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識別和防治蔬菜病害?

新大風歌


瓜類蔬菜根結線蟲病主要為害黃瓜、絲瓜、南瓜、西葫蘆等。以黃瓜、絲瓜受害最重。瓜菜的根、鬚根及側根感病後,組織膨大,形成大小不等的瘤狀物(即根結)。黃瓜的根結呈念珠狀,鬚根、側根居多。絲瓜、南瓜的根、側根則變粗,曲折畸形,鬚根少,根結粗大。病株生長受阻,萎蔫、矮化至枯死。剖視根結,可見內有乳白色顆粒狀(洋梨形)的線蟲雌成蟲。

瓜類蔬菜根結線蟲病由南方根結線蟲侵染所致。線蟲雌雄異形,雌蟲梨形,埋生於病根組織內,雄蟲線形,尾部稍鈍。其幼蟲雌、雄蟲同為線形。

發病規律:瓜類蔬菜根結線蟲以卵、2齡幼蟲隨病殘組織遺留在土壤裡越冬。多於5~30釐米的深土層內存活1~3年。第二年條件適宜時卵孵化為1齡幼蟲,蛻皮後為2齡幼蟲,從根尖、根冠侵入,居於生長錐內,其分泌物刺激根組織膨大,而形成根結。通過病土、病苗、病殘體及地面流水傳播。地溫在25~30℃發病重。土溫低於5℃、高於40℃線蟲生長受阻。土壤溼度適於蔬菜生長的,也適合線蟲為害。但乾燥或高溼不利於線蟲活動。沙壤土發病重,黏質土發病輕。致死溫度55℃10分鐘。

防治方法:

①水淹法。重病田灌水10~15釐米深,保持1~3個月,最好種水稻,有良好防效。

②高溫滅殺。收穫後深翻、灌水後,利用5~7月份高溫,用舊塑料布平鋪地面壓實,保持10~15天,使0~5釐米地溫白天達60~70℃,10釐米地溫達30~40℃,可有效地殺滅各蟲態線蟲。

③藥劑防治。20%益收寶顆粒劑:該藥又叫丙線磷。雖目前尚未列入禁用農藥之列,但是它對魚類及鳥類高毒,而且其半衰期較長(14~28天),使用時要小心,不要汙染了環境。每667米2用量2~6.65千克。98%棉隆顆粒劑:本品是一種低毒熏蒸劑,除殺線蟲以外,還對土傳真菌、細菌病害有效,常用劑量為每667米26.6~8千克。由於棉隆對植株的根部有殺傷作用,必須在移栽和播種前10~20天使用。為施用均勻,撒前先將其拌在土中。使用時最適地溫12~18℃,土壤含水量應在40%以上,用後將土壓實,鬆土放氣後方可播種。


小城漯河


一、農業防治

(1)在試驗一年以上的地方,篩選出抗病的優質蔬菜品種。番茄可選毛粉802、強選1號、強選3號、合作903等,青椒選中椒4號、中椒11號等、洋蔥選紫皮高樁等。

(2)為了保證蔬菜的健壯出苗,播種前應對種子進行消毒和發芽。

(3)根據生產無公害蔬菜所允許的肥料種類進行科學施肥,並應用土壤試驗配方施肥技術確定施肥量。葉面噴施有機肥、硫酸礦物磷肥、生物肥和微量元素肥。有機肥必須在50℃以上發酵5~7天才能使用,嚴格控制氮肥用量。

(4)深層土壤的栽培管理、田間準備、合理輪作、適時播種,減少冬季病蟲害的基數,減少病蟲害的危害。

(5)清潔田園生長的病株,對病株、葉、果進行清洗,集中銷燬處理。

二、物理防治

(1)在菜田周圍設置頻率振動殺蟲燈殺蟲技術,根據傳統的安裝方法(吊燈型、杆式、橫杆型、三腳架式等),根據作物高度進行調節。一般控制在距農作物1.2-1.5米處,用鐵絲固定,防止颳風。銅芯線不少於2.5米,單燈陷阱半徑100米,按控制面積45畝布燈。每天晚上8點把燈關了,直到第二天早上6點。誘捕的害蟲必須被完全殺死,然後掩埋。關燈後,用刷子清潔汙垢,每週清潔一次燈箱,每週擦一次燈管,五月中旬掛燈至八月底。

(2)性誘劑誘發技術垛發生在害蟲多發季節,每畝蔬菜田排放3-4個盆(利用三角形支撐比作物高0.5米左右的水盆),流域水和少量洗衣粉或殺蟲劑水的排放技術,懸吊鐵絲誘餌芯1~2cm。每3天清理一次昆蟲屍體,及時加水,每月更換一次。

(3)黃色誘殺技術,用24釐米x 30釐米黃紙板或廢纖維板,紙板由33釐米x 40釐米長的紙板製成,塗上黃色油漆,同時塗上一層油,插入行或植物之間。黃板應高於植株頂部,每畝20片,均勻放置,7-10天重新塗油。食宿時間:四月中旬至八月底,大白菜可適當推遲至九月中旬。

三、生物防治

各製劑的一般使用濃度和用量為:5%雲菊800~1500倍液噴霧,50~60 ml/畝;Bt乳劑200~300倍液霧,250 ml/畝。

四、預測技術

根據蔬菜病蟲害調查標準,建立病蟲害監測點,對項目區蔬菜病蟲害發生動態進行監測和記錄,結合田間調查結果、氣象因素等,預測主要病蟲害的發生趨勢。指導示範區防控工作的開展。同時,在頻率振動的殺蟲燈捕集區選擇一盞代表廣域的光作為觀察燈,由專人逐日記錄。

五、殺蟲劑應用新技術

普及醫藥設備是衛士牌WS-16型揹包式運動霧化器,噴霧器使用的關鍵技術要點:噴霧時可使用扇形噴霧器或錐形噴頭。當噴塗風扇噴嘴時,首先調整風扇噴頭的開啟方向,使其垂直於所述噴頭的方向,並在施加所述噴霧時將所述噴霧棒保持在所述本體的一側。保持一定距離(直線移動時宜踩在皮帶上)和一定高度(噴霧頭在地面以上50釐米,或距作物頂部約42釐米)。同時,有必要保持順風單面平行推進噴霧的使用。

在應用錐形噴頭時,噴頭應與作物保持一定距離,沿前向左右交叉的“鋸齒”噴霧習性應逐步改變,在風的一側採用“交叉”的“鋸齒”噴霧方式。確保噴頭處於無殺蟲劑的區域。

六、配套技術

(1)物理防治在有條件使用地膜、黑膜等功能膜和防蟲網進行防病、防蟲、除草。

(2)病蟲害發生時,應遵循防治效果最佳、殘留最少的原則,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環境化學農藥,並採取適當的化學防治措施,嚴格執行農藥合理使用標準。

(3)加強對示範區農藥投入品的監督。







SY木楊


茄果類蔬菜常見病蟲害及防治措施

摘要:本文主要介紹了茄果類蔬菜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措施,以期為確保蔬菜豐收、滿足城鄉“菜藍子”需求作出貢獻。

關鍵詞:茄果類蔬菜;病蟲害;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436.4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10.14025/j.cnki.jlny.2015.24.063

常見的茄果類蔬菜主要有茄子、辣椒、番茄等,也是消費者喜愛的蔬菜品種。在茄果類蔬菜的栽植過程中,易受到病蟲害的侵襲,給農戶造成經濟損失。因此,抓好茄果類蔬菜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對提高種植效益、確保農戶經濟收入、滿足社會消費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1 防治原則

茄果類蔬菜病蟲害主要有灰黴病、疫病,黃萎病、軟腐病、灰黴病、紅蜘蛛、蚜蟲等,這些病蟲害的發病期也正是茄果類蔬菜的生長期,必須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在防治原則上,應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式,優先採用農業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

堅持科學合理使用化學農藥,降低蔬菜產品的農藥殘留,以及對環境的汙染和對生態系統的破壞。使蔬菜生產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達到最大化。

2 農業、生物防治措施

農業防治主要指運用農藝手段防治病蟲害。如選用高抗多抗的蔬菜品種,嚴格執行輪作制度和水旱輪作,最好與非茄科作物輪作3年以上。同時加強田間管理,科學管理水肥,增強蔬菜的抵抗力,從而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對於病花病果等要及時清理,要進行燒燬或深埋等無害化處理。

生物防治主要指運用生物製劑或生物衍生物對病蟲害進行防治。生物防治具有對環境無汙染、效果好等特點,被廣泛應用於蔬菜生產過程中。隨著科技的發展,將有更多的生物防治手段被研發出來,對無公害蔬菜的生產將起到關鍵作用。

3 種子處理

種子處理是預防茄果類蔬菜病蟲害的重要方法。常見的種子處理有以下幾種:一是溫水浸種,把蔬菜種子用適當溫度的水浸泡15~20分鐘,有利於消滅種子表面的部分致病菌;二是硫酸銅溶液浸種,用適當濃度的硫酸銅溶液浸種,可預防辣椒疫病、黃萎病等;三是藥劑拌種,可用多菌靈或福美雙拌種,利於預防

黃萎病;四是高錳酸鉀浸種,把浸泡好的種子,用1%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30~60分鐘可殺滅部分致病菌。

4 化學藥劑防治

化學藥劑防治病蟲害是蔬菜生產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但隨著消費者對無公害蔬菜需求的擴大,以及公眾對食品安全越來越重視,化學藥劑防治日益向少用量、少殘留的方向發展。尤其是國家提出農藥、化肥零增長髮展目標後,化學藥劑防治病蟲害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下面介紹幾種茄果類蔬菜常見病蟲害的化學防治措施。

4.1 病害

番茄、辣椒疫病:預防本病可用葉面噴施“抗毒劑1號”抑制病菌,增強蔬菜作物免疫力。也可噴灑50%撲海因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64%殺毒礬粉劑500倍液預防,藥劑宜交替使用,效果較好。在發病初期,可用用70%乙磷鋁錳鋅500倍液、25%甲霜靈800倍液,或72%克露500倍液,或1∶1∶200波爾多液等噴霧或灌根,每7~10天1次。保護地蔬菜栽培還可施用45%百菌清煙霧劑,或10%速克靈煙霧劑,每公頃用量為3~3.75公斤。

根腐病:發病初期用克病靈500~600倍液,或辣椒抗枯靈500~600倍液等噴霧或灌根,每7~10天噴

1次,連續3~4次。

辣椒軟腐病:預防本病可實行輪作、合理密植、及時排水、通風煉苗等措施。保護地栽培要及時噴灑殺蟲劑防治煙青蟲等蛀果害蟲。發病時可噴施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

褐紋病:可用75%代森錳鋅400~500倍液噴霧,每10天噴1次,連噴2~3次。

茄子綿疫病:預防本病可選用抗病品種,實行2~3年輪作,及時中耕、整枝、摘除病果、病葉。發病時可選用64%惡霜錳鋅(殺毒礬)可溼性粉劑400~500倍液,或25%甲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噴霧,每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病毒病:以防治蚜蟲為主,發病初期可用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或康潤1號、菌克毒克、病毒必克等藥劑。

番茄灰黴病:發病初期可用50%的腐毒利(速克靈)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或50%乙稀菌核利(農利靈)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或40%施工佳樂懸浮劑800倍液噴霧。保護地栽培還可選用10%連克靈煙劑,或45%百菌清煙劑,每畝每次250克進行煙黴施藥,也可選用5%百菌清粉塵每畝1公斤進行噴粉施

藥,每7~10天噴1次,連施2~3次。

猝倒病:可用64%惡霜靈+代森錳鋅550倍噴霧,安全間隔期3天。還可於發病初期用72%的霜黴威(普力克)600 倍液噴施苗床。

4.2 蟲害

蚜蟲:可用50%霹蚜霧2000~3000倍液,或50%滅蚜松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抗蚜威2000~3000倍液,每隔5~7天噴1次,連噴2次。噴霧時,噴頭向上,重點噴施葉的背面。

棉蛉蟲、煙青蟲:可用BT乳劑250~300倍液,或90%敵百蟲晶體1000倍液,或2.5%敵殺死乳油3000~5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000~5000倍液噴霧。

紅蜘蛛:可用73%克蟎特1000倍液,或48%樂斯本乳油1500倍液噴霧。

茶黃蟎:可用20%菊馬乳油2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2000倍液,或20%殺滅菊酯乳油3000~5000倍液等噴霧。

4.3 化學藥劑防治注意事項

要了解國家規定的禁用或限用於蔬菜生產的化學農藥種類及品名,嚴格執行相關規定,避免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施藥時要遵守使用說明書中的

用量、用法,不得擅自加大藥量及增加噴藥次數,以免造成藥害。嚴格執行蔬菜生產安全間隔期,不得在採收前一定時間內使用化學藥劑,以免蔬菜農殘超標,損害消費者健康。


下一站的等待17


發現園裡的蔬菜與正常長勢有區別,如打蔫、生黴、顏色發黃等情況,一般有病蟲害了。至於是什麼病蟲害還要根據具體的品作和症狀作判斷並防治及管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