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翻卷,梔子花開

“梔子比眾木,人間誠未多……紅取風霜實,青看雨露柯。無情移得汝,貴在映江波。”在唐代詩人杜甫雋永的詩句中,梔子花的清麗與高雅,源於風霜的洗禮和雨露的滋潤。

梔子花從冬天開始孕育花苞,直到來年初夏才開花。看似不經意的綻放,卻要守候寒風、冬雪和春雨。梔子花並不特別,卻隱喻一種歷經風雨、永不褪色的生命本質,一種雖處艱苦環境卻仍然昂揚向上的堅韌品格,一種象徵精神、靈魂的脫俗氣節。

又是一年繁花似錦時。海邊山巔,雨霧瀰漫,東部戰區海軍某信號臺營房前那株梔子花樹如期綻放。一季又一季,這株梔子花執著地花開花落,像極了駐守在這裡的5名戰士。

一樹又一樹新綠,記憶、歌聲飄過,青春飛揚;水兵的堅守化作期許,軍人的血液沸騰,勇於擔當。守在山巔的一茬茬信號兵,就是祖國海疆上明亮耀眼的航標燈。

——編 者

點一盞心燈,照亮一條心路

與今天的淡定相比,楊隆也曾有過迷茫。

曾一心想登上軍艦馳騁大洋,卻被分配到位於山頂的東部戰區海軍某信號臺,每天守望軍艦進出港口……當夢想與現實出現“落差”,情緒也就有了起伏。

這山也不算高,除了刮颱風的日子,海風還是和煦溫暖的。漫山遍野都是石頭,一草一花一樹,都是臺站官兵“手心裡的寶”。

剛上山,楊隆用30分鐘就把山頂走了個遍。臺站不大,加上楊隆總共才5個人,戰友們圍著他說話,他卻耷拉著腦袋一言不發。老臺長王海軍走上前,拍著他的肩膀說:“這裡以後就是家,可別想太多啊。”

老臺長的這句話,當時的楊隆說啥也不信。他心想,誰會把家安在孤零零的山頭,誰家吃水要到幾公里外的山窩裡去挑?這些心結就像一塊塊“石頭”堵在楊隆心口,讓他一天到晚沉默寡言。

楊隆後來才懂,其實剛上山的戰友,每個人心裡都曾裝著沉甸甸的“石頭”。如今肩扛下士軍銜的楊隆,已是新戰友眼中的“班長”。他不僅堅守了下來,還因為成績突出立過功、受過獎,心裡的“石頭”早就被成長的腳步甩在了身後。

回望軍旅路,楊隆的體會很簡單: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平淡的日子也能如花綻放。

中士許冰冰今年26歲,前段時間,他代表信號臺參加上級組織的專業比武,不聲不響拿了個冠軍。許冰冰性格內斂,平時話少。山上有官兵們開墾的一壠菜地,許冰冰主動承包了下來。每次值完班,他都要到菜地走一圈,澆澆水、拔拔草,跟菜苗“說說話”,呵護菜苗就像愛護自己的眼睛。

每當西紅柿、辣椒熟了,臺站的5個人一起品嚐,分享收穫的喜悅。在信號臺戰士看來,耕種一壠菜地,也是耕耘“愛站建站”的心田。現任臺長杜仕偉說:“如今後勤保障好了很多,大家還是喜歡每天往菜地跑兩趟、圍著田埂走一圈,守山就是守家。”

從當兵前的“網癮少年”,再到今天的“種植能手”。許冰冰的成長,臺站的戰友們都看得見。

一個月前,許冰冰的父母從福建老家來隊。這天,許冰冰親手為他們做了幾道“拿手菜”。母親笑中帶淚,望著兒子說:“這裡山美景美,最高興的是看到兒子長大了,懂事了,這兵當得值。”

在5名戰士中,下士毛寅傑的文化水平算是拔尖兒的。自從考學的願望落空後,他的心裡便堵上了塊“石頭”。又過了一年,毛寅傑面臨是否繼續服役的選擇,他感覺心裡那塊“石頭”更堵了……

幫他卸掉心頭“巨石”的,竟是站裡的“無言戰友”。那段時間,毛寅傑兼職擔負4條軍犬的飼養任務。每天看著“戰友”安然自得,他不斷思索:既然不能像海鳥一樣翱翔天際,那就要守好腳下的每一寸土地……為了達不到的目標自怨自艾,豈不是自尋煩惱?

點亮心燈,也便照亮一條心路。

去年,毛寅傑順利轉改士官,因為業務能力提升,他還承擔起臺長授予的技術保障任務;再後來因為工作出色,又被吸納為黨員發展對象……

今年,信號臺營院裡的梔子花如期綻放,花還是那花,而毛寅傑顯然成熟了許多。他重新振作精神,向心中的軍校夢繼續出征。在他看來,奮鬥過拼搏過,記憶的空氣中永遠瀰漫淡雅花香。

唯有靜心,才能守好一片心海

沒有圍牆,一座三層小樓,5名戰士,就是一個“家”。

堅守臺站,守望孤寂,這對每一個年輕人來說都是一種考驗。

在山上守了6年,中士夏愉已經習慣每天做好“選擇題”:“信號臺的兵,眼裡必須只有那片海和海上的船隻,唯有心靜,才能守好一片心海。”

這位20多歲的北方小夥兒,臉上寫滿與年齡不相稱的坦然。夏愉說,上山6年來,他和戰友們心裡有一根弦始終繃得很緊,從來不會因為過年過節放鬆警惕,“山上保持高度戒備,山下才能歲月靜好。”

在楊隆眼中,責任就像自己守的山,在眼前更在心間。

4年前,楊隆告別了家鄉湖南的大山,來到了信號臺。同樣都是山,楊隆卻覺得,這裡的山在他心裡更偉岸——因為堅守山頂信號臺,他拓寬了視野,也對海軍的使命、責任有了最直接的感受。

“接過您的鋼槍,雖沒能走上戰艦,但守在港口外的山頂、為過往戰艦導航,我也感到光榮。”來到信號臺的第一年除夕夜,楊隆給曾是戰艦水兵的父親發去一條信息:當了兵才懂得您,只要需要,我會在這裡一直守下去的……

後來的日子,楊隆沒有食言。

那是一個清晨,剛下了夜班,楊隆正在等待戰友來接崗,一艘看不清舷號和國旗的商船,出現在他的觀察視野內——那艘商船,正往港內方向航行。

憑藉一種直覺,楊隆意識到,這極有可能是一次險情。

他冷靜地拿起對講機,向臺長杜仕偉報告。天剛矇矇亮,杜仕偉披上外衣上了樓頂觀察哨。經過瞭望和觀察,杜仕偉認為該船隻十分可疑,他果斷上報情況……經核查,那竟是一艘精心偽裝的外籍走私商船。

這次經歷,發生在楊隆入伍第二年。他終於懂得,每一次看似平淡無奇的戰備值班,都關乎海上特情的及時處置;信號兵這個崗位看似平凡,同樣需要練就過硬本領、時刻保持警惕。

“信號兵很普通,也很重要。”如今,想起杜仕偉說過的這句話,楊隆越發領悟到其中的真諦。

這些年處置各類險情,楊隆從未出現一次紕漏。他漸漸明白,所謂“直覺”,只是一茬茬信號臺官兵融入血脈的“警惕基因”。正因如此,信號臺成立63年來,始終保持著發文“零差錯”的紀錄。

這些成績的背後,是每一名信號兵的擔當底色。歷屆臺長都會逐一帶領戰友,梳理各類複雜線路,並用彩色標籤精確標記,堅持每天試機試線……

在信號臺訓練室內,存放著一張已經泛黃的報文。多年前,一名戰士在記錄報文時,不小心把報文中的“逗號”寫成“句號”。一向性格溫和的老臺長周彥輝發現後,當即嚴厲地批評了他……當天晚上,這名戰士把自己關在屋裡,一筆一畫地重新抄寫了整整10頁報文。

周彥輝看著他,語重心長地說:“我不是小題大做,信號兵肩上的擔子,就像堅守的大山一樣是沉甸甸的。”對此,杜仕偉有他的觀點:一個連是一支隊伍,一個班是一支隊伍,一個人也是一支隊伍。既然是隊伍,就得執紀如鐵。

這,也是一茬茬信號臺戰士們嚴格遵守的信條。他們平常一人值班,一人做飯,一人下山買菜……每天早晨出操,人員全部到位,也只有兩人,他倆一個人帶隊喊口號,一個人做動作,一絲不苟。

天天日日如此,風雨無阻。

若是有來生,我還願守在那座山頭上

雖然轉業多年,只要講起老臺長周彥輝的故事,還是令人感慨萬端。

說來也怪,接受我們採訪的戰士,都未曾與周彥輝謀過面。但他的故事,在信號臺無人不曉:老臺長18歲上山,一待就是14年,立過1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

當現任臺長杜仕偉講起老臺長的另一個故事時,會議室裡瞬間沉默了。

10多年前的一天,下山買菜的戰士捎回來一封周彥輝的家信。在信號臺,收到來信是一件大事,有時大家都會跟著一起讀信。戰士們圍著周彥輝,嚷嚷著讓他趕緊把信拆開,看看嫂子寫了啥甜言蜜語。

周彥輝笑著說:“明天是她的生日,到時我們再一起拆信吧。”

第二天一早,颱風突然襲來,大家圍坐房間內翹首以盼,周彥輝小心翼翼地拆了信,讀了沒幾句,他臉色沉了下來。大家趕緊湊過來一看,這是一張醫院診斷單——周彥輝和妻子剛剛失去了他們第一個孩子。

周彥輝哭了。結婚8年,他對妻子和家庭虧欠太多。戰友們默默陪伴他,無須太多語言,戰友的守護就是最好的勸慰。

不久,山下又送來一封信,這次是戰士楊昆的信。他在戰友陪伴下打開信封,一張摺疊成愛心形狀的信紙滑落。

楊昆和女友相戀多年,再過幾天就是他們的相識紀念日,女友寄來了橫跨大半個中國的“幸福許諾”:“和你在一起好多年了,我們要不要組個家?”

愛的忠貞與執著,力透紙背,讓現場所有人為之動容……

楊昆一時不知該說什麼,周彥輝比他還激動,連連說:“今天是個好日子。你的開心事,也是我們的開心事。”

一個人的苦與樂,也是全站官兵的苦與樂。官兵守衛大山,也守護彼此。

如今楊昆退伍了,周彥輝轉業了。可他們始終牽掛著山頂的“家”,逢年過節總會打電話過來,事無鉅細,問東問西。

今年2月,杜仕偉手捧一束鮮花,晝夜兼程趕回家鄉一所醫院,探望剛給他生了個大胖兒子的妻子楊洋。

原本,楊洋的預產期還要推遲半個月。杜仕偉接到妻子早產的電話,戰友們趕緊幫他收拾行李。在祝福聲中,他急急忙忙踏上了返鄉的列車……第二天,懷抱兒子,杜仕偉激動地與戰友視頻連線。在人生最幸福的時刻,他希望與戰友分享。

經歷風雨方見彩虹,往昔的艱苦歲月,成了今天砥礪奮進的註腳。

這幾天,杜仕偉撥通了周彥輝的電話,他們聊起彼此的家庭,聊起了今昔崗位,還聊起信號臺的變化——去年三層樓翻新了,新建了臨時來隊家屬樓,健身房也建起來了,每個人還配發了電子閱讀器,戰士們都搶著為大山的“家”增光添彩……

得知杜仕偉剛剛成為父親,電話那頭的周彥輝笑聲爽朗。

此時此刻,窗外那株梔子花樹,嫣然盛開,樹姿挺拔,陣陣花香隨風飄遠……信號臺的5名戰士,年紀最大的杜仕偉也才28歲,正處在青春昂揚的年紀。在這寂靜的山巔,與花草相伴、與山石相依、與海風相訴,信號兵的故事會被山海永遠銘記。

掛斷電話,周彥輝給杜仕偉發來了一條信息:“若是有來生,我還願意守在那座山頭上,和戰友們一起看潮起潮落、船來船往,看梔子花花開花謝。”

青春因奉獻更美好。這5名默默奉獻的戰士,正如含苞待放的梔子花,又如那熟悉的旋律:“梔子花開,如此可愛,揮揮手告別歡樂和無奈,光陰好像流水飛快,日夜將我們的青春灌溉……”

浪花翻卷,栀子花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