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謀殘卷:半部殘書,一代名相;十年崢嶸,千年權謀

權謀殘卷:半部殘書,一代名相;十年崢嶸,千年權謀

半部殘書,一代名相;十年崢嶸,千年權謀。本書是一代名相張居正對權謀之術的所思所悟。

【用人卷三】

為政之道,在於辨善惡,明賞罰。倘法明而令審,不卜而吉;勞養功貴,不祝而福。

譯文:從事政治的根本規律在於分辨善惡,嚴明賞罰。若國法令嚴明周全,不用去占卜也是吉利的;出力與有功勞的人得到賞賜,不去祝賀也是有福的。

賢者立而國興;小人立而邦危。有國者宜詳審之。故小人宜務去,而君子宜務進。

譯文:賢能的人得到重用國家就會興盛;小人得到重用國家就會危亡。國家領導應該謹慎考慮這件事情。所以應該趕走小人,舉薦君子。

大德容下,大道容眾。蓋趨利而避害,此人心之常也,宜恕以安人心。故與其為淵驅魚,不如施之以德,市之以恩。

譯文:大的德行能夠包容屬下,大的道義能夠容納眾人。趨利避害是人之常情,應該寬恕別人使人心安定。所以為了保持清明的政治而驅除犯錯的人,不如對犯錯的人施以德,用恩會來收服他們。

而誘之以賞,策之以罰,感之以恩。取大節,宥小過,而士無不肯用命矣。

譯文:而後用賞賜來勸誘他們,用刑法來威懾他們,用恩惠來感化他們。看重一個人的大節,寬恕他們的小錯誤,這樣有才能的人沒有不肯為你效命的。

賞不患寡而患不公,罰不患嚴而患不平。賞以興德,罰以禁奸。使下畏罰而利賞,下也;好德而恩進,上也。天下無不可用之材,唯在於所用。

譯文:賞賜不害怕少卻害怕不公正,懲罰不害怕嚴厲而害怕不能服人心。賞賜是為了鼓勵眾人的德行,罰是為了禁止奸邪的事情。使下屬害怕刑法而希望得到賞賜,是下策;使他們喜歡道義而思進取,才是上策。天下沒有不能夠使用的人才,關鍵在於怎麼樣運用。

權謀殘卷:半部殘書,一代名相;十年崢嶸,千年權謀

【事上卷四】

事上宜以誠,誠則無隙,故寧忤而不欺。不以小過而損大節,忠也,智也。

譯文:侍奉上級應該以誠相待,誠實就不會產生裂痕,所以寧願觸犯上級也不可欺騙他。不要因為小的過錯而喪失大節,所以忠誠的人,是智慧的人。

不欺上,亦不辱君,勉主以體恤,諭主以長策,不使主超然立乎顯榮之外,天下稱孝焉。榮辱與共,進退以俱,上下一心,事方可濟。驕上欺下,豈可長久?

譯文:不欺騙上級,也不使領導受到屈辱,站在領導的角度來鼓勵他,用深遠的謀劃來勸說他,使領導置身榮耀顯貴的境地,天下人就都會稱讚你了。與領導榮辱與共,共進共退,上下一條心,事情才能夠辦好。對上級傲慢,對下級欺詐,又怎麼能夠長久呢?

攻城易,攻心難。故示之以禮,樹之以威,上也。

譯文:攻佔城池容易,得到人心就困難了。所以帶頭用禮節,這樣樹立威信,是上策。

上怨報之以德,上毀報之以譽,上疑報之以誠。隙嫌不生,自無虞。事君以忠,不涓細流。待人以誠,不留小隙。

譯文:上級怨恨你,就用財物去收買他;上級對你詆譭,你就用讚譽來回報他;上級對你猜忌,你就用誠實來應對他。這樣沒有間隙,自然就沒有禍患了。對待上級要忠心,一點小事也不能夠馬虎。對待別人要真誠,不要忽略細節。

為上計,不以小惠,而以長策。小惠人人可為,長策非賢者不能為之。故事之以諛,不如進之以忠。助之喜,不如為之憂。

譯文:替上級著想,不要從小利開始,要從長遠去謀劃。小恩小惠人人都可以做到,可是長遠的謀慮只有賢能的人才可以做到。所以用阿諛奉承來對待上級,不如表現出忠誠。讓上級高興,不如為他分憂解難。

思上之所思,而慮其無所思;為君謀利,不如為君求安。思之深,而慮之遠。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譯文:想著上級所考慮的,看到上級沒有思考到的;為帝王謀求利益,不如為國君求得太平。思考精深,謀慮深遠。錦上添花,比不上雪中送炭。

權謀殘卷:半部殘書,一代名相;十年崢嶸,千年權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