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禕:鼓勵員工成為360某個業務主導者,不是盲目找一個通用的二號位

周鸿祎:鼓励员工成为360某个业务主导者,不是盲目找一个通用的二号位

鈦媒體注:近日,360公司舉辦了媒體見面會。360董事長兼CEO周鴻禕談及高管離職時稱,這不是偶然,是正常的新陳代謝。

2018年2月28日360借殼江南嘉捷迴歸A股,2018年4月開始360便進入高管離職潮。COO陳杰是第一個離職的,之後姚珏和廖清紅也緊隨其後離職,在不久的時間中,楊超和張帆也離開了360。12月12日,副總經理曲冰女士辭去了360的相關職務。對於高管頻繁離職一事,外界議論紛紛。

在本次見面會上,周鴻禕正面回應了這個問題,“離職不是偶然”,周鴻禕認為,互聯網公司高管離職,只要能新陳代謝就不是壞事兒。

除高管離職之外,360股價也一度讓人大跌眼鏡。360上市成功之後,市值曾一度高達4500億,周鴻禕資產達968億。但在上市兩個月之後,360市值就不斷的呈現下行的趨勢,市值最高蒸發超過三分之二。

周鴻禕對此回應稱,不關心360的股價,關心肯定會得心臟病的。“很簡單,我們對A股不太懂,回來的時候不知道被誰做莊,把我們炒得很高,然後又跌得很低,這種肯定不正常。最低點代表我的價值我不相信,最高點難道代表我們真實的市值,我也不相信,所以,在中國股市要有一顆堅強的心,學會忽略這些東西。”

此外,周鴻禕還談到雷軍、賈躍亭等。他表示,確實對雷軍小米模式做了很多研究和學習,雷軍講過,要尊重人性,順勢而為。“我借鑑了他,但不能完全照抄,畢竟他是做硬件,我是做軟件和服務”。

同時,周鴻禕說道:“你們可以說我像任何人,但絕對不像賈躍亭。”他認為樂視做的事情,不叫生態,叫產業鏈通吃,什麼都想自己做。

前不久,周鴻禕37億出讓了齊向東掌管的奇安信股權,佔比22.5856%,外界一度認為這是周鴻禕和齊向東“分家”,周鴻禕表示,這並不是“分家”,而是為了推一把齊向東,奇安信公司順利上市。但這也讓360公司“二號位”的問題再度放在了大家面前。

“作為我滿意的二號位的標準,我對自己狠,對二號位的要求也很高,所以一直在尋找,但不容易。”周鴻禕表示,“一直沒有找到很合適的二號位能幫助我把戰略很好地分解。在公司裡,我們一直在鼓勵員工,投資部在外面發掘創業者,能不能成為360某個業務的主導者,所以我們每個業務要找到一號位,而不是盲目地找到一個通用的二號位。”

他還坦言,跟任正非和馬雲這樣的企業家還差得很遠,即使是任正非,手機業務上還有餘承東這樣厲害的人。

(鈦媒體編輯武楓葉整理)

以下為周鴻禕接受媒體群訪部分內容(有刪減),略經鈦媒體編輯:

談5G:在為物聯網時代準備

問:您怎麼看待5G的概念以及它後面的產業鏈?

周鴻禕:我認為,5G是在為物聯網時代準備,一個是智能硬件,一個是產業互聯網,這裡邊有非常多的智能設備,而不是手機,它都能夠聯網,而且都能夠利用5G網絡把大量事實、鮮活的數據及時地上傳或者下載,這才是5G真正的作用。

360有兩個戰略是和5G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第一是在傳統網絡安全之外,我們提出一個“大安全”的戰略,我們定位為城市安全大腦,利用物聯網技術,今天把一個城市社會運轉、政府的管理,以及整個老百姓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東西利用傳感器的技術可以把大量鮮活、實時的數據傳到雲端。

因為有了物聯網和5G,我叫做新時代的數字化,everything任何事情都可以數字化,以前政府或工業企業沒有什麼需求用雲,因為沒有足夠的大數據量,現在的數據量起來之後,有云的需求,有了大數據的聚集,有了大數據的聚集AI才有用武之地,我叫新時代的信息化。

大家對5G有點誤解,以為5G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實際不是這樣的,5G的速度再快依然有時延,5G的網絡再牛有時候會中斷,所以,對於比較敏感的,像車聯網,自動駕駛絕對不能依賴5G的。在工業互聯網、產業互聯網領域,個人用5G,如果時延來一下,無非你刷一下頁面,卡一下,看視頻停頓一下,這對個人都沒有影響。但在工業互聯網、產業互聯網,將來的安全城市,智能駕駛這些領域,這種卡頓可能是致命的。所以,在這些領域光靠5G高速傳遞數據是不夠的,所以從原來的雲管端增加了一個邊緣計算的設備。

邊緣計算的設備恰恰是用來解決,當網絡信號不好的時候,他們在本地能夠通過大數據的聚集和計算,有相當於AI處理能力,使得本地的AI處理能力也很強。今天我們在車上做了車載安全盒子和馬上在家庭裡推的都屬於邊緣計算的設備。所以,5G絕對是個巨大的機會,也有它優勢的地方,也有它力不能及的地方。

談奇安信:如果360不退出,奇安信肯定上不了市

問:你說你和齊向東交情深厚,所以在奇安信上市前幫他們掃除障礙。但360是一家公眾公司,股東可能會想,我又不認識齊向東,為什麼要幫他?這次交易,在幫奇安信鬆綁之餘,是不是也給360鬆了綁?

周鴻禕:我們如果不退出,齊向東上不了市,這對我們有什麼意義呢?他們給我的價格也很合理,稅後拿回來30億,這個投資回報,我還是比較滿意的。如果我退不了,他比較尷尬的一點,上不了市,他已經有融到很多資金,現在融到很多的資金,能上市他就能發展,就能活著,這對他來說非常重要。

還有一種衝突,如果不解決股權問題,競爭一定不能避免,第一同業競爭他就上不了市,第二對我也很難受,有兩家叫360的公司都在競標一個大數據項目,讓很多領導都變得很疑惑,老問我怎麼會有兩個360呢?這對360也不是什麼好事情,會讓我們政企覺得很困惑。

這次我們把投資賣掉,拿回足夠的投資回報,我們把品牌收回,所有東西都收回之後,就變成了,對我們最大的一個機會是,傳統網絡安全政企領域我們沒有束縛手腳,可以按照我的想法去做。我剛才的想法,雖然不直接競爭,但對網絡安全產業是完全不同的顛覆性的打法,過去這種打法很尷尬,我自己不能做,就請老齊做,老齊又不太願意做,因為不太賺錢,我特別喜歡幹一些不賺錢但有效果的事情。我可以做了吧?

網絡安全之外,城市物理安全,新一代的智慧城市、安全城市,360可以放開手腳去做。你說的很對,這件事兒,要說起來我們幫了他們一個關鍵性的大忙,肯定也衡量了對我們的價值,所以,對我們來說這是個雙贏的結果。

談與齊向東“分家”

問:最近有關“兄弟”的話熱議很多,你跟齊向東也被傳“分家”,你是怎麼看“兄弟”的?

周鴻禕:我不同意“分家”的言論,“兄弟論”或“分家”聽起來有點江湖義氣,今天的公司在商言商都是一種契約合作,有人來投資做股東,合作一段時間,大家想法不一樣,有不同的方向,賣掉股份走人很正常。

就怕平時互為兄弟,到真要算賬的時候,卻算不過來。所以我們在公司內部不更多強調兄弟,大家都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任何一個公司,某一天都能有人離開。

當年老齊跟我創辦這家公司,我更多扮演一號位角色,他是二號位,我們合作很好,老齊從360也獲得了豐厚回報。當年退市時,老齊說自己想獨立做一塊,所以我們支持投資他,給他技術產品和品牌,這不叫分家。

這次老齊上市來找我,需要我們簽字和配合。我們也和老齊談了資本的各種可能性,也有說法,要不老齊,你把公司賣給我們算了,老齊說也不缺錢,我就是要把這個公司帶上市。

你們去問下證監會真正資深的人就知道,中國監管機構對上市公司的獨立性以及上市公司業務競爭有嚴格要求。當時投資時沒設計好資本結構,沒用基金方式投,直接用上市公司投的。奇安信再重新設計股權結構,可能又需要延遲2年時間,影響上市進度。

奇安信也不屬於老齊一個人,他也有很多投資人,也得對股東負責。我跟老齊這個事都是按照白紙黑字,按照正常的商業邏輯和流程進行的,這是一個公平的交易,沒有誰佔誰的便宜,所以也談不上分家。

談二號位:要求很高,一直在尋找

問:您剛才提到一號位和二號位,老齊在的時候,大家都知道360的二號位是老齊,現在他自立門戶的,你有沒有考慮二號位乃至接班人的問題?

周鴻禕:我也想過,一號位和二號位其實非常重要,美國有本書《Power of two》,二是最有力量的,所以很多創業者都是兩個人配合,有一次我和曾鳴討論,曾鳴有一個觀點很好,他說有兩類人,一類人是從0到1,一類人是從1到N。媒體有時候會過多地誇大從0到1人的作用,從0到1的人非常有想象力,天馬行空,總是能無中生有抓住方向,有方向感的。

世界上還有一種人是從1到N,這裡分得很細,從1到5也有,從1到1我也有,也有從1到1萬,就不再細分了,這種人你讓他自己創業,自己無中生有想法那比登天還難,但你給他定好了方向,一個創業的平臺,把方向定完了,他有條不紊地很細緻地運營和做出來這類人也是成功者。

我和老齊當年配合認為是比較典型的從0到1的人,老齊是從1到N的人,老齊創業的時候,我們給他方向、策略和資源,所以當他有了很好的方向和資源,今天你把從1到N的人,今天很多互聯網公司二號位出來,給他1億美金,完成從零起會發現比較困難。老齊自立門戶以外,我確實一直在找二號位,後來發現我找二號位不容易,兩個原因。

第一,確確實實我這個人比較苛刻,要求比較挑剔,作為我滿意的二號位的標準,我對自己狠,對二號位的要求也很高,所以一直在尋找,但不容易。

第二,後來我發現公司的業務集團化之後,360相當於有幾家公司,相當於一家做搜索的公司,相當於一家做智能硬件的公司,相當於有一家做網遊的公司,相當於有一家做安全的公司,都不算其他的小業務了。後來我發現我需要多個二號位,因為二號位對業務要非常瞭解,他既需要承接一號位的戰略,需要了解一號位的各種想法,我把這種天馬行空很多跳躍性很強的思維不是簡單執行,而是要樹立,找出輕重緩急,要很好地分解。

我知道有些文章批評我,說周鴻禕這兩年確實錯過了很多機會。我也承認,很重要的問題,不是我沒眼光,我依然看到了很多機會,但因為一直沒有找到很合適的二號位能幫助我把戰略很好地分解。

在公司裡,我們一直奉行這樣一種文化,還是在鼓勵我們的員工,投資部在外面發掘創業者,能不能成為360某個業務的主導者,所以我們每個業務要找到一號位,而不是盲目地找到一個通用的二號位。

我跟任正非和馬雲這樣的企業家還差得很遠,即使是任正非,手機業務上還有餘承東這樣厲害的人。華為我們學不來,小米和阿里也都有自己的路線和成功方式,我也在探索自己的方式。

打完3Q(大戰)之後,我就知道跟人家(馬化騰)的差距是很大的,僥倖生存下來,我認為我不可能也沒有能力管理一個龐大的帝國一樣的公司。

談高管離職:自然新陳代謝

問:僅僅幾年360很多高管離職,你認為他們的離職是偶然嗎?

周鴻禕:高管的離職,只要是新陳代謝,我認為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三個理由:

第一,現在互聯網再往前走,00後已經粉墨登場,如果我們的高管還用原來70後,大量70後都是40、50歲的中年人,一直保持不變,不騰出位置給年輕人,反而大家評論說,周鴻禕的高層老不換都人都老舊了。360分股票還是做得比較大方的,這幾年我們上市,我不客氣地講,很多高管還是掙到了錢,他們實現了財富自由,相信你去問,每個人都說不出來什麼。

我認為不分錢不對,分錢分太多也不對。喬布斯說stay hungry,確實有很多人不Hungry了,這就帶來一些問題,最近有些公司裁員高層我特別能理解,這個高層原來立沒立下汗馬功勞,立下汗馬功勞,但是不是因為他立下汗馬功勞就要永遠在這兒當高層。還有很多人不hungry了,和過去創業心態多多少少都有微妙的變化,肯定和原來大家打著雞血往前拼的方法不一樣了。

第二, 360的高管也很辛苦,當年很多高管不只是996,滴滴給的報告裡,我們也是打車最晚的,前兩天還有外賣報告說360點外賣最多的。所以,很多高管給360奉獻了青春,很多女高管離開之前都沒有生孩子,但996適合年輕人,到40多歲之後,上有老下有小,家裡都很難,這和錢沒關係,有些人移民了,有些人回家裡生孩子,也要新陳代謝,我最近高管不是流失,是做了替換,新高管我還沒有宣佈。我現在新的高管年紀要普遍年輕一層。

第三,上市前後公司的運營方法也是不一樣的,保持高管經常、適度的調整還是對的,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有的高管在我這裡掙幾千萬,幾億規模的,大家覺得我為你付出的,也都做了一些事情,但到一定時候覺得有了新的目標。所以,我們的高管基本沒有到別的企業去,大部分退休了。

談360股價:關心肯定會得心臟病

問:360迴歸也有一年時間,如何看待現在的股價表現?未來會不會有一些措施來提振股價?

周鴻禕:說良心話,我不關心360的股價,關心肯定會得心臟病的,很簡單,我們對A股不太懂,回來的時候不知道被誰做莊,把我們炒得很高,然後又跌得很低,這種肯定不正常。最低點代表我的價值我不相信,最高點難道代表我們真實的市值,我也不相信,所以,在中國股市要有一顆堅強的心,學會忽略這些東西。

我們回來的時候,股票都是被鎖定的,真正流通盤很小,大概幾千萬、一億的資金就能把股票炒得很高,基本所有中概股迴歸的完美、巨人、分眾,做快遞的順豐都經歷過這個過程,越是這樣企業家越要有定力,要堅持這種價值,股價只是一種反映,你公司做得很好,大勢不好股票跌,你公司就不好了嗎?有一大堆股市普漲,你也跟著佔便宜,就覺得公司了不起,沾沾自喜?所以,在變化非常多的市場裡,我們還是應該看看企業做了哪些用戶,做了對社會、客戶有價值的事情,它的營收、產品、用戶比較重要。現在股價回到比較正常的水平,我認為未來360把大安全戰略實施開,360會更有價值。

談雷軍:對小米模式做了很多研究和學習

問:我看到前幾天你們發的內部信,做企業安全會投資很多公司,你們某種程度上有沒有參考小米的生態模式,有找雷軍聊過嗎?如果投的話會投哪些細分領域?你們和小米現在操作方式上有哪些異同?

周鴻禕:我確實對雷軍小米模式做了很多研究和學習,雷軍講過,要尊重人性,順勢而為,所以雷軍、小米內部做了硬件之外,所有的硬件都是他投資的公司,每個公司都有一號位。

雷軍現在這個模式很好,做好小米的品牌、銷售流量、用戶的管理,小米+零售渠道,IoT雲端賦能。所以,我在做網絡安全一直在想,原來大家會比較執迷於,我要做點什麼牛逼的技術,防火牆超過誰。我後來看到網絡安全,發現網絡安全、大數據最重要的抓手,比如護網、漏洞都是小公司一般做不了的,這些東西非我要做。

我借鑑了他,但不能完全照抄,畢竟他是做硬件,我是做軟件和服務。

談賈躍亭:你們可以說我像任何人,但絕對不像賈躍亭

問:提到360做生態,有人說你像賈躍亭。對此,你怎麼看?

周鴻禕:你們可以說我像任何人,但絕對不像賈躍亭。什麼是真正的生態?首先自己的核心產品做得好,其次還能帶動周邊也做得很好。樂視做的事情,不叫生態,叫產業鏈通吃,什麼都想自己做,這是完全不同的。

一家公司不要產業鏈通吃,核心技術和產品自研就行,產業鏈其他環節可以通過投資方式進行佈局。小米的生態鏈模式可能更適合360。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