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故事《通幽記》— 唐晅

唐晅是晉昌人,唐晅

的姑姑嫁給張恭,張恭隱居在滑州的衛南莊,人們都很推重張恭張恭有三個兒子,都考取了進士,有三個女兒,長女嫁到辛家,次女嫁到梁家,張恭對小女兒特別鍾愛,讓她學習《詩》、《禮》,所以女兒很有美德。

開元年間,張恭死了,他三女兒由於哀傷過度損害了身體,唐晅對姑姑的三女兒十分愛慕,等到她守孝完,就娶了她,而且把她留在衛南莊。

唐開元十八年,唐晅因有事到洛陽,幾個月不能回家,夜裡夢見他的妻子隔著花哭泣,後來又看著井發笑。等到睡醒,心裡就充滿了恐懼。

第二天,唐晅就找人問卜。 卜者 回答說:“隔花哭泣,是容顏隨風衰老,窺井而笑,是喜歡黃泉 路。”

過了幾天,果真有傳來了

唐晅妻子張氏和女兒阿美亡故的凶信,唐晅悲痛異常。在此居住了幾年之後,才 得以回到衛南。

回想往事, 唐晅 看見過去和妻子共同生活的地方,他悲痛而感慨地作詩道: “寢室悲長簟,妝樓泣鏡臺。獨悲桃李節,不共夜泉開。魂兮若有感,彷彿夢中來。”

又吟 道:“常時華堂靜,笑語度更籌。恍惚人事改,冥寞委荒丘。陽原歌薤露,陰壑悼藏舟。清 夜莊臺月,空想畫眉愁。”

這天晚上風清露涼,唐晅心裡有事睡不著。夜深了,悲吟那幾首 悼亡詩,他忽然聽到黑暗中有象哭泣的聲音,開始很遙遠,漸漸近了。

唐晅又驚恐又悲傷,覺得有些奇怪,就祈禱說:“如果真是愛妻的魂靈,就不要顧慮,和我相見一面敘敘舊吧?不要因為你在陰曹地府,就阻隔了我們過去的恩愛吧。”

過了一會兒,

唐晅聽到有人說:“我就是你的妻子張氏,聽到你悲吟相思的話語,即使我身在陰間,也實在是悲傷愴然,愧對你的 誠意,不因我成了鬼魂而背棄我,還時常思念我。所以今天晚上我特地來和你互吐真情。”

唐晅驚歎,流著淚嗚咽地說:“在心底的事,終究難說清楚,我想能看一看你的容顏,就死 也無憾了。”

張氏回答說:“陰間與世間道路相隔,相見極難,也怕你真看見我以後會增添疑 慮,我並不是不想滿足你的心願。”

唐晅言詞更加誠懇,發誓沒有疑心猜忌。不久聽到妻子張氏召喚婢女羅敷讓她拿來鏡子,又聽到暗中颯颯地有人走路的聲音,羅敷先現形走出來上前拜見唐晅,說娘子想和你敘舊,正期望和你見面。

唐晅羅敷說:“我在開元八年,把你賣給了仙州康家,聽說你已經在康家死了。現在怎麼能在這呢?”羅敷回答說:“我是被你娘子贖來的。現在我看護阿美。”

傳奇故事《通幽記》— 唐晅

唐晅又悲傷,過了一會兒,張氏就命令點 上蠟燭,放在臺階的北面,唐晅趕緊上前,哭泣下拜,妻子回拜,唐晅就握著她的手,敘說 過去的事。

妻子也流淚對唐晅說:“陰陽道路相隔,和你久別,雖然在陰間寂寞沒有依靠, 日夜思念,從來沒有一天忘懷過你。今天正好是春秋相交的六合吉日,陰官被您的誠意所感 動,放我暫時回來,這樣的時辰千年才能遇見一次,真使我悲喜交加,再加上阿美 又小,連照看她的人都沒有,今天晚上能見到你使我能再次表明我的誠意。”

唐晅就讓家裡的親人列拜張氏,端起蠟燭進入廳堂,安排好床帳,妻子不肯先坐,就說:“陰陽尊卑,以活人為高 貴,你應該先坐。”唐晅就聽她的話坐下。

張氏又笑著對唐晅說:“你對我的情意雖然和從 前沒什麼兩樣,然而聽說你已第二次結婚,新舊妻子有什麼不一樣嗎?”

唐晅非常慚愧,妻子張氏說:“照理說我已去世,你應該再次結婚,你的新妻子在河南,我知道她很樸實和善,這 樣看來,人生長短,是不是本來就有定數呢?”唐晅答道:“一定有。”

張氏又問:“佛家說的 死生、因緣,是對的嗎?”唐晅答道:“道理是正確的,這不已經驗證出來了嗎,有什麼錯?” 張氏又問:“佛和道哪個對哪個錯?”

唐晅答道:“同一源流不是一個派別罷了。另有太極仙品,是總管靈魂的官,有出則有入,造化是無窮無盡的,其中的道理很深奧啊!其餘的全都象人間 聽說的一樣。”

張氏說:“現在你我的事卻是陰陽阻隔,和因緣的說法不符,這不成了我拖累你了嗎?”唐晅心裡有些恐懼,不敢再問,於是問她想吃什麼好飯菜。張氏回答說:“陰間美 味也全都有,只是沒有漿水粥,因為漿水粥送不到陰間。”

唐晅就命家人準備漿水粥。送到 以後,張氏另外要了一份餐具,擺好了就吃,全都吃光了。等到撤下後,粥還象剛才的樣子 一點也沒動。唐晅全都給張氏帶來的隨從吃了。

有位老太太,不肯一同坐下,張氏說:“她是老人,與那些晚輩不一樣。”張氏對唐晅說:“她是紫菊奶孃,你難道不認識嗎?”

唐晅這才 想起來,就讓另設一桌吃飯。其餘侍從,

唐晅大多數不認識,聽到召呼名字,竟是唐晅從京城回去奔喪的時候,用紙剪的那些奴婢。

唐晅再問那些奴婢的名字,張氏說:“都是你當 時給起的。”才知道祭悼時燒化的那些錢財奴婢,陰間沒有收不到的。

張氏又說:“往日我 總是愛擺弄一個金刻的盒子,把它藏在堂屋西北的斗拱裡,那是個沒有人知道的地方。”

唐晅去拿,果然找到了。張氏又說:“難道你不想見到阿美嗎?現在已經長成大姑娘了。”唐晅 說:“阿美死時還在襁褓中,地下怎麼能增長歲數呢?”

張氏回答說:“陰間和陽間沒什麼不 同。”過了一會兒, 阿美 到了,約五六歲,

唐晅撫摸著她就哭了。張氏說:“不要抱,別嚇 著她。”

羅敷就抱起來,忽然就不見了。唐晅就叫僕人放下簾帷,夫妻二人情意纏綿,就象 張氏活著時一樣,唐晅只是覺得張氏的手腳和呼吸都冰冷。

傳奇故事《通幽記》— 唐晅

又問張氏在陰間住什麼地方。張氏回 答說:“在公婆旁邊。”唐晅說:“娘子如此神靈,為什麼不返還成活人呢?”

張氏回答說: “人死之後,魂魄都在別處,都有所記錄。和形骸相離很遠。就像你在夢中一樣,哪能記下 自己身處何地?人死了之後,誰都不會記得死時候的事,也不知道殯葬的地方。你燒了紙錢 和紙作的奴婢,我就能收到,至於自己的形骸,確實不知道在什麼地方。”

接著二人恩愛到深夜。唐晅說:“和你合葬同一墓穴的時刻並不遙遠了。”張氏說:“曾經聽到合葬的禮 儀,只能把兩人的屍體埋葬在一起,至於靈魂,其實都沒看見,你為什麼要說這些話呢?”

唐晅說:“女人死了,在陰間也能再婚嗎?”

張氏回答說:“死生同樣,貞節和淫邪每個人都不 同,我死了以後,在陰間立刻有人強迫我改嫁,讓我嫁給北庭都護鄭乾觀的侄子明遠。我發 誓不嫁,上上下下的人都很憐憫我,才得以解脫這事。”

唐晅聽到後就安慰她,並感懷這件 事,贈詩道:“嶧陽桐半死,延津劍一沉。如何宿昔內,空負百年心。”

張氏說:“看見你 情義如此深重,也想作一首詩來酬答,可以嗎?”唐晅說:“從前你從不寫文章,怎麼現在 能作詩了呢?”張氏說:“我一向喜歡詩文,怕你笑話才不作詩。詩是言志的,何況今晚心 裡又這麼暢快!”

於是撕下腰帶在上面寫詩道:“不分殊幽顯,那堪異古今。陰陽途自隔, 聚散兩難心。”張氏又寫道:“蘭階兔月斜,銀燭半含花。自憐長夜客。泉路以為家。”

唐晅含 淚和張氏敘說深情,悲喜之間,不覺天已亮了。不一會兒,聽到敲門聲,陰間的公婆讓丹參 傳話催促新婦人,擔心天亮陰間司督責怪。

張氏哭泣著站起來,和唐晅訣別。唐晅寫了送亡 魂的文章交給妻子帶在身上。張氏整理衣服時唐晅聞到一般香氣,和世間不同。問這種香氣 從哪得到的,張氏回答說:“是韓壽剩下的。是我來之前,在陰司大堂上接受的賞賜。”

唐 晅握著她的手說:“什麼時候再能見面?”回答說:“四十年後吧。”張氏留下一件絲織 品,給唐晅作為紀念,唐晅回贈一件金鈿盒子。

張氏說:“回去的日期有限制,不能久留 了。四十年內自然是不會再相見了。就是在我墓地上祭祀,也沒有用處。如果你要給我享受 祭品,只在每月最後一天,黃昏的時候,在田野中,或在河畔,只要叫我的名字,我就全能 得到,匆匆一面,不能和你再多說話了,希望你多多珍重。”說完,就上車離去,揮動著衣 袖,很久才消逝。

全家都看見了,此事見於唐晅手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