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閨"青蓮"人要知" 增強幹群獲得感

在這個閒暇的週末,

你應該去奉節的青蓮鎮走一走,

去感受春天的味道,

去聞每一朵花香,去拈一次花落

去撲一次蝶飛,去聽一次蜂鳴,

你會發現,這裡的春你早已愛上,

因為這裡的桃花和李花已為你開好。

這是摘自——2018年3月25日,奉節縣青蓮鎮黨委、政府舉辦首屆"桃·李花海 多彩青蓮"節旅遊宣傳標語。

桃啊,李啊,花枝招展,僅為"序幕",終極目標是打造"奉節西湖"。

青蓮鎮地處奉節縣西北部,政府駐地距離縣城69公里,西接雲陽縣桑坪鎮,幅員面積179.36平方千米,總人口43311人,貧困村達到8個,屬縣級深度貧困鄉鎮。

青蓮鎮水資源"豐富"。一方面抵禦不住洪澇災害,2014年"8.31"特大洪澇災害不期而至,不僅出現滑坡村,而且"老化"場鎮連同鎮政府均"泡"在水中。

新政村部分農房被泥石流侵襲,所幸政府處置及時,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專家預測,新政村大堰塘白果寨將出現特大泥石流滑坡,45戶183人被緊急撤離。

青蓮鎮人民政府坐落在兩座大山之中狹縫處,老街沿河而建,兩排低矮房屋,一面臨崖,一面臨水,僅能通過小車,名副其實"一線天"。"8·31" 特大洪澇災害,老街危在旦夕,鎮政府辦公樓被淹1米深,3樓東側10餘間房屋及後沿出現多處裂縫和滑坡。

一方面也在充分利用水資源。青蓮鎮位於梅溪河上游,建成羅家壩水電站,、4020畝渡口壩水庫,特別是青蓮溪湖 更是一幅美麗山水圖。

如何做足"水"文章,讓"深閨"青蓮走向外界,讓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增強幹群獲得感?先建設"四個安居",後打造"奉節西湖"。

滑坡村村民:"安居致謝"

"滑坡村"——新政村在青蓮新場鎮規劃地金場壩進行集中安置,經過幾年,再不見土坯房,一棟棟白牆磚混水泥板房子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2018年還建成田壩、劉家當門、大堰塘、何家4處安置點,28戶貧困戶搬進新家。

"除開小冰箱、電視、洗衣機外,鍋碗瓢盆、鋪籠帳被都為政府免費配置。" 新政村65歲五保戶顏幫發有感而發,"住起來舒服……"

1989年,顏幫發一兒一女突發疾病相繼死亡,老婆不可承受"外出"。從此顏幫發一蹶不振、意志消沉,也跑出家門,居無定所。老家房子多年未修垮塌,最近3年"蝸居"縣城。

聽說政府要給他起房子,起初不以為然,中途回家看見大堰塘安置點地處交通要道,房屋美觀實用還敞陽,院子裡體育健身設施俱全,路燈亮如白晝,比住在城裡更舒心,何況葉落當歸根。

他立即改變想法,開始主動聯繫村裡幹部。2018年12月8日,顏幫發"回家"。重拾生活信心,這個"小家"被他收拾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還種1畝多地,喂1頭豬、30只雞,閒暇之餘或與鄰居"扯白",或邁上健身器材,笑聲、笑容是那麼感染人。

新場鎮居民:"安居致意"

新場鎮落地龍王廟社區金錢壩,可連接老場鎮。

一座座小山堆被移走,一棟棟樓房拔地而起;

一條條道路鋪上瀝青,一盞盞路燈照亮行人。

政府帶頭進駐。新場鎮逐步興盛起來,一些老場鎮居民,尤其是租賃戶紛紛在此購房。大友村李洪玉4年前因孩子要讀初中,便在老場鎮租房。回憶起那段歲月,她皺起眉頭:"水質差得很,街道人擠人……"

她沒有猶豫,當即在新場鎮購房。2018年1月搬進新家,房屋寬敞明亮,嶄新傢俱在燈光照射下越是發亮。對現在居住情況,李洪玉打著哈哈:"住起來舒服嘛!房是新房子、水是自來水,還有柏油馬路外加路燈囉。感謝黨和政府哦!"

堅持兩手抓,一邊著手打造新場鎮,一邊不斷完善老場鎮。869萬元建成場鎮標準化水廠一座,可解決新老場鎮7643人飲水問題。

在新場鎮,1130萬元完成道路"白改黑"2.788公里;379萬元油化車行道14570平方米、鋪裝人行道6600平方米、栽種桂花樹310棵、安裝路緣石2300米、太陽能路燈88盞。

與此同時,完成老場鎮道路1.7公里油化工程、新建老車站旁公共廁所1座。

另外在新老場鎮落實45名專職保潔員、4輛垃圾車、1輛灑水車,添置400個垃圾桶。投入826萬元完成沖溝治理、雨水管網建設及場鎮棄土轉運及碾壓。

鎮政府幹部"安居致志"

"幹部睡覺都提心吊膽,生怕半夜下大雨!"青蓮鎮扶貧辦主任周棟說起原政府辦公樓就甩腦殼。

2014年3月,原政府辦公樓經重慶市建設工程質量檢驗測試中心鑑定為D級危房。2016年2月,公開招標;2018年1月5日,幹部職工搬入政府新辦公樓,9個便民服務窗口為群眾辦事提供便捷條件。

新政府大樓一棟四層,一、二樓是各站所室辦公室,三樓為領導班子成員和駐鎮工作隊辦公室,四樓是大會議室。

"辦公室設備齊全,整潔舒適,讓人工作更有激情,更加專心!"2018年選調生賈海霞感嘆道。

還擁有住宿樓、標準化車庫、廚房和客房。職工宿舍一人一個套間,陽臺、衛生間、空調、衣櫃等設施一應俱全,24小時供應熱水,褪去一天疲倦,平添一份幸福感。

選調生謝鈺琪選崗時,心情緊張,忐忑不安,找來地圖,四處打聽。"政府大樓嶄新明亮,特別是住宿條件,寢室空間獨立寬敞,這是我選擇青蓮鎮初衷。"謝鈺琪笑盈盈講道。青蓮鎮群眾:"安居緻密"

僅2018年,青蓮鎮完成 "三類戶"住房改造313戶,非貧困戶土坯房改造573戶,農戶"三改"2038戶,農房收儲217戶,建設7個微型安置點,"49戶安置戶中13戶低保、五保戶,政府更是一一配齊生活用品。"扶貧辦主任周棟說,"實現'無人住危房,危房無人住'目標。"

建設集中供水93處,分散供水16處,為吊散戶、偏遠戶安裝蓄水罐,確保群眾擰開水龍頭就是乾淨清潔水源。

完成仁義、寶塔等6個村37.11公里硬化工程和進場路2.788公里油化工程,啟動紅園、桃花等7個貧困村29.304公里硬化工程。爭取水毀資金125萬元,集中整治桃花、茅田和仁義村公路外擋牆及各村主幹道,不斷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指數。

投資25萬元改建金鳳、新政、龍王廟、聯合、建農5處500人以上集中居住文化場所。利用深度貧困村脫貧攻堅項目建設資金45萬元完成金鳳、仁義村文化牆建設,在20個村(社區)廣場或集中安置點配備健身器材,進一步豐富群眾休閒生活。

扶貧辦主任周棟周棟介紹,基礎設施完善了,找路子脫貧致富成為當務之急。利用渡口壩水域、巖迷官、定海神針、鳳美、周家、老蛙洞、樹藤相依、九子同心、馬鹿産等20多處旅遊資源結合鄉村旅遊,打造"奉節西湖"。

不斷改善人居環境,提高政府服務水平,走出一條鄉村振興路,讓"深閨"青蓮走向外界,讓貧困群眾通過鄉村旅遊致富奔小康,逐步增強幹部群眾獲得感。

(劉聖宇 龍懷楚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