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改革“大思路”對接群眾“小日子”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下,公安部黨委始終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適應當前國內外形勢新變化,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勇於擔當、奮發有為,團結帶領全國公安機關和廣大民警在打擊敵人、保護人民、懲治犯罪、服務群眾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業績。

政治建警築牢忠誠警魂

忠誠,是公安隊伍代代相傳的政治基因,是融入血脈的人民警察之魂。

黨的十八大以來,一批批公安幹警履行人民警察的神聖職責,圓滿完成了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與任務:蔡鬆鬆,為搶救兩名落水兒童英勇犧牲;買買提江·託乎尼牙孜,為了將暴恐分子一網打盡,深入虎穴,不幸壯烈犧牲;汪勇,固守清貧,自掏腰包為群眾解難……公安機關200萬人民警察,用“負重前行”換來13億多人民的安定幸福。

忠誠,就是要忠實履行新時代黨和人民賦予的重大職責使命。

黨的十九大以來,全國公安機關為全國兩會、博鰲亞洲論壇、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重要會議和大型活動的順利舉辦創造了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全國公安機關集中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一年共打掉涉黑組織1292個、惡勢力犯罪集團5593個,迅速形成對黑惡勢力犯罪的壓倒性態勢;針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集中組織開展打擊整治槍爆違法犯罪、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淨網”等專項行動,始終保持對涉槍涉爆犯罪的嚴打嚴管態勢。2018年,全國刑事案件同比下降7.7%,8類嚴重暴力案件同比下降13.8%,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持續增強。

忠誠,務必要打造紀律嚴明的過硬公安隊伍。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公安機關集中整治亂收濫罰、不作為亂作為、辦關係案人情案等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執法辦案領域突出問題;緊盯取保候審、行政審批、裁量處罰等執法辦案重點環節,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懲,堅決遏制公安隊伍內部的腐敗問題。公安機關堅持用制度繃緊從嚴治警這根弦,加大集中整治和督查督辦力度,拔“爛樹”、治“病樹”、護“森林”,讓守底線、知敬畏、存戒懼成為常態。

讓改革“大思路”對接群眾“小日子”

讓宏大的改革於細微之處呈現,讓“大思路”對接上群眾的“小日子”。黨的十九大以來,持續深化的公安“放管服”改革,結合服務型公安機關建設,將改革指向進一步聚焦到激發社會創新創造活力、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上來。

2018年5月1日起,辦理護照等出入境證件“只跑一次”制度在全國範圍內推開;2018年6月18日起,全國陸海空口岸實現中國公民出入境通關排隊不超過30分鐘;

2018年9月1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集中推出的4方面20項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新措施落地實施;2018年11月,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推出簡化企業開辦程序、壓縮開辦時間等6項便民利民措施;2019年4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推出10項深化交管“放管服”改革新措施,小車駕駛證等5類業務將可以異地通辦,5項服務可以便捷快辦……

黨的十九大以來,公安部全面提升管理服務質量水平,通過推行“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進一步深化移民和出入境管理、道路交通管理等改革,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放管服”中不斷增強。

科技創新引領人民公安加速前行

公安部攜手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稅務總局、交通運輸部、原國家工商總局簽署信息共享合作協議,為落實中央個人所得稅改革附加扣除、整治網約車、防範“灰犀牛”等政策提供數據支撐。滿足中央和地方政務服務工作的需要,延長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服務時間。截至目前,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已向自然資源部、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上海市試點開放了有關服務應用;向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稅務總局等14個部門,山東、河南、四川等27個省(直轄市),提供各類人口基礎信息共享服務,為政務審批、公積金查詢、學籍管理等提供了公民基礎身份信息核查和查詢服務。

實用能用的技防創新不斷穩步推廣。目前,公安部視頻圖像信息綜合應用平臺主要功能完成開發,大多數省級公安機關已建成視頻圖像信息共享平臺、聯網平臺。移動警務創新不斷深化,全國累計配發移動終端54.3萬部,32個省級單位全部實現了部、省兩級移動信息網互聯互通。

記者姜天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