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輔助”不成局 中加基金成立6年規模依然全賴機構資金

2019年公募基金一季報日前已全部發布完畢,雖然今年以來債市震盪導致債券基金收益持續下滑,但一季度債券基金規模依然大增2500億元之多,而增量資金依然主要出自機構委外資金,此類資金又一次推高了長期依賴機構委外資金基金公司的規模,中加基金就是其中典型。

中加基金今年一季度份額增加78億份,其中增量主要來自債券基金,而旗下偏股混合型基金卻遭淨贖回。其中中加基金旗下45只基金(A/B/C類份額分開計算)中有37只單一投資者持有比例超20%,旗下規模最大的貨幣基金主要持有人也均為銀行機構,機構委外資金幾乎完全撐起了中加基金的規模,至今難以擺脫投資者結構單一的窘境。

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成立,未來嚴重依賴機構委外資金的基金公司,前途未卜。

機構委外資金撐起700億規模

玩過MOBA(多人聯機在線競技遊戲)類遊戲的人都聽過一句話:高端局無射手,低端局無輔助。射手是一個爆發型職業,需要超高的經濟、裝備成型才能打出高傷害,其往往需要其他團隊所有成員保護才能形成優勢局,但其輸出環境一旦被切斷,團隊勢必成為弱勢的一方。而若想快速形成優勢局,一個輔助四處遊走為團隊形成強大的生存屏障已成為必備流程。

萬物相通,投資亦然。公募基金行業已經走過20個年頭,市面上的基金數量已接近5000只。在這個“百舸爭流”的時代,次新基金公司面臨著巨大競爭壓力,尤其是公司股票投研實力和風控水平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一旦遭遇熊市,多年的積累可能一朝付諸東流。

因此,次新基金公司想迅速做大規模,推出能夠吸引機構委外資金的低風險債券基金和貨幣基金,成為此類基金公司迅速“補血”的捷徑,而銀保系基金公司則是其中急先鋒,中加基金就是典型之一。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中加基金成立於2013年3月,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中加基金管理規模780.33億元,在134加基金公司中排名第42位,排名上升迅速。但據2019年一季報數據顯示,中加基金旗下可統計的45只基金(A/B/C類份額分開計算)中有37只出現單一投資者持有比例超20%的情況。

而旗下規模最大的中加貨幣雖無單一投資者持有比例超20%,但該基金前十大份額持有人均為銀行機構和其他機構。中加貨幣2018年年報顯示,該基金C類去年末份額193.54億份,機構投資者合計持有份額佔99.79%,今年一季度末份額已增至278.11億份,機構資金持續入駐概率大。

詳細來看,截至一季度末,中加基金旗下中加瑞利純債債券A、中加瑞利純債債券C、中加瑞鑫純債債券單一投資者持有比例均為100%,中加心悅混合A、中加豐享純債債券、中加豐尚純債債券等15只基金單一投資者持有比例均為99%,另有3只基金單一投資者持有比例超90%。

另據數據顯示,包括中加貨幣在內,中加基金旗下單一投資者持有比例超60%的基金合計份額佔公司總份額比高達97.26%,中加基金持有人幾乎全部為機構投資者,個人投資者佔比過小。

如何應對銀行理財子公司衝擊?

少數銀證保系基金公司有“背靠大樹好乘涼”的競爭優勢,但也並非可以“一勞永逸”,未來此類基金公司不僅面對著激烈的同業競爭,資管新軍銀行理財子公司嚴重威脅著基金公司。

今年2月15日,銀保監會正式批准中國工商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並已受理多家商業銀行申請,截至目前,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光大、招行七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獲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30多家銀行對外宣佈將成立理財子公司,其中就包括中加基金的第一大股東——北京銀行。

據公開資料顯示,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經營範圍為面向不特定社會公眾公開發行理財產品,對受託的投資者財產進行投資和管理;面向合格投資者非公開發行理財產品,對受託的投資者財產進行投資和管理;理財顧問和諮詢服務;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准的其他業務。

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業務也很大程度上與公募基金重合,未來銀行理財子公司可能與公募基金“短兵相接”,甚至從公募基金直接“挖人”。

此外,有業內人士表示,銀行理財子公司在起步期權益投資能力還需逐步培育,會謹慎配置股票,低風險的預期收益類產品依然會是其主要產品,而銀行理財子公司在投資範圍、投資限制、銷售渠道上較基金公司具有天然優勢,將直接衝擊公募基金的貨幣基金產品債券基金。不過出於對公募基金投研能力的信任和獲取稅收優惠等原因,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的萎縮程度還不能輕易下結論。

但對於長期依賴機構委外資金的基金公司來說,銀行理財子公司依然是一個強大的新競爭者。未來幾年,中加基金和其他委外資金佔比較大的公募基金將面臨著巨大的規模縮水風險,一旦規模持續縮水,旗下數量不少的迷你基金清盤潮將集中爆發,中小投資者將面臨極大的收益風險。

近年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多次強調,公募基金髮展方向存在誤區,行業應正本清源,投研能力才是基金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據中國網財經記者瞭解,目前絕大多數銀保系次新基金公司已開始佈局權益類產品,其中多家基金公司已將量化基金作為公司影響力的突破口,更有基金公司已從某老十家基金公司挖來了一名量化投資領域的明星基金經理,希望提升公司整體投研實力。還有一些中小基金公司表示,公司將深耕某一領域,希望成為細分領域的領跑者,作為公司快速成長的突破口。

返本還源,積極提升公司投研能力或尋求差異化發展,才是所有基金公司未來發展的重心。(記者 張明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