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揭30年買房,利息幾乎等於房價,真的合適嗎?

李勇材


隨著國內一些城市的房價不斷上漲,現在家庭都快頂不住了,紛紛入市購房,有的人勉強湊夠首付款,準備向銀行貸款30年買房。但是,他們卻發現一個殘酷的現實:30年後,你所繳的利息等於或超過房價。這些人不禁要問,按揭30年買房,利息等於再買一套房,這真的合適嗎?

但是,房產專家卻並不這麼認為,他們覺得按揭30年買房,非常合適,他們的理由有二個:一方面,貸款買房讓你提前享受到有房住的好處,而且每月償還的本金和利息都在房貸裡面,壓力也不大,按揭貸款簡直是天才的發明。而且房貸是普通家庭一輩子唯一能享受到的大額、低息、長期的貸款機會只有一次。

另一方面,負債購房可以對抗通脹。如果買一套房子250萬,30年後的250萬肯定遠不如現在值錢。舉個簡單例子,1988年的100元與2018年的100元的購買力,早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現在每月還貸8000元很有壓力,但要是再過10年、20年,壓力就完全不同了。所以,大家不要猶豫趕緊趁早買房。

我們並不否認按揭貸款的好處,但是覺得專家們的話也有值得商榷之處。在中國貸款30年買一套房產,而在西方國家,一般家庭工作7-8年就可以買房。而我們不禁要發問:為什麼要貸款30年之久?適當的加槓桿消費是幸福的,而不計後果的透支未來的負債怎麼能算是幸福的呢?至於說,買房對抗通脹,但是房貸又不是不要利息,而且未來30年裡的房貸利息是有波動的,在高利息的環境下,購房者未必承受得起。

在目前房價已經高到需要6個錢包付首付,耗盡一生還房貸的地步,我覺得購房並不是合適的時候。當然,如果你馬上要結婚了,沒有婚房是結不了婚的,你又捨不得放下這個新娘,你可以揹負30年的房貸債務,還一倍房價的房貸利息。但若細想一下,高價買房已經被開發商斬了一刀,而買房貸款這一刀又要挨銀行來砍,還騙你買房可對抗未來通脹,要知道,過去房價早已跑過通脹,未來通脹會有,但高房價會回落的。買房的人不但抗不了通脹,而且還會做接盤俠。

對於想要貸款30年買房的人來說,利息肯定會超過原來房價的價值。這裡面存在著幾個問題:一是在這30年裡面,你不能失業,而且收入要保持不斷的增長中,這恐怕沒人能保證。二是房價要始終保持上漲,最差也要維持原來的價格,但高房價誰也不能保證不回調,如果房價跌去了很多,又何來保值增值這一說法?三是,前幾年住建部官員也承認,現在的中國房子質量甚憂,一般30年房子就是危房,等你還清銀行貸款之時,說不定這房子又要動遷了。所以,我奉勸大家不要再做高房價的犧牲品。

按揭30年買房,利息等同於房價。為了一套房要犧牲一代人的未來,這是在全世界都沒有的事情。我並不是反對按揭貸款,但是發達國家的按揭房貸絕不可能需要30年這麼長的時間。很多人在做了高房價的接盤俠後,還要用一輩子的春青替銀行打工,還覺得自己能貸到三十年房貸很自豪。其實,按揭貸款本身肯定沒問題,但是這麼長的年限,這麼高的房價就有很大問題。


不執著財經


非誠合適!

其實這個問題非常簡單,和你算一筆賬,你就會知道了!!現在的100萬如果不做任何投資,只是做銀行理財的話,每年的收益率為4%左右。但是中國近幾年,甚至未來幾年的通貨膨脹率實際為8%左右,也就是說,你在什麼都不做的情況下,你每年可能會損失4%的購買力,那麼:

100萬的資金10年後就是相當於現在的66萬的購買力;

100萬的資金20年後就是相當於現在的44萬的購買力;

100萬的資金30年後就是相當於現在的29萬的購買力;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的是,如果把錢放在身邊作理財的話,那麼每年就是無形之中看著資金貶值!!如果做一些風險性,能夠跑贏通貨膨脹的投資的話,可能大部分的人還會虧錢,這就是現實!!


但是如果貸款買房的話那就完全不同了,假設貸款100萬,利息為5.88%每年,貸款的時間為30年!看似總利息需要有113萬,比貸款的本金100萬多了一倍,但是實際每個月還款的金額只有5918元,一年下來也只有7.1萬元!

那麼這個時候你就要算一筆賬了,貸款是把未來30年後的錢借到了現在,等同於用別人的錢來對抗了通貨膨脹!30年後100萬的資金拿到現在來話還是100萬的購買力,但是你100萬的資金拿到了30年後去花,就是29萬的購買力,這之間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並且每個月5918元的利息,加上每年71000元的支出其實在房價30年的過程之中完全是小於本身的升值價值的,所以總結來看的話,其實就是“白白”送給你了100萬,並且提前了30年的時間給你花!這比賬,怎麼算怎麼值得!

因此,給予廣大購房者建議的是能夠貸款的請一定要選擇貸款,並且貸款額度最大化,時間最大化!要知道的是未來的錢拿到現在來預支那叫價值提現,而現在的錢到了未來則是叫價值貶值,更何況在中國,房地產的貸款是最優質的,最良心的,你在市面上再也找不到一個機構和人能夠借你一筆幾百萬的數字,但是有著30年,每年只有6%左右利息的良性貸款了!所以,不是合不合適的問題,是真的超值的判斷!


最後和你說個故事,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1989年的時候,有個人以天價1500/㎡在上海買了一套房;當時他一個月工資80元,每個月要還60元的“鉅款”,貸款30年,到2019年還清,2018年了他仍還著每月60元的“鉅款”!你看懂了嗎?


琅琊榜首張大仙


大部分買房的人都是依靠按揭的,否則是買不了房的,喜歡他的人,都很感激這種金融方式圓了自己購房的夢想!反對的人,理由也很充分,因為自己做了房奴,背了一輩子的債務,給銀行打工!

作為一個金融工作者,以及做為一個房奴,我是覺得這種金融方式給購房人提供了便利,讓我們用未來的錢購買當下的房子,提前實現了夢想,居住在優雅的環境。

以前有一個故事,是關於兩個老太太的故事,分別是中國老太太和美國老太太,兩人死後到了天堂相遇,美國老太太說這輩子值了,因為他這輩子都生活在舒適的房子中,中國老太太也說這輩子值了,因為在死前終於攢夠了買房子的錢!唯一的遺憾就是買了房子沒來得及住就去世了。

這個故事是很現實的寫照,這是兩種消費觀,也是兩種理財觀,雖然是個人選擇,無論哪種方式都無可厚非,不過人是要活在當下的,改善當下的生活才是重點,每一個人的奮鬥都是基於在改善自己當下的生活、改善家人當下的生活為目標的,房子是一家人生活必須具備的物資條件,而房子又是一家人一輩子最大的支出項目,如何既能住得上房子,又能讓自己的經濟能力能夠負擔得起呢?

按揭就解決了這個問題,這是一個天才的發明,一個社會在穩定發展的時候,一家人的收入是穩定的、穩定向上增長的,所以在積攢了20%的首付後,就可以住進新房子,用自己每個月 的收入中拿出部分支付月供就可以了。

銀行如何控制風險呢?最大的控制方式是兩個,首先是首付的比例至少是20%,這對房價下跌有一定的承受力,其次是在購房的時候需要對個人收入做一定的審查,收入必須是月供的兩倍以上,也就是說當一個人的收入是月供的兩倍的時候,他是具有購買能力的。

現在的基準房貸利率是4.9%,30年的貸款期限,房貸的利息幾乎等於本金,這個看起來利息是很高,其實不然,一個人一輩子唯一能享受的大額、低息、長期的貸款機會只有一次,那就是房貸!但凡有過借貸經歷的人都知道,社會上的貸款利率是遠遠高於房貸的基準利率的。

換句話說,誰能夠提前通過按揭買房,其實就已經拉開了和同齡人和同一個階層的人的差距,因為你用了更廉價的資金在發展自己,人生的路很長,最關鍵的是選擇,但是最關鍵的選擇就那麼幾個:伴侶的選擇、你的就業、什麼時候在哪裡買的房子、孩子,這四個選擇幾乎是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命運。

而在這四個選擇中,只有房子的購買你具有足夠的主動權,其他三個其實你的主動權並不明顯。

買房同樣也是有風險的,量力而為!


壹號股權


還算合適。

首先,房子可能是人生的最大件,沒有住房金融支撐,可能就買不起房子。

房地產短期看金融,說的就是住房信貸對房地產市場有決定意義。比如一處房子價值200萬,並不是很多人能一下子拿出那麼多的現金,有住房信貸介入,你只要準備三成左右的資金,比如60萬當首付,就可以買到房子。貸款140萬,即便是30年利息累積也有140萬,分攤到30年,差不多一年接近10萬的本金加利息,與馬上籌積140萬相比,每年不到10萬的支出,尚有可能達成。

也要看到,除了銀行還嚴格執行利率政策、放貸政策外,現在借錢真不容易,民營借貸利息更不低,互聯網金融更是坑多坑人。

其次,用未來的錢支出現在,也是基於通脹與貨幣貶值的考慮。

仍以上面的例子展開,本金加利息280萬,考慮到通脹與物價因素,在30年中是不斷貶值的。現在的280萬,跟30年後的280萬還是有很大的差別。舉個簡單的例子,1988年的10元與2018年的10元,價值不可同日而語,在市場中體現的消費力也不一樣。現在每月還貸8000元很有壓力,但在10年、20年及30年再看這8000元,壓力已經不同。

看到過一個例子。蘋果中國最近在搞24期免息分期,萬元機的姿態沒變,比如iPhone XS Max 256GB,發佈時定價10999元,這一次價格僅降了500元,價格為10499元,這跟電商平臺相比根本沒有競爭力,像iPhone XS Max 256GB在某電商平臺賣到8100元。但蘋果中國官方搞的免息分期,而且是24期,就很有吸引力,一期僅要437元。一次掏8000多元,應當是會讓一些人猶豫的,但是一個月付400多元,很多人還是做得到。房貸跟這個道理是一樣的。

第三,相較而言,房子保值功能還是較強的。

30年後,你手頭最值錢的可能還是房子,起碼有可能比股票值錢。

未來想通過炒房賺大錢是不大可能的,隨著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持續構建與完善,房地產業將以平穩、健康作為發展基調,房價的波動性也將減弱。但房子的保值功能仍然會存在,這是基於地價因素,基於子女教育因素,基於醫療等公共資源分享的因素。


波士財經


很合適啊!在目前,不具備全額購買房產的能力的時候,靠借貸和槓桿去買房已經成為很多人的選擇,而其中成本最低的應該就是貸款買房了(含公積金貸款)!

按揭30年貸款買房PK租房30年

我們可以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首付30萬元、商業貸款100萬、等額本息、基準利率上浮10%(5.39%);與租房30年相比較,哪個更加划算!

  1. 買房按揭30年,則每月需還款5609.07元,總支付的利息為101.92萬元。則購房的總成本為:30萬+100萬+101.92萬=231.92萬元。

  2. 房租平均按1800元/月計算,30年間房租總支出為:64.8萬元

  3. 30萬元理財,也按5%來算(複利),則30年後本息和為:129.65萬元。

第2、3小項之差為64.85萬元。也就是說,租房30年後,只剩餘64.85萬元的資金,而此時再去貸款買房,另需貸款151萬元,還得按揭還款20年、30年。前後相加,就有至少50年的光景,人生又有幾個50年可以虛度呢!

貸款是在用未來的錢為現在消費買單

100萬元的房貸,是將未來30年的資金,折現進行消費,而30年後的100萬與現在的100萬並不等價,因為通貨膨脹(比如5%)的客觀存在,30年後的100萬,可能只相當於現在的21.46萬元。

也就是說,30年後的100萬元,拿到現在可以當100萬來用;而現在的100萬,到30年後價值只有21.46萬元,兩者之間相差近80萬元!


還有很多專家,武斷的認為房價一定會跌,此時買房不是最佳時機。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十年前就有專家曾斷言房價必然會下跌了,而現在房價是在上漲,還是在下跌呢!雖說,未來房價五年翻一倍,不太可能,但跑贏通脹還是沒有多大問題的!

總之,合理的利用槓桿進行買房,的確很有必要,根本無需過多考慮利息的事情!未來房價可能不會大漲,但保值的功能依舊是存在的!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財經者思】,記得多多點贊哦!!!


財經者思


確實是 貸款30年並且還滿30年利息總額等於貸款金額。

1.如果我們全款買房就不會存在這個問題

2.現在買房都是需要貸款,不貸款誰有那麼多錢,前提是還滿30年。現在貸款還款靈活多變,只需要提前還款,就不會收取那麼多利息。

3.對於這個問題就想到是租房划算還是要買房划算。按照目前國情來說,買房還是大事,因為很多事情靠租房是不能解決的,比如上學,落戶……都要看房產證,這也是這個時代的扭曲

對於現在來說,有能力還是貸款買房子吧,畢竟是自己的房子,等房價漲了,到其他地方在換一套全款的。


房產說一說


求關注、求關注、求關注,帶帶小老弟哈,一起分享更多有趣話題~~

1、買房除了自住,就是為了抵抗貨幣貶值,房子具有保值增值功能。因為普通人投資渠道很少,又不具備專業的理財知識,而買房投資相當而言更容易理解。有人說,房子不漲或微漲,加上幾乎等於房價的利息,永遠攢不夠首付還不起貸款,好不容易貸個款,利息比本金還要高,這是大大的虧本,還不如買理財產品,這個你怎麼看呢?

2、現在安揭貸款和以前完全不一樣,因為我們前40年經歷了高速發展,房價快速增長,通脹也高,工資增長也快,父輩和子輩生活水平落差大,所以以前咬牙安揭房,越還越輕鬆,越還越合算。

3、現在買房安揭貨款只能保值或低通脹,如果你是收入穩定生意用錢,通過30年安揭房,省出錢去做意最合算的,因為房貸的錢是普通老百姓能拿的比較便宜的錢,時代是在發展的,要動態去看。

4、如果城市選對了,早貸款買房肯定是對的,因為一下不可能拿出來全款。漲價了之後,本金更多,利息更多,還不一定買得起了。投資買房首先要解決本錢的問題,利息是拿錢的成本,因人而異,有高有低。

其實,利息高低別太在意,只要是從銀行那裡拿錢,其實都差不多,表面上相差3個點,但均攤到整套房貸的投資上,不會太高。這個時候比的是誰更先,更快拿到錢。優質城市的房價上漲幅度這麼快,再高的利息也不可怕,只要有月供來源就好。能多持有一套房產,等房價上漲更重要些。


我房網


這個事誰也不權威,我就知道09年我們這房子4000收入4500,當時貸款22萬首付11萬月供1700,19年房價8000,首付27萬月供4300,收入是8000左右,假設你不買房子,攢到今年買,還是不夠


用戶52871204016


有錢全款都可以,沒有合不合適的,關鍵是沒錢,再說買期房,都要兩三年才能交房,一下子把那麼多錢扔那裡兩三年總不踏實。去年買的房子,貸了三十年,本想貸二十年的,但是每個月還那麼大一筆房貸還是很吃力,計劃是貸最長年限每個月少還點,以後手頭寬鬆了提前還掉吧


燕abc123


北上廣深四座城市的總面積僅僅佔據全國的0.33%,即便將4個一線城市和杭州、南京、青島等15個“新一線”城市的面積加總,佔全國的比重也不到3%。擁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可是人民卻為100多平方的棲身地發愁,還有些揹負30年債務的房奴居然沾沾自喜,自己負債累累過的比狗累起的比雞早,明明過的水深火熱卻要擺出一副讓人羨慕的嘴臉,噁心,負債累累買房怎麼就讓你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