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義烏供水管道及配套工程建設紀實

2019-05-07 09:55 | 義烏商報

浦江-义乌供水管道及配套工程建设纪实

5月6日上午,在義烏與浦江交界的浦義二線南隧道口,一股清泉從供水管道口噴湧而出,這標誌著施工為期84天的浦江—義烏供水工程正式通水。即日起,浦江將通過這條全長13.3千米供水管線,每日向義烏輸送3萬噸成品水,為水資源緊張的義烏“解渴”。作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浦江-義烏供水工程的投入運行為義烏的水資源儲備畫上了濃重的一筆,更為後續打開資源市場打下堅實基礎。自工程開工建設以來,供水鐵軍精誠努力、攻堅克難,奮力譜寫出了一曲激盪人心的奮鬥之歌。

浦江-义乌供水管道及配套工程建设纪实

兩地一家親共飲一江水

上善若水,水潤萬物。水對一座城市的發展至關重要,她滲透著城市農業、工業、服務業等各個行業,她覆蓋著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各個領域,她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文明、精神和夢想。義烏,一座因改革而興的城市,一座因商而興的城市。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缺水問題日益凸顯,制約著城市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浦江-义乌供水管道及配套工程建设纪实

為緩解用水難題,多年來,義烏市委市政府積極調度,採取人工降水、嚴格節水、限制供水、境外引水等措施。2000年,義烏還開啟了全國跨城市水權交易的先河,出資2億元從東陽市購買橫錦水庫5000萬立方水資源的永久使用權。目前,義烏市自來水公司產能達54萬噸/日,卻依然難以滿足人們的生產生活需求,缺水問題困擾著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遏制了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尋找新水源,十萬火急、刻不容緩。

近年來,義烏按照金華市委市政府“發展金義都市區、共建大金華”的戰略要求,踐行“共建圖強”新時代金華精神,積極對接周邊縣市區,深化區域戰略合作。去年12月,義烏和浦江正式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和供水合同,約定在保障浦江安全供水前提下,浦江向義烏每天供水3萬噸,開啟了跨縣域成品水市場化交易的新篇章。

兩地一家親,共飲一江水。浦江-義烏供水工程加深“血濃於水”之情,該工程是以存量資源帶動增量發展的合作,是打造1+1>2的區域發展格局的合作,是義浦兩地持續深化“區域戰略合作,攜手共創未來”的勝利果實,對於推動兩地經濟社會發展、提升區域競爭力具有積極的戰略意義。

浦江-义乌供水管道及配套工程建设纪实

中流擊水抓節點 勝兵似水疏堵點

隨著供水合同的簽訂,承擔著建設任務的供水鐵軍以背水一戰的精神投入到浦江-義烏供水管道及配套工程當中。今年1月16日,該工程建設正式啟動。

據悉,浦江-義烏供水管道及配套工程起點位於浦江縣浦義二線和210省道交叉口已建DN1200供水管處,終點位於浦義二線與機場路交叉口供水管處,沿線需新建一座加壓泵站,全長13.3公里,總投資達1.6億元。

浦江-义乌供水管道及配套工程建设纪实

打通供水管線前,需先打開百姓的心門。新建管線沿途經過浦江境內三個村、兩個房產開發地塊、浦義二線隧道,還有義烏境內德勝文化創藝谷地塊、規劃義烏汽車交易中心地塊和陳宅村舊村改造地塊。全線需徵地或臨時借地約15萬平米,涉及沿線政策處理問題,這是施工前的一大難題。對此,浦江相關部門和浦江水務集團積極展開對接,在浦江縣黃宅鎮、浦南街道及浦江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沿線葡農主動拆除產生經濟效益的葡萄棚,讓地給管道施工。同時,我市積極和後宅街道及沿線村莊對接,逐個上門,不厭其煩地做思想工作,最終以“至臻服務”的真心,打動每一家徵地的農戶。捷報頻傳,人心振奮,接下去,整個工程就邁入施工階段。

“一年的工程量,我們要在3個月左右時間完成,真的不容易。”市自來水公司分管工程建設的副經理朱斌感慨萬千,他向記者介紹,“按照要求,該工程要在今年4月底前通水調試。但實際上,從簽訂供水合同,完成施工許可,到開工建設,算上春節假期,留給工程建設的時間也只有3個月,還要受到連續兩月的陰雨天氣影響,要趕在入夏以前通水,只能靠爭分奪秒和時間賽跑。”

浦江-义乌供水管道及配套工程建设纪实

對此,義烏市水務集團及市自來水公司班子領導主動放棄休息,週末輪流值守在工程一線。工地上,3個標段7個小標中,最多的時候有8支隊伍同時作業,採取了“720”“換人不停機”“掛圖推進”“雨天不停”等多重戰法趕工期。

雖然施工隊伍已經有了東陽引水、義南引水等重大供水工程建設的經驗,但這項工程卻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工程涉及的點多面廣,外部環境極為複雜,沿途地形變化大,再加上工期緊張,困難重重。從路線勘察設計,到實際施工,每天都會出現新的難題,每天都在攻克新難點。為此,項目部群策群力、科學論證、大膽創新,大量採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推動工程建設加快推進。

浦江-义乌供水管道及配套工程建设纪实

浦義隧道標段施工是整個工程中的最難點。市自來水公司總經理龔永紅說:“浦義隧道總長達1901米,分為一號隧道和二號隧道,水管需要從二號隧道內穿行而過。別看只是短短的1660米隧道,卻成了整個工程的最難點。”為了確保隧道內安全,大型機械一律不得進入隧道施工。如何才能既保證隧道安全又保證施工開挖堅硬的路面?這個難題死死地拖住了工程進度。

既然沒有經驗可取,就只能不斷嘗試摸索。“從切路面開始,光工序就有十幾道,環環相扣。相比其他標段施工,技術要求更高,操作規範更嚴,施工難度更大。”市自來水公司供水工程管理部經理周建榮說,“隧道的路面非常堅硬,一般不通過爆破或者使用大型機械很難挖開。而且在隧道內施工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一旦破壞仰拱層,就會影響整個隧道安全。所以,我們就一種種方法去試,最終通過採用了每隔30釐米鑽孔的方式,讓開挖部分與路基徹底分離,來確保隧道內的安全,再由工人把直徑1米的管道埋進路下。由於隧道施工本身就溫度高、揚塵大,能見度低,加上寬度和深度有限制,留給工人焊接的空間很小,甚至只能爬進管道進行焊接,對工人操作技術要求很高。”一天工作20個小時,整整施工兩個月,浦義隧道標段施工任務終於完成。

作為項目投資主體,在工程建設期間,市自來水公司還成立了“黨員突擊隊”,選派黨員幹部衝在施工難度最大的隧道段,把黨旗插在項目一線,將“主題黨日”開進項目一線,示範帶動全體參建人員比作風、比進度、比業績,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項目建設的推動力,成為“黨建+項目”的成功範本。

浦江-义乌供水管道及配套工程建设纪实

多水源保供水節水從你我做起

4月14日下午2點,浦江-義烏供水管道全線貫通;同時,加壓水泵站安裝完成;4月14日- 18日,工程進行閉水試驗;4月19日-21日,管道進行消毒沖洗;5月6日,浦江-義烏供水管道正式投入使用。供水鐵軍,腳下是荊棘叢生,肩上是殷切期盼。他們用腳步丈量每一寸山河,用汗水浸潤每一根管道,用匠心凝聚每一滴活水。在整個工程建設中,供水鐵軍上下一條心,逐夢前行,正是因為有了他們這樣一群人,才譜寫出了這一曲激盪人心的奮鬥之歌。

據悉,浦江-義烏供水管道正式投入使用後,浦江每天將為義烏供應3萬噸成品水。而這些水將有效緩解我市供水難題。“原本我市後宅、北苑一些地區距離自來水廠較遠,供水壓力相對來說較低,容易導致地勢較高或樓層較高的地方水量小。而浦江- 義烏供水工程正是解決了這一難題。”龔永紅告訴記者。

浦江-义乌供水管道及配套工程建设纪实

市自來水公司董事長陳雁冰表示:“目前,我市除了東陽橫錦水庫和市內八都、巧溪、巖口、柏峰等水源外,又多了浦江供應的成品水源,多水源保障了義烏的供水。不僅使居民用水問題得到解決,更有利於我市科學、合理、精準地調度水資源,最大限度保障全市用水。”

飲水思源,居安思危。在此,市自來水公司呼籲廣大市民珍惜水資源,節約用水從點滴做起,從你我做起,愛惜一點一滴水,把節約用水作為一種習慣落實到日常工作、生活中。一旦發現水管破裂,立即撥打服務熱線96390,儘可能減少水資源的浪費。

(原標題《供水鐵軍攻堅克難譜寫奮鬥之歌 浦江-義烏供水管道及配套工程建設紀實》,原作者陳健賢、張恆健。編輯童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