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親爹嫌醜,21歲女孩花90萬整容:得不到誇獎的孩子一生有多苦?

被親爹嫌醜,21歲女孩花90萬整容:得不到誇獎的孩子一生有多苦?

昨晚,我正在加班趕稿。

小鹿拿著自己新畫的畫給我看:“媽媽,這是我今天畫的。好看嗎?”

當時的我忙得焦頭爛額,頭也沒抬地隨口敷衍了句:

“嗯,不錯。”

她努努嘴,沒接話,就拿著畫走開了。

等到我忙完後,去看熟睡的小鹿,發現畫已經皺成了一團胡亂裹在書本里,甚至小鹿的眼角還有淚痕。

我不走心的一句誇獎都會讓女兒難過,不敢想象一個從未得到過誇讚、總是被打壓的孩子,成長得會有多麼痛苦。

——鹿媽

文 | 圈圈媽媽

來源 | 女兒派主筆,二胎女兒的媽媽

1

“要命還是要漂亮?”

面對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給出的答案都是前者,但來自日本的21歲女孩@ikirichan卻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後者。

前段時間,ikiri在網絡上坦言自己整過容,她用一張張驚心奪目的照片展示出了自己的整形全過程。

16歲那年,她割了雙眼皮,隨後幾年,又做了幾次輪廓整形。

被親爹嫌醜,21歲女孩花90萬整容:得不到誇獎的孩子一生有多苦?


剛做完手術時,ikiri整個臉腫得不忍讓人直視,她甚至不能正常進食,只能靠果汁和牛奶維持基本營養的攝入。

被親爹嫌醜,21歲女孩花90萬整容:得不到誇獎的孩子一生有多苦?


就這樣,前前後後花費了近90萬元,遭了無數罪,ikiri得到了一張五官精緻的網紅臉。


被親爹嫌醜,21歲女孩花90萬整容:得不到誇獎的孩子一生有多苦?


你以為這只是一個少女愛美沉迷整容的故事嗎?

不,事實並非如此。

小時候,ikiri就發現自己的眼皮天生一隻單,一隻內雙,跟別人忽閃忽閃的雙眼皮大眼睛比,顯得沒那麼好看。

但那時的她並沒有在意,也未曾起過整容的念頭。

是父親的一句話,擊潰了她全部的自信心,逼得她不顧生命安全也要整容。

“你的長相會給他人帶來不幸。”

躺在手術檯上,小小年紀的ikiri有過害怕,有過焦慮,甚至幾次三番寫好了遺囑。

可只要有了退縮的念頭,腦海裡就會迴盪出父親的那句話。

比起死,她更怕的是父親的嫌棄。

阿德勒在《兒童的人格教育》這本書中寫道:“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父母一句話,孩子受傷一輩子。

得不到誇獎的孩子,心裡的酸苦,無處與人說。

被親爹嫌醜,21歲女孩花90萬整容:得不到誇獎的孩子一生有多苦?

2

南寧10歲的小姑娘樂樂乖巧懂事,學習成績很不錯,一直是讓爸媽省心的好孩子。

可就在前些天,樂樂爸爸卻發現,樂樂最近沉迷玩手機,甚至用手機打賞了主播2.7萬元。

這幾乎是樂樂媽媽一年的工資了。

爸媽當即把樂樂叫過來訓話,他們怎麼也想不通平時乖巧的女兒怎麼會做出這樣的事。

幾番逼問之下,樂樂的回答卻聽得讓人心酸。

“因為他們誇我。”

樂樂說,在家的時候爸爸媽媽不怎麼誇她,但如果她打賞了主播,主播就會誇她,說謝謝她的禮物,主播的誇獎讓她很開心。

“家裡沒人誇我”,短短六個字,說盡了孩子的委屈。

是有多期待一句誇獎,才會把主播隨口的敷衍當了真?

是有多期待一句誇獎,才敢偷偷摸摸打賞2.7萬元?

一個得不到鼓勵和誇獎的孩子,又怎麼有強大的自信去抵抗世間的風雨呢?

敏感、自卑、怯懦,小心翼翼,習慣討好,沒有自我價值感和自我認同感,這就是大多數從小不被肯定的孩子長大後的模樣。

就像電影裡《被嫌棄的松子》,為了得到父親的關注和笑容,只能伴作小丑,做出鬼臉去討好。

討好父親,討好男人,討好這個世界。

很多時候,能輕易擊潰一個孩子的,不是外人冷漠的評價,也不是旁人諷刺的嘴臉,而是父母漫不經心的一句嘲諷,和從未說出口的誇讚。

被親爹嫌醜,21歲女孩花90萬整容:得不到誇獎的孩子一生有多苦?

3

三毛在《送你一匹馬》這本書中,講過她和父親的故事。

從小,父親就對三毛很嚴苛,無論她寫出了多麼優秀多麼偉大的作品,他都沒誇過一句好。

但就在1983年,三毛在《聯合報》上發表了《朝陽為誰升起》過後,父親卻一反常態地寫下了127個字的紙條,表達對女兒的讚賞。

三毛收到紙條後,內心震動不已,當即她就給父親回信了:

“你留的信,很快地讀了一遍,再慢讀了一遍,眼淚奪眶而出。爸爸,那一剎那,心裡只有一個馬上就死掉的念頭。”

一字一句,讀來讓人淚目:

“等你這一句話,等了一生一世,只等你——我的父親,親口說出來,肯定了我在這個家庭裡一輩子消除不掉的自卑和心虛。”

得不到父母誇獎的孩子,這一生都在自卑怯懦中苦苦求贊。

周國平說:“孩子的心靈遠比我們所認為的細膩得多,敏銳得多,我們千萬不要低估。”

父母隨口的一句挑剔、否定,或是冷言惡語,那會在孩子心裡紮下一根刺,成為他這一生都癒合不了的傷。

日本著名影星高倉健曾在他的文集《期待著你的誇獎》中寫過這樣一段話:

“我的一生,母親很少誇獎過我。

媽媽,我期望得到你的誇獎,就是為了這個,我揹著你討論的刺激,汙血濺身;

去那遙遠的夕張煤礦,拍攝《幸福的黃手帕》;在冰天雪地裡拍攝《八甲田山》,去北極、南極、阿拉斯加、非洲,奮力衝了三十多年。離別是如此的悲慼!

總是如此……不管是什麼樣的離別,我一定要找到一位能代替您誇獎我的人。”

在孩子心裡,縱使得不到全世界的認可,但有了父母的肯定,就會有力量前行;

但如果得不到父母的肯定,世界驟然崩塌。

父母在等待孩子成才,孩子在等待父母的誇讚,這是父子母女間最痛苦的對抗。

被親爹嫌醜,21歲女孩花90萬整容:得不到誇獎的孩子一生有多苦?


4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中最深切的稟質,是被人賞識的渴望。”

尤其是被父母賞識的渴望。

還記得之前看過一個新聞:

一位藝術家母親事業有成,喜歡追求完美,對女兒管理非常嚴苛。

女兒也很成器,一路求學,讀到了常春藤女博士。

但就是這麼一位“別人家的學霸”,也還是得不到母親的認可和讚賞。

有一次她去美國看女兒,突然間兩人爭執起來了,女兒哭訴:

“我是不是永遠都沒辦法讓你滿意?”

這位藝術家母親回了句:“你覺得自己做的很好麼?”

話音一落,女兒翻身跳下陽臺,就此喪命。

其實在外人面前,這位母親經常表露過因為女兒而感到自豪,只是在女兒面前,從來不肯說出半句誇獎的話。

惡語嚴苛,最終釀成了悲劇。

這就是很多父母的通病,無論心裡是否對孩子滿意,嘴上總是半點不饒人,習慣用更嚴苛的標準、否定的態度去督促孩子的成長。

但這樣的打擊教育,只會讓親情變得冷漠,把孩子逼離自己。

被親爹嫌醜,21歲女孩花90萬整容:得不到誇獎的孩子一生有多苦?

5

有人做過調查,經常得不到肯定的人,潛能只被開發了20%—30%;

而一旦肯定,他的潛能將會被開發到50%;

如果這個肯定來自於家庭,那麼他的潛能將會被開發70%—80%。

當父母給予孩子肯定和讚美時,孩子更能夠成功成才;而當父母總是打擊謾罵,冷嘲熱諷時,孩子也只會走向落魄。

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皮格馬利翁效應,也就“期待效應”。

文學家拉伯雷說:“人和人之間,最痛心的事莫過於,你認為理應獲得善意和友誼的地方,卻遭受了煩擾和損害。”

父母的態度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想要培養出一個健康、自信、樂觀的孩子,就請不要吝嗇你們的誇獎。

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