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和朱元璋促膝長談,十分投緣。但被徵召之時為什麼反而要逃走

<head>/<head><body>

海國迷歸棹,關山擁戰塵。 黃公何所見?終不事嬴秦。

他曾和朱元璋促膝長談,十分投緣。但被徵召之時為什麼反而要逃走

王冕孝母

這是元朝末年的愛國詩人,著名畫家王冕的一句詩。表達了詩人終身不為元朝服務,終身不仕的志向。古往今來,有多少人費盡心機追求功名利祿,到頭來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又有多少人視富貴名利如糞土,就好比王冕這樣的人。這麼有理想,有抱負,還這麼有學問的人,為什麼就不願意為官呢?原因如下有那麼幾點。

他曾和朱元璋促膝長談,十分投緣。但被徵召之時為什麼反而要逃走

詩人

其一、王冕出身貧寒,非常瞭解底層百姓的疾苦,汙吏之害不願自貶身份與之為伍。

王冕打小家庭環境並不算富裕,母親是一個寡婦,根本沒什麼能力提供給他好的學習條件,很多時候家裡都揭不開鍋,後來是靠給鄰居秦老爹放牛才勉強維持生計。但王冕天資聰穎,天賦過人,居然在放牛的過程中自學成才,學會了畫畫。且通過在私塾外偷聽,在集市買舊書來看,也學有所成。成名後的他,有很多人找他買畫。他的一位同鄉,是縣官老爺為了討好自己的上級,更是三番五次託人來求畫,且趾高氣昂的非要強買強賣。這些人平時就習慣作威作福,欺壓百姓不說,買賣過程中還會暗中做手腳,剋扣利潤。明搶暗奪的。最後吃虧的始終還是平頭百姓。所以王冕寧願逃走,也不願將自己的畫賣給他。同時也因為這件事,讓王冕更加痛恨這些汙吏,心裡早已打定主意,恥於與他們為伍,堅決不願與之同流合汙,隨大流。

他曾和朱元璋促膝長談,十分投緣。但被徵召之時為什麼反而要逃走

平凡世界貧寒之家

其二、王冕的母親擔心他會吃虧,不讓他為官。孝順的他,遵從了母親的命令

王冕他媽非常瞭解他的秉性,知道他的性格孤傲高冷。最為看不慣,當時元朝廷的醜陋。所以他母親一直到死,從來沒有勸過王冕去做官,雖然她也知道,做官可以光宗耀祖,享受榮華富貴。雖然以王冕他的能力來說,做個知縣什麼的是綽綽有餘的。但他沒有這樣做,母親也任由他自己選擇。因為以他的個性而言,保不齊會得罪很多人,很容易就會闖出大禍,甚至會招來殺身之禍。所以在母親臨死前,留下遺言催促他儘快結婚生孩子,而且要替她守墳,不許出去為官,想他平平安安度過一生,這樣她死後,也能瞑目了。王冕是一個孝順之人,他遵從了母親的遺願,終身都沒有做官。

他曾和朱元璋促膝長談,十分投緣。但被徵召之時為什麼反而要逃走

孝順

其三、王冕看到天有異象:貫索犯文昌,於是猜測文人將有劫難。

朱元璋在當皇帝之前,剛攻破了由方國珍盤踞的浙江不久,就聽說諸暨有大儒王冕,自然是很想結交。於是,親自登門拜訪。二人促膝長談天下大事,治理方法等,很是投緣。一直談到了太陽落山,朱元璋這才起身告辭。至此朱元璋非常欣賞他,也很想招聘他到手下做事。之後朱元璋取得節節勝利,直到統一全國,正式登基成為明太祖之後就會找了機會請他輔助自己。

他曾和朱元璋促膝長談,十分投緣。但被徵召之時為什麼反而要逃走

朱元璋

在朱元璋正式登基後的一天夜晚,王冕正和鄰居秦老爹在月下把酒言歡。猛然抬頭看到天上的貫索星座的口正對著文昌星,形狀好似是要吞掉文昌星一樣。文昌星在古代又叫文曲星,代表文人墨客,也可指代出類拔萃的文人,例如北宋時期的包青天據傳就是文曲星下凡。王冕由此推斷出,文人將會遭遇災難,所以不願為官。甚至在後來,朱元璋派人徵召他入京的時候,事先得到消息的他連夜匆忙逃走,跑進了會稽山中躲了起來。直到差役離去,他都沒有再下山。最後是死在了會稽山,且葬在了會稽山。至於貫索犯文昌一說,估計只是託辭或是後人杜撰的,不能完全相信。

他曾和朱元璋促膝長談,十分投緣。但被徵召之時為什麼反而要逃走

天心閣文曲星

王冕的所作所為,在當時的朝代的確是一股清流。讓人能真正體會到有骨氣文人的高風亮節,淡泊名利。他同時也為後世更多的文人樹立了榜樣,讓人敬仰和稱道。

王冕是什麼人 (單選)
0人
0%
畫家
0人
0%
書法家
<button>投票/<button>
/<bod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