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商銀行利率比銀行高,為何18年利潤才6.7億?

萬事皆空70


看一個企業是否優質,利潤只代表一個方面,從利潤/營業收入來看,網商銀行與傳統銀行相比,確實不高:營業收入62.84億,利潤6.71億;招行營收2471.35億,利潤805.60億;浦發銀行營業收入1715.42億,利潤559.14億。比較而言,網商銀行的成本卻是比傳統銀行高。

另一個角度,網商銀行的客戶群體,以小微企業、三農、消費金融等為主,這些客戶群體,需要有規模效應,依靠邊際效益才能有更高的利潤,招行零售成本低,利潤高,是20年來悉心耕耘零售的結果。招行有幾個億的零售客戶,而網商銀行才1200萬,招行零售的規模效應已經凸顯,所以利潤高企;而另一個零售銀行,平安銀行,其依託的是平安集團龐大的保險代理人,其零售的固定成本極低,所以近年來平安的零售業務增長極快。

而無論是招行還是平安,在最初零售發展時,都很好的依託了公司業務的渠道和資源,而這點,網商銀行完全沒有,當然,網商銀行有其自身優勢,不展開說哈。

換句話說,網商銀行,在現在這個階段,盈利已經是讓人驚訝的事情了,個人覺得可以接受的。隨著未來規模的增加,網商銀行的利潤率一定會隨之增加的,而其固定成本佔比會逐漸減低,且資金成本也會下降的。


莫事來嗑


眾所周知,銀行做的是錢的生意,存款進來,貸款出去,銀行的利潤來源主要是存款和貸款之前的差價。

網商銀行的貸款利率高不高?這個問題本身很難回答,也不知道題主為何認為網商銀行的利率比銀行高?網商銀行本身就是一個銀行,網商銀行的利率比銀行高,是比哪家銀行高,具體什麼銀行,哪個利率,這個要說清楚,我們才可以說。

我們的確無從去對比網商銀行的利率是不是高,但是網商銀行有一樣東西肯定是高的,那就是成本,而且這個是可以精準度量的。

為什麼網商銀行成本高,因為別的銀行可以自己吸收存款,網商銀行只能從別的銀行借錢來放貸,至於為什麼網商銀行不能自己吸收存款,這個說起來就涉及到網絡銀行的業務限制問題了,我在這裡就不多說了。

放一張圖,看一下其他銀行的成本有多低。順便說一下,現在銀行的利率有一定的自由度,比如央行規定了今年的活期存款利率是0.35,這就是市面上的資金價格,而一些國有大行(比如宇宙行,他們的網點多,根本不愁存款,所以他們的活期存款利率可以定的更低,只有0.3%)


瀚海觀察


因為網商銀行用的是阿里的流量在做業務,但網商銀行馬老闆只是參股,是親戚,螞蟻金服卻是馬老闆親生的。你要是馬老闆,盈利大頭是留在螞蟻金服還是網商銀行?別扯啥為小微服務寧願少賺錢。親疏有別而已


小名阿胖


看年報和信息披露,上面應該很清楚。流量業務資金都是銀行的,成本不低,不良撥備照提,撥備後利潤自然就不高了。


非比幸福


不要看利潤

要看做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