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他嗎? 亡妻墳前一跪感動億萬國人, 如今怎樣了

中華民族歷經外辱和戰亂,是中國軍人的流血犧牲換來了如今的和平,然而和平年代的他們,也同樣會面對流血犧牲,比如火災第一線的消防戰士、戍邊的國防衛士等等,他們在和平年代奉獻著自己的青春、愛情甚至生命,張良善便是其中一位,大家還記得那張強忍悲痛的軍人照片嗎?他在亡妻墳前的一跪曾感動億萬中國人。

還記得他嗎? 亡妻墳前一跪感動億萬國人, 如今怎樣了


西藏有一條偉大的公路叫新藏線,它是無數官兵、工人用汗血鑄就的一條公路線,是幾條進藏線路中最危險的一條,常有暴風雪、泥石流發生,曾有“死亡公路”之稱,張良善便是這條線路上的一名運輸兵。在這條危險的公路上,張良善曾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但他一直勤勤懇懇、無怨無悔地執行著每一次運輸物資的任務,多次立功,曾被接收物資的邊防官兵們稱為“新藏線上的紅細胞”,什麼意思呢?這條藏區的“血管”上,張良善是造血的“紅細胞”!為了運輸任務,他奉獻著自己的青春、血汗以及陪伴家人的時間。

還記得他嗎? 亡妻墳前一跪感動億萬國人, 如今怎樣了


張良善永遠不會忘記1992年,這一年對他來說,可謂悲喜兩重天,在朋友的介紹下,他與美麗的何桂麗喜結良緣,新婚不久,他便因為運輸任務返回了部隊。此後,兩人聚少離多,但這沒有妨礙兩人的感情,因為何桂麗理解軍人的“苦衷”,她作為軍嫂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不久,何桂麗懷了身孕。然而10月的某一天,即將分娩的何桂麗因感冒住進了醫院,不巧的是,當天張良善有運輸任務,戰友們紛紛勸他向連裡請假,但張良善深知這次任務的重要性,如果不在大雪來臨之間將物資運送上去,邊防戰士們整個冬天的日子就有可能忍飢挨餓,而且這條線路比較危險,換做別人去,他不放心。

於是,在強烈的責任心驅使下,張良善告別妻子,踏上了征程。運輸車出發後不久,張良善的妻子即將分娩,但是難產,情況有些危險。張良善到達目的地後得知了這一消息,便連夜往回趕,路過兵站時,醫院的電話打了過來,告訴他何桂麗的情況十分危險,徵求他如果出現意外,是保大人還是孩子。張良善哽咽著說:“都要保,實在沒辦法的話,保大人!”,不幸的是,當他趕到醫院時,孩子已經夭折,妻子也因為大出血生命垂危。彌留之際的妻子最後叮囑他“以後,跑上山的路,要慢一點”,說完不久便撒手人寰。

張良善悲痛欲絕地埋葬了妻子,並親手為妻子立了一個墓碑,下葬那天,他穿上軍裝,軍裝上掛滿了他的軍功章,在人前強忍悲痛,併為他死去的愛人和孩子莊嚴的行了一個軍禮。他在亡妻墓前跪地揚天的照片被人拍下,並感動了當時億萬國人!埋葬完妻子後,張良善便返回部隊,繼續他的運輸工作。沒有任務時,他常去妻子的墳前坐坐,幾年下來,妻子的墓碑前有了一條他踩出來的小路。

還記得他嗎? 亡妻墳前一跪感動億萬國人, 如今怎樣了


生活總要繼續,好好活才是對逝去的人最好的悼念,妻子去世多年後,張良善慢慢走出悲痛,並在親人朋友的介紹下,與一名護士重新組織了家庭,他的護士妻子叫伍菊,也是十分的善解人意,兩人也有了可愛的孩子。張良善工作上一如既往的表現出色,多次有立功表現,也獲得了非常多的榮譽,現在的他已是蘭州軍區阿里軍分區副政委,女兒也長大成人,成了一名醫護工作者,還曾和張良善在同一個“戰壕”工作過,妻子伍菊仍是奔波家與軍營兩地,但甘之如飴,因為那裡由她的愛人,她心目中的英雄和充滿愛的家。

還記得他嗎? 亡妻墳前一跪感動億萬國人, 如今怎樣了


致敬和平年代為祖國無私奉獻的軍人以及軍人家屬,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他們替我們負重前行!大家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