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批發市場還能存活幾年?

“趕時間,搶水果。每天凌晨三四點就得起床,遲一分鐘都生怕好果子被人拿完了,價格也沒有優勢,真的像打戰般,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在水果批發行業,一直有這樣一句話。所謂的水果批發,很多人把它比喻成“賭博”,雖說有很大的盈利空間,但沒有身處行業中,無法體會行業人的艱辛。

中國傳統批發市場還能存活幾年?

傳統水果批發市場陷入瓶頸

作為水果流通的必要環節,中國水果批發市場的地位一直十分穩固。有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每年有超過80%的水果是經由全國4000多個水果批發市場組成的網絡渠道進行流通的,可見水果批發市場既是果品流通產業鏈上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利益獲取者。

但是,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微商、電商、網絡預售、一件代發等渠道都可以將水果直接從果園送到客戶手中,大家好像極力避免將產品通過批發市場,消費者與產區想法出奇的一致,傳統批發市場的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阻礙,開始陷入了瓶頸。

一時間很多人預測,中國的傳統水果批發市場,到底還能活幾年?

根據無錫市場一個水果行業人士的精確多角度的分析:

2015年,無錫的水果電商佔比約2.7%,7000萬!

2016年,無錫線上水果銷售佔比約4%,增速約50%!

以此類推,到2019年,無錫線上水果佔比13.5%,也就是到2020年,線上水果銷售佔超過15%!

由此可見,中國傳統水果批發市場已經慢於時代的發展,遠遠趕不上互聯網的變化,這不禁讓我們唏噓,傳統水果批發市場難道真的漸漸離我們遠去嗎?

中國傳統批發市場還能存活幾年?

國外農產品流通多樣性顯著,效果更佳

姑且把中國農產品放到一邊,我們先看一下國外農產品是怎樣流通的。

美國主要有三種流通形式:

1.各種私商,包括批發商、零售商、代理商、經紀人和農產品加工商是主體,約佔銷售總額的60%;

2.農場主參加的各種專業銷售合作社;

3.政府農產品信貸公司,根據政府法令、合同收購,貯備一定數量的農產品,以穩定市場價格,保證糧食安全。

日本的農協作為國家機構下屬的一個經濟組織,全國約有97%的農戶加入了“農協”,90%的農產品由農協銷售。農產品運銷常態通常是以基礎農協為單位,把單個農戶生產出來的農產品集中起來,然後經過統一的品質檢驗和分類之後,再由農協統一組織上市。

美國、法國、日本、韓國的農產品流通合作組織數量均不超過1萬個,但加入流通合作組織的農民比例都很高(美國90%以上,法國75%,日本99%,韓國62%)。但是他們的流通合作組織與我國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存在很大的區別。

中國傳統批發市場還能存活幾年?

我國果品市場問題諸多,批發商尋求轉型

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相當於一個線下農產品交易平臺,相關法規繁多且混亂,人員屬性複雜,相關組織人員少,農產品價格體系不明確。

就中國的農產品來說,雖說現在水果的流通渠道越來越多,但是就目前水果的流向來看,大多數水果還是通過批發市場流通的。

中國大多數果農知識水平都比較低,所以能靠電商銷售水果的果農相對還是較少的,他們更相信用傳統的方法進行水果銷售。

在過去,水果批發市場一家獨大,壟斷產地和市場,消費者只能從批發商市場或者門店拿貨,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購買渠道不再僅限於水果批發市場,消費者可以通過多種渠道購買產品。

但是目前來看,互聯網模式也存在著諸多問題,這種形式並不樂觀。多渠道的消費模式並沒有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態。

而且,在大時代的變革下,批發商的思維也在不斷地轉變,也在尋求從坐商到行商的轉型,他們明白只有更多元化的服務於水果產業鏈,他們才能更長久地走下去。

總結

中國水果市場的起步相較於國外完了幾十年,固然國外水果批發市場的流通模型更加完善健康,但中國也不能生搬硬套,對於中國水果產業揠苗助長。中國水果產業有自己的發展脈絡,各種渠道的出現於水果批發市場如今的現狀都是中國水果產業鏈條在發展過程中的探索與陣痛,我們要認識現狀並積極改變現狀,從而實現長久的發展。

相信在未來,中國水果產業也能走出一個屬於自己的水果流通模型。

文章整理自綠果網、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