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揹著吉他的叛逆少女,在自我救贖中尋求生命的張力

她是揹著吉他的叛逆少女,在自我救贖中尋求生命的張力

『她在歌聲中盡展自己的心緒,將自己的不甘或希望通通放進歌裡,在絕望中掙扎出生命的力量。』

•••

王丹,全國有十四萬同名的人。

他們可能在某個教室裡做三角函數習題,為一個錯誤而焦躁不安;他們可能會在某座大樓裡喝茶看報,然後對敲門的人說:“稍等一下”;也可能會在某個編輯部裡抓耳撓腮,寫下相似的故事。

這篇文章裡的王丹是一位歌者,她睡過廢棄的酒吧,捱過客人的耳光,在逃學中長大的叛逆少女,用了十年去尋求自己有血有肉的音樂。

當她的歌聲從你心中劃過的那一瞬間才會明白,他是最獨一無二的那一個。

她是揹著吉他的叛逆少女,在自我救贖中尋求生命的張力

「1」

大姐大

後六酒吧的夜裡,燈紅酒綠中散發出曖昧的氣息,臺上歌手的聲音,讓人與現實世界有短暫的抽離之感。食物與酒水的味道夾雜在舞臺燈光中,彷彿是一片幻象,看不真切。

王丹剛唱完第四首歌,便急忙整理好東西離開了酒吧,揹著吉他牽著一隻狗,站在的十字路口,夜幕下東百中心已沒多少行人。滴滴師傅一到,她便急忙趕往下一個演出地點。

每天晚上,王丹都這樣輾轉於三個地方,在繁忙生活中,釋放自己的音樂夢想。

王丹,酒吧歌手,27歲,帶著一隻名為“大哥”的狗。

她是揹著吉他的叛逆少女,在自我救贖中尋求生命的張力

小時候,她曾住在雲煙縹緲的女皇傳奇宮。在彌勒叔叔、如來大大的注視下玩耍成長。她曾住在昆明動物園的裡面,上學路上和長頸鹿比身高,和老虎比誰的嗓門大,看著蜜蜂採蜜,蜜囊一點點變大。她會對著泉水許下樸實的願望:“媽媽帶我逛街,媽媽帶我買糖”。小孩子的生活純真而浪漫。

可是後來,一切都變了。

因為搬家的原因,本該四年級的王丹,被插班到二年級,多次搬家與轉學,不斷摧毀她僅存的安全感,女孩子的內心都很脆弱。

她是揹著吉他的叛逆少女,在自我救贖中尋求生命的張力

看著同班同學都比自己小,成績還比自己好,自卑的種子,從那時便已深植於王丹心中,甚至到了現在,她在酒吧唱自己的歌曲時,從來不會說作者是自己。她分明創作了近30首原創歌曲,但只有兩首上傳到了網易雲。

在陌生環境中讀書的日子裡,她的成績越來越差,掩蓋自卑的暴躁卻愈演愈烈,叛逆成了家常便飯。老師也對王丹說:“你讀書讀不出來的。”

於是從那時起,王丹就不斷逃學,還帶著同學打架,成為了班上的大姐大。眼看王丹難以繼續讀書,父母又將她送去了中專學校學習幼師,父親甚至耽誤了一份合同,回家勸王丹入學。

她是揹著吉他的叛逆少女,在自我救贖中尋求生命的張力

回憶起那段時光,王丹嘆了口氣:“我答應了我爸,我出爾反爾了。”她又重複了一次“我出爾反爾了。”

後來她從中專學校逃學前往福州,卻意外被媽媽看見,媽媽只說了一句話:“別讓我再看到你。”其中失望,不問自知。

王丹只是徑直走向火車站,沒有直視媽媽,母女擦肩而過時她終於哭了出來。從此整整十年,王丹都沒有回家過年。

17歲時,王丹再一次逃學,那也是最後一次。

「2」

堅持一下

再堅持一下

17歲的王丹懷揣做歌手的夢想從南平來到福州,可是卻沒有任何一個酒吧聘用她——那時她連節拍都抓不住。

沒有成為歌手,她卻依然留在了酒吧,只是成了服務生。

她是揹著吉他的叛逆少女,在自我救贖中尋求生命的張力

留在酒吧的原因很簡單:憑什麼別人都可以做酒吧歌手,而自己不行,她想看看酒吧歌手到底是怎麼唱歌的。

帶著這種賭氣式的堅持,她在酒吧一呆便是四年,期間換過無數酒吧,只是為了看看不同的酒吧歌手。

就在王丹剛來福州那一年,寒風呼嘯的冬夜裡,她無處落腳,甚至帶著一床60元的棉被走到一個因死過人而廢棄的酒吧內,將凳子拼在一起,便是一夜。

她是揹著吉他的叛逆少女,在自我救贖中尋求生命的張力

在那最年少輕狂的年紀裡,王丹還被喝醉的客人賞過耳光,曾經的叛逆與頑劣,都被現實的一記耳光打得支離破碎。

面對媽媽的詢問,王丹不斷隱瞞自己的真實情況,甚至後來媽媽來看望王丹時,她便突然“消失”,打電話也不接,因為她不敢。在後來的回憶中,這四年的一切都無比清晰,既是成長,也是代價。

到了如今,王丹如願成為了歌手,那些早年的經歷都成了她創作的動力,在她的歌曲中,總能聽到在痛苦中掙扎而出的力量——那都是生命的張力。現在面對父母時,也早已沒有了曾經的叛逆,只剩下了感恩:“他們給了我不一樣的生活。”

她是揹著吉他的叛逆少女,在自我救贖中尋求生命的張力

在一次演出中,王丹遇見楊忠卿,也就是後來唯一的師父。

那時楊忠卿與另一位女歌手搭檔,女歌手卻有事無法上場,作為替補的王丹拎著一把吉他就上臺了,雖然那時的王丹唱歌已經很不錯了,但是她卻連吉他一弦到六絃各自是什麼音都分不清。

王丹站在臺上,楊忠卿很尷尬,自己也很尷尬。

尷尬的楊忠卿說了聲:“你的吉他,音好像不準。”便讓王丹在旁邊調絃了。

可是楊忠卿唱完第二首歌時,王丹依然沒有完成調絃,楊忠卿的尷尬,變成了驚訝。王丹也才坦白:“我不會彈吉他。”

她是揹著吉他的叛逆少女,在自我救贖中尋求生命的張力

在那之後,楊忠卿便成了王丹的師父,她也開始了自己的音樂旅程。

多年以後,王丹依舊忘不了那場演出,與楊忠卿老師的相遇成為她一生的轉折,無論是音樂,還是性格。

唱歌、寫歌、練習吉他,轉眼間,王丹即將出自己的專輯了,面對如今的她,很少有人會想到她曾經的火爆脾氣,甚至因此與酒吧老闆吵架。

她是揹著吉他的叛逆少女,在自我救贖中尋求生命的張力

當時她在出租屋樓下的一家酒吧裡唱歌,酒吧老闆問了句:“你能不能唱點聽得懂的。”

王丹指著老闆便說:“不好意思,我不會!”,那時的王丹執著於自己喜歡的歌曲,很少去考慮他人的興趣,衝突就此爆發。

事情以老闆的一聲道歉結束,可是王丹卻不接受,撂下一句“我不幹了!”便離開了那裡,她對自己音樂的堅持,大抵如此。

跟著師父的這些年,王丹也漸漸沉澱了下來。練吉他到瓶頸期時,師父勸她說:“你嘗試下寫歌吧”。

“我當時哪裡敢寫歌啊,唱別人的歌都唱不好!”現在想來,王丹依然覺得訝異。王丹的初次嘗試被師父鼓勵後,便一發不可收拾,至今已有接近30首原創歌曲。

她是揹著吉他的叛逆少女,在自我救贖中尋求生命的張力

王丹第一次發現,將那些在情緒中掙扎的精力用來寫歌,是一件如此爽快的事情。

她不斷將那些發脾氣的力量,用來熔鍊生命中的感受,將經歷過的痛苦、情緒,化作生命的張力,再全都融匯在歌曲中,這樣的歌是有生命力的,正如她歌裡所唱的:“希望等於絕望,絕望又等於重生。”

當音樂承載了那些或正面、或負面的情緒,經歷在黑暗中的跋涉,破土而出的一剎那,便能滿溢生命的力量。

「3」

夢想

是會被一點一點喂大的

隨著演唱越來越多,她才發現自己所要的歌手生活,遠不是現在這個樣子。

在王丹的心中永遠記得一個場景:曾經在一座古城旅遊時,她意外進入了一家酒吧,那裡的人很安靜,沒有骰子與喧譁,只有歌手與聽眾。那時的王丹就在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在這裡唱一次歌。

作為歌手,所需要的不過是認真的聽眾,僅此而已。

她是揹著吉他的叛逆少女,在自我救贖中尋求生命的張力

大多數情況下,酒吧里人們都只是沉浸在酒精與喧鬧中,鮮有人關注臺上演唱的歌手們。

“稀稀拉拉的掌聲。”唱完一首歌的王丹嘆了一口氣,隨即低頭看著自己的吉他,有些失落,然後開始準備下一首歌。

有時王丹會坐在臺下傾聽其他歌手的聲音,偶爾有歌手一曲唱罷,臺下卻沒有任何反應。在吵鬧聲中,只有王丹默默地鼓掌,然後盯著桌子一言不發,掌聲突兀而渺小。失去了聽眾,歌手便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她是揹著吉他的叛逆少女,在自我救贖中尋求生命的張力

她說這種在骰子聲裡唱歌的生活,就像復讀機一樣,她很討厭這種感覺。

終於,她受不了臺下“六個六!開!”這樣的演出環境,一天下班回家後,她痛哭了一場,在福州與老師朋友們辦完一場告別演唱會,第二天就飛去雲南了。

她想去尋找認真的聽眾,去追尋自己喜歡的音樂。

我問王丹在大理的那段時間過得是否開心,她告訴我,在兩年的大理生活中很感謝遇到的每一位朋友與聽眾,那都是生命的一部分,但是在大理的最後半年,卻是她最灰暗的日子。

在那個地方,王丹的夢想再一次變大。接觸到更多的音樂,得到的越多,想要的也會更多,大理已無法滿足她了。

她是揹著吉他的叛逆少女,在自我救贖中尋求生命的張力

藍天白雲,蒼山洱海,她說大理那個安逸的地方,只能每天唱唱歌、逗逗貓,從來都只適合養老,找不到承載生命的力量。於是她又回到了曾經奮鬥的地方,又回到了福州,又回到琴行拿起吉他從頭練起,開始創作自己喜歡的音樂。

如今她已開始著手製作自己的專輯了,“當時所有人都不相信我能搞出個名堂,十年了,我必須要給自己一個交代。”但這些僅僅是一個逗號,王丹的夢想還再繼續膨脹。

「4」

要有血有肉

現在聽王丹的歌,彷彿有一種強烈的反叛意識。

她在《自我救贖》中如此唱道:“索性就,丟掉這條條框框;索性就,撕掉這虛偽的臉;索性就,拋掉這裡的一切;索性就,剪斷所有的牽掛。”

她在歌中盡展出自己的心緒,將自己的不甘或希望通通放進歌裡,在絕望中掙扎出生命的力量。

她曾說過,人要活得有人樣,音樂,要有血有肉。

她是揹著吉他的叛逆少女,在自我救贖中尋求生命的張力

“以後會有什麼打算呢?”我問王丹。

“繼續唱歌,繼續寫歌唄,腳踏實地做每一件事,好事自然就來了。”

早在去大理之前的專場演唱會上王丹就說過,那不會是最後一場。如今她回來了,她希望再次辦專場的時候能給聽眾帶來驚喜。

從來福州追求音樂夢想算起,如今已是第十個年頭。十年裡她叛逆過,痛苦過,經歷過人情冷暖,成長了,也踏實了。

全中國有14萬人叫做王丹,他們在不同的地方做著不同的事,書寫下各自的故事。可是這位歌者王丹用自己的音樂與生命告訴大家,她就是獨一無二的。

-END-

她是揹著吉他的叛逆少女,在自我救贖中尋求生命的張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