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效應對孩子有巨大牽引作用,它可使孩子成才,亦可使孩子犯罪

心理學家發現,在教育實踐中,皮格馬利翁效應對孩子的成長有巨大的影響。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有名的實驗:

他們在一所小學裡對一至六年級的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一次所謂的“發展測驗”,等測驗結束後,他們給每個班級的教師發了一份學生名單,並告知教師說,根據本次發展測驗的結果,這名單上列出的全班學生的20%是班上最有優異發展可能的學生。

這個效應對孩子有巨大牽引作用,它可使孩子成才,亦可使孩子犯罪

教師們看了看名單,發現有些學生的成績是很優異的,而有些學生則不然,甚至成績很差。兩個心理學家便解釋道,“請你們注意,我們講的是他們的發展,而非現在的情況。”

這個效應對孩子有巨大牽引作用,它可使孩子成才,亦可使孩子犯罪

心理學家們反覆叮囑教師們不要將這個名單外傳。發展測驗結束 8個月以後,心理學家們又來到了這所學校,對18個班的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了追蹤檢測,結果發現他們先前提供給教師的名單上的那20%的學生們的學業成績都有了顯著進步,而且這些學生的情感健康,好奇心強,敢於在課堂上發言,學習努力,與教師和同學的關係也特別融洽。

這個效應對孩子有巨大牽引作用,它可使孩子成才,亦可使孩子犯罪

教師們連連點頭說,兩位心理學家的測驗可真準,有很多學生是他們原先根本想不到的,竟會有這麼大的發展潛力。這時心理學家告訴老師:

各個班級的這20%的所謂更有發展可能的學生,是心理學家們隨機抽取出來的。這個實驗只是想證明教師對學生的期望所起的作用,教師或家長對孩子的熱切期望地孩子會產生多麼大的影響。而且,這個實驗告訴我們,皮格馬利翁心理效應對孩子有巨大牽引作用,可使孩子成才亦可使孩子犯罪。

這個效應對孩子有巨大牽引作用,它可使孩子成才,亦可使孩子犯罪

那麼,為什麼這種期待心理可以產生如此之大的作用呢?

因為信任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代表一種對人格的積極肯定與評價。每個人都有被別人所信任的需要,而當這種需要的到滿足的時候,人們就會感到鼓舞和振奮,當然可以使人有最好的表現。

這個效應對孩子有巨大牽引作用,它可使孩子成才,亦可使孩子犯罪

人們通常這樣來形象地說明皮格馬利翁效應,“說你行,你就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一個人發展更好,就應該給他傳遞積極的期望。期望對於人的行為的巨大影響。積極的期望促使人們向好的方向發展,消極的期望則使人向壞的方向發展。

這個效應對孩子有巨大牽引作用,它可使孩子成才,亦可使孩子犯罪

對少年犯罪兒童的研究表明,許多孩子成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在於不良期望的影響。他們因為在小時候偶爾犯過的錯誤而被貼上了“不良少年”的標籤,這種消極的期望引導著孩子們,使他們也越來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終走向犯罪的深淵。由此可見,教師和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中,積極的心理期待對孩子的自我肯定和未來的成長是多麼的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