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病德雲社演員發起眾籌背後的思考:到底什麼才算救命錢?

這段時間,德雲社的一位鶴字輩演員吳鶴臣因為重病上了各大媒體的報道,各種聲音因為這次重病變得格外清晰。

重病德雲社演員發起眾籌背後的思考:到底什麼才算救命錢?

在今年4月,德雲社演員吳鶴臣因腦淤血住院,情況嚴重,家屬因經濟困難向社會眾籌一百萬,截止5月2日已眾籌近5萬元。可是隻有5萬遠遠沒有達到其需要的金額,對此,吳鶴臣的家人需求媒體和社會幫助,希望能夠儘快籌的善款。

重病德雲社演員發起眾籌背後的思考:到底什麼才算救命錢?

可是,這一舉動被沒有得到更多的支持,反而引起了很多人的質疑。質疑的是吳鶴臣的演員身份不應該這點錢都沒有,而後這件事被證實的確沒有如此鉅額的身家能夠支持治病。可是隨著很多人的深入瞭解,發現了一個很多人都關注過的事情。

重病德雲社演員發起眾籌背後的思考:到底什麼才算救命錢?

重病德雲社演員發起眾籌背後的思考:到底什麼才算救命錢?

首先,吳鶴臣父母是有兩套房產,但是並沒房產本,而這兩套房子的價值遠遠超過了100萬。

其次就是治療腦溢血到底是不是需要一百萬,很多網友對此提出的質疑很多,因為正常腦溢血治療很多人的花費甚至沒有超過10萬元。

重病德雲社演員發起眾籌背後的思考:到底什麼才算救命錢?

最後就是德雲社,作為一個團體來說,吳鶴臣出現疾病困擾需要幫助,第一位想到的一個組織應該就是德雲社,可是在這個事件中,德雲社在起初並沒有任何的太多的說明,甚至百萬捐款都見不到多少德雲社中間的幫助,這點讓人很疑惑,也很奇怪,很多人認為這筆錢德雲社簡單就能出了,根本不需要社會幫助。

這幾點才讓這件事變得有些讓人看不懂,而通過善款平臺實現了很多人擁有再活一次的機會,讓很多人不在因為救命錢而擔心的困擾。

重病德雲社演員發起眾籌背後的思考:到底什麼才算救命錢?

可是到底什麼才是救命錢呢?

生活品質與救命之間的選擇到底是什麼呢?

人類都是自私的,這是天性也是無法避免的,正是因為這樣,之前才會有各種新聞報道出利用善款籌集平臺假捐款的事情,甚至各種家裡有房有車衣食無憂的人對此進行籌集善款,為的是什麼,估計這些人內心想的還是希望既有美好的未來也需要有命。

重病德雲社演員發起眾籌背後的思考:到底什麼才算救命錢?

這是天性,可是我們必須明白,任何事情都是有條件的,人的愛心可以沒有止境,可是更多的人只願意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而且人的財富永遠都是有極限的,不可能無窮盡幫助人,總有天會消失,這時候真正需要幫助的,真正無法救治的人無法得到幫助應該怎麼辦?

這點很實際,也很重要,我們在面對愛心的時候,無窮止境的索取只會讓一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受到傷害,那些家中已經家徒四壁,已經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變賣的人,他們更加需要活著,對於他們而言,活著就是這個世界最美好的事情了,也是美好的未來。

所以吳鶴臣或許真的沒有任何錢,可是至少他的家庭還有房子,而更多的人可能已經沒了房子,他們還在苦苦掙扎,甚至他們都不知道可以用網絡籌集救命錢。

而最後,德雲社也對於自己成員的病情做出了回覆,雖然不盡人意,可是至少有了希望。當對於我們來說,救命錢的意義卻依舊值得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