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全部完成

中國網財經4月22日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下午3時就《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進展、貢獻和展望》舉行發佈會。“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組組長肖渭明介紹了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全部完成

“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組組長肖渭明 中國網 宗超 攝

以下為文字實錄

記者:再過幾天,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就要召開了,在2017年第一屆高峰論壇召開時,中國與與會各方達成了很多合作共識和舉措,形成了270多項成果。請問,兩年過去了,這些成果的落實情況怎樣?謝謝。

肖渭明:謝謝你的提問,也謝謝你對第一屆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的高度關注。第一屆高峰論壇279項的成果確實令人矚目,在這裡我很高興地向大家宣佈,經過各方的共同努力,第一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五大類76大項279項具體成果已經全部按計劃進度完成,其中有的成果還轉入了常態化工作,將持續予以推進。可以說,我們向第一屆高峰論壇與會各方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也為第二屆高峰論壇的成功召開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總結這279項成果,具有這樣幾個特點:

第一,深化合作共識,政策溝通取得新成效。中國與十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在首屆高峰論壇期間簽署的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已經得到落實,有力推動了雙方的合作對接,促進了政治互信,深化了利益融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諮詢委員會和聯絡辦公室已正式成立。國家發展改革委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掛牌運行,“一帶一路”官網對外宣介能力有效提升。

第二,聚焦重點項目,促進設施互聯互通。近兩年來,推動實施了一批交通、能源、水資源等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雅萬高鐵、科倫坡港口城、匈塞鐵路、越南河內輕軌2號線等多個項目獲得了融資支持。中國與俄羅斯、白俄羅斯、德國、哈薩克斯坦、蒙古國、波蘭簽署的關於深化中歐班列合作協議有序落實,中歐班列鐵路國際合作機制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三,擴大產業投資,推進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中國已與41個國家簽署了產能合作文件,推動設立中拉、中非等一系列投融資平臺,成功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標準、計量、海關、檢驗檢疫等軟聯通合作不斷深化,霍爾果斯口岸等六個口岸啟動實施國際公路運輸公約。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與塞爾維亞、智利、埃及等國開展農業等領域的務實合作。

第四,加強資金支持,資金融通更加多元化。與相關國家核准了“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共同推動建設長期穩定、可持續、風險可控的融資體系。亞洲金融合作協會會員已達100多家,3800億元等值人民幣專項貸款有力支持了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基礎設施合作、產能合作和金融合作,絲路基金完成了新增資金1000億元人民幣。

第五,密切人文交流,民心相通更趨緊密。與沿線國家文化、媒體、綠色環保等領域持續深化,接待了八百多名沿線國家科研人員來華進行短期科研,打造了一批人文合作平臺,如絲路沿線民間組織合作網絡、音樂教育聯盟、絲路國際智庫網絡等等。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