箱包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高)在新平是個小太陽,向四周輻射著光芒,帶著當地人走共謀發展的道路。

新平縣力高:外來公司的本地“經”

丨力高的工人正在縫製女包

作為SAMSONITE(新秀麗)、VB、TARGUS(泰格斯)、DELSEY(法國大使)等世界著名箱包品牌的指定供應商、力高控股旗下重要的箱包生產基地、2018年產值9億元的西部行業領軍企業,力高在認真抓好生產管理的同時,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推進新平縣就業脫貧工作。

力高的員工共有1200餘人,少數民族員工就佔了員工總數的84.3%,作為一個少數民族員工佔比如此高的企業,不同民族員工間的關係是否和諧,是企業能否持續健康發展的首要前提。為此,力高自2013年竣工投產以來,便把“維護民族團結,積極構建和諧力高內部環境”“做民族團結模範,創一流箱包企業”作為長期堅持的工作方針和奮鬥目標。

新平縣力高:外來公司的本地“經”

丨力高常務副總鄭貴元介紹公司情況

方針和目標有了,然而剛投產,力高就遇到了一個棘手的難題——公司員工留不住。

“2013年我們公司建廠以來,一直是政府幫忙招工,但慢慢我發現員工流動性特別大,有的甚至沒待幾天就跑了,因為一時找不到原因,可把我給急壞了。”鄭貴元是重慶人,是杭州總部派下來的公司常務副總,至今想起當年的情景他還是感慨萬千。

多番思考,鄭貴元發現有兩個原因:第一是他採用的管理方式是沿海企業的嚴格管理模式,第二是不懂民族語言的他缺乏和員工的溝通,導致少數民族員工與管理者產生隔閡,自然待不久。找到癥結後,鄭貴元意識到民族團結及溝通的重要性,為了更好地服務少數民族員工,讓員工能“留得住”“待得好”,他頗費了些功夫。

新平縣力高:外來公司的本地“經”

丨富有民族特色的錢包

鄭貴元首先想到了一個人——石坤靈,一位彝族教師,既有民族身份,可以與基層員工有效溝通,又是職業教師,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徵得政府部門與本人的意見後,石坤靈來到了力高,負責員工培訓、溝通及管理層的相關工作,充當起員工與管理者之間的“橋樑”。

“我自己也開始有意識地融入到少數民族員工中去。在民族地區,就要用具有民族特色的方式來思考和解決問題,這是幾年來我學到的最寶貴的經驗。”從聽不懂民族語言,到現在溝通無障礙;從員工“留不住”到“待得好”,鄭貴元琢磨出了門道。

員工來公司前三個月為試用期,保底工資2000元,之後都是統一計件發放工資,多勞多得極大地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熱情,全公司員工平均月工資基本維持在3000元左右。為了解決員工的後顧之憂,力高給每位員工繳納了“五險”,免費提供住宿,甚至連員工子女入學問題,公司都想辦法幫助解決。

新平縣力高:外來公司的本地“經”

丨力高公司的產品

平時,公司對待少數民族員工注重“鄉情、親情和友情”,成立黨群服務中心,設立談心交流室,由公司高管擔任“心理輔導員”,幫助青年員工特別是少數民族員工舒解思想疙瘩,免受不良思想影響。每月十五日和二十五日,會組織各民族員工一起過集體生日,增進友誼和情感交流。平時,誰遇到了難處,誰家裡有困難,誰生病住院了,同事們也都會輪流去看望。

“幾個月前,我們公司一位女員工查出了重大疾病,住院期間公司依然正常給她發放工資,並且前往省腫瘤醫院進行慰問。在公司帶來的溫暖和關愛中,這位員工特別感動,當場表態,痊癒後,將繼續來公司上班。沒想到,她痊癒後,真的第一時間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這種敬業精神也令我們著實驚訝。”力高黨支部書記石坤靈說道。

新平縣力高:外來公司的本地“經”

丨力高公司的產品

就這樣,力高投產至今5年來,員工之間互相尊重、團結融洽,親如兄弟姊妹,各民族員工之間從未發生過一起因民族關係產生的矛盾和糾紛。

在企業內部精神文明建設中,除認真宣傳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外,力高還重視發揮黨、工、婦的特殊作用,先後成立了黨支部和工會,以黨建帶群建,多種形式開展民族團結、民族習俗、民族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教育,使員工受益。

“因為腿腳不好,前些年我都在村子裡種植烤煙,全家一年的收入不到一萬元。現在我們一家四口都在力高打工,一個月的總收入就能達到甚至超過一萬元。2017年,我們在縣城中心買了102平米的大房子,這是原來做夢都不敢想的事,現在的生活跟原來相比真可以說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提到生活上的變化,52歲的支部委員、彝族員工龔兆政略顯激動,眼圈發紅。

龔兆政是力高的殘疾人就業幫扶對象,同時,他也算得上是就業帶頭人。2015年來到力高,他因為工作勤奮拿到不錯的工資,於是帶動了妻子、兒女都來到力高工作。安定下後,又將農村裡務農的弟弟及弟媳帶了出來。

新平縣力高:外來公司的本地“經”

丨彝族員工龔兆政講述自身生活的轉變

“弟弟一家原來跟我們一樣務農,孩子有出息,一直讀書還考上了大學。因為供孩子讀書,每年都要跟親戚們借錢,自從來到力高以後,他們再也沒有跟別人借過錢了,這是我最大的欣慰。”說著,龔兆政拿出錢包裡的粉紅色飯票給我們看,“我們每頓飯6元的餐標,自己只出2.5元,其他的是公司幫忙出,住宿還是免費的,公司什麼都為我們著想,我們員工也更加懷著感恩的心為公司工作!”在力高,像龔兆政一樣得到安置的殘疾人有38位,龔兆政的隻言片語裡無不流露出對力高深深的感激。

“我認為農村的扶貧不能一味‘輸血’,主要還是要靠產業扶貧,動員村民就業,一人就業,全家脫貧,這才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鄭貴元說道。

力高像是一個其樂融融、相親相愛的民族大家庭,一個民族團結的堡壘,一個正能量的團隊,員工普遍有較強的民族團結意識。相信即使離開了力高,員工們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依然會在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發出巨大的正能量。

新平縣力高:外來公司的本地“經”

力高,外來公司念起了本地的“民族經”,效果出人意料的好。雖是為謀利而生的經濟主體,但在實際運營中,仍應關注地域、民族、文化等要素。將運營放在一個更宏大的社會視野之下,才能讓雙方受益,獲得更好的發展。

新平縣力高:外來公司的本地“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