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要点

一、模板检查

混凝土浇筑前,对结构模板进行逐一检查,对模板的尺寸、平整度和加固进行仔细检查,保证混凝土浇筑时模板的稳定,防止发生模板变形、爆模情况。

二、浇注方法

因浇筑尺寸较大,为防止冷缝出现,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施工时采取斜面分层、依次推进、整体浇筑的方法,每次叠合层面浇筑间隔时间不得大于2h,小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三、混凝土浇筑顺序

(1)板体混凝土浇筑

在底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取“分区定点,一个坡度、分层浇筑、循序推进、逐步到顶”的方法。即混凝土从一端向另一端,以同一坡度一次到顶向前连续浇筑。采取合理的分层浇筑方式,每层厚度不超过500mm,并任其斜向流动,层层推移,必须保证第一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第二层混凝土浇筑。如下图所示: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要点

浇筑时先在一个部位进行(如侧墙一侧端头、底板边角等),直至达到浇筑厚度,混凝土形成扇形向前推进,然后在坡面上继续浇筑,循序推进,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初凝时间。 如遇特殊情况,混凝土在间歇时间内不能继续浇筑时,需要采取如下应急措施:可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坡面上插Φ12短钢筋,长度1米,间距500mm,呈梅花状布置,同时加强测温工作,控制内外温差。

(2)墙体混凝土浇筑

在进行侧墙混凝土浇筑时应分层、对称浇筑,每次浇注层高不得超过0.5m。每次浇筑根据钢支撑的空隙隔一跳一浇筑,不能在同一点处一致下料,每一空隙每次下料约1.5 m3左右,一侧一层完成浇筑后,在另一侧对称部位进行同步浇筑,浇筑完成后,下料位置返回初始点,从新进行上一步骤,浇注高度同样不超过0.5m,循环浇筑至上部施工缝(若上一层浇筑后,发现未浇筑的空隙处混凝土过少,那么这一层浇筑就从空隙处就行隔一跳一的浇筑,如此反复至浇筑的顶面)。进行侧墙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浇筑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因浇筑速度过快冲击力较大引起模板、支架变形、失稳。

(3)混凝土振捣

进行板混凝土浇筑时,因浇筑面积较大、混凝土呈扇形铺开浇筑,安排4名振捣工对新浇筑混凝土进行振捣,进行墙体混凝土浇筑时,安排4名振捣工(对称浇筑,一边安排两名)随出料泵管行走振捣,浇筑立柱混凝土时,安排1名振捣工对浇筑混凝土进行振捣。

混凝土采用机械振捣棒振捣。振捣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上下抽动,均匀振捣,插点要均匀排列,插点采用并列式和交错式均可;插点间距为300~400mm ,插入到下层尚未初凝的混凝土中约50~100mm,振捣时应依次进行,不要跳跃式振捣,以防发生漏振。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25s,使混凝土表面水分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止。

四、混凝土浇筑注意事项

(1)浇筑每一区段时,应先浇筑标高低的部位,如电梯井坑、集水坑等,由低向高推进。 同一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同一配合比,生产工艺基本相同,每单位工程不得少于2组(每组6个试件);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m3应留置一组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2组。

(2)浇筑分层,下层混凝土初凝以后,不允许受到振动。应在混凝土尚未初凝时进行振捣(刚接近初凝再进行一次振捣,称二次振捣),二次振捣可克服一次振捣的水分、气泡上升在混凝土中所造成的微孔,亦可克服一次振捣后混凝土下沉与钢筋脱离,从而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和抗渗性。

五、养护

因大体积混凝土早期升温较快,后期降温较慢,在混凝土养护期间需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进行量测,测温采取先频后疏的原则。主要测量混混凝土中心温度及混凝土表面温度。混凝土中心在浇筑前竖直埋设温度感应器,埋设位臵根据混凝土的高度或厚度而定。测温从混凝土浇筑后的3h开始,每2h测一次。混凝土浇筑后3-4d,每4h测一次,5-7d每8h测一次,每天的测温数据出来后,及时对数据进行分析,绘制温度—时间曲线,当各部位温差进入安全范围后取消保温措施。

冬季气温较低,一般覆盖养护无法满足混凝土保温要求,需采用暖棚法进行养护:

在进行混凝土抹面同时搭设暖棚,采用暖风机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保温处理,使混凝土表面温度保持在5℃以上,以免因外部温度过低造成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形成裂缝,暖棚法施工具体搭设见下图: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要点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要点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要点

六、暖棚养护注意事项

① 棚内热量分布应尽可能均匀,因为新浇筑混凝土的强度增长与温度密切相关。一般棚内底部温度不得低于5℃,并应设专人测混凝土及棚内温度,测温点应选择具有代表性位置进行布置,测温每昼夜不少于4次。

② 冷空气会很容易通过出入口或缝隙吹入,尤其迎风面一侧尤为严重,所以要特别注意,暖棚出入口要设专人管理,以防封闭不严造成混凝土受冻等事故。

③ 由于冷空气加热时相对湿度要降低,从而会使棚内混凝土裸露面趋向快速蒸发,养护期间注意棚内湿度,并注意观察混凝土是否有失水现象,若失水时应及时采取措施或向混凝土表面洒水养护。

七、混凝土养护质量保证措施

混凝土养护要把握三个环节。即:保证湿度、调控温度、控制养护期限。

① 养护要及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为减少混凝土表面曝晒时间,防止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可用塑料薄膜等不吸水的材料,一边浇筑、一边覆盖,待初凝抹面收浆后,再正式进入养护工序;

② 如采用人工洒水、喷淋养护,混凝土表面可用土工布、麻袋、棉毡等吸水材料覆盖(包裹)严实,不露边露角、洒水喷淋的间隔时间要短。覆盖物内外自始自终要保持水分,防止干湿循环。一般来说养护水温不宜低于15℃,且养护水温与混凝土的表面温度相差不宜高于15℃,以防混凝土表面裂纹。

③ 如采用混凝土表面包裹塑料薄膜保湿养护,塑料薄膜应具有一定的抗裂、抗拉强度,与柔韧性。混凝土脱模后,应先在混凝土表面洒水湿润,立即包裹严实,塑料薄膜要紧贴混凝土表面,不漏缝、不透风。在养护期限内,混凝土表面自始自终要出现水珠。为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状态,可定期向塑料薄膜内喷淋洒水,要经常检查薄膜的完整性。如发现有塑膜开脱破裂等现象,要及时修补完整;

④ 在养护期间,要密切注意大气与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变化。当气温低于+5℃时,应覆盖保温,不可洒水养护。当气温骤然变化时,要采取保温和降温等措施。使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不得超过1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要制定周密的温控方案,作好温控测试。保证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之内;

⑤ 根据不同的气象、气温条件与不同的结构特征,高性能混凝土的养护期限一般应控制在14~28天之内。在此养护期间内,要采用保温(冬 季)隔热(夏季)的养护措施。保证混凝土的养护湿度满足要求,使混凝土的水化顺利进行。

⑥ 混凝土的养护要有专人负责。在养护期限内,要及时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注意细节,作好记录,全面落实养护措施。

八、应急预案

(1)模板变形应急措施

首先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实时巡检,一旦出现模板变形和爆裂征兆应及时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① 如模板变形量较小,应放慢混凝土浇筑速度、及时采取措施对模板周边支撑进行加强,阻止模板变形继续加大。

② 如模板变形量较大,应停止混凝土浇筑,并疏散人员,待确认无支架跨塌危险后再校正模板,并对支架进行加设钢管支架加固。

(2)支架跨塌应急措施

首先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及验收程序对支架进行搭设验收,采取各项措施确保支架不出现跨塌事件,万一如出现支架垮塌现象,应以最快的速度撤离人员,若发生人员受困,应迅速调集现场应急设备及时清理掩埋物,将被困人员救出,并及时送往附近医院,人员撤离时应有组织的从基坑的安全通道撤出,防止出现拥挤。

(3)混凝土原材料供应中断预防措施

① 地下结构底板混凝土浇筑前2天通知各材料供应部门开始备料,组织人员及机械。混凝土浇筑前1天联合项目部对施工现场内各机械进行检查保养。

② 控制好水灰比、减水剂等外加剂的应用。

③ 联系一家距离工地较近的商品混凝土供应站,作为在浇筑混凝土中出现混凝土原材料供应不上时使用,使用时混凝土配合比、材料应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