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各縣進士、舉人誰最多?看此文知道誰最牛!


根據《廣西通志·教育志》統計, 在實行科舉制度1300年間,廣西中式進士共1125名(含特奏名和恩賜進士),其中文科狀元9名,狀元中有2人三元及第,榜眼3名,探花2名,傳臚1名。

在廣西曆史上科舉最牛的縣在桂林, 第一牛的是臨桂。臨桂創辦州學最早,科舉受益最大。 唐大曆年間觀祭使李昌巙便在縣城桂林始辦州學,後改稱府學。由宋至清,臨桂建有書院13所, 義寧建有書院5所。據舊志載,唐代至清代臨桂縣考取進士301人(含武進士22人),其中狀元5人,榜眼2人,穩居廣西之冠。

桂林各縣進士、舉人誰最多?看此文知道誰最牛!

貢院:廣西鄉試之地

第二是全州。 全州縣在歷史上深受楚文化影響,教育發展雖然較早,但落後臨桂,在宋代才立州學。科舉考試中登科人數之多,名次之高,僅次於臨桂,居廣西第二。 在實行科舉制度的1000多年中,地方誌載為全州中文武進士的143人(但經考證事實上的數字比此數要多),中舉人的1570人。全州出過探花舒宏志。

靈川縣過去毗鄰廣西首府桂林,得中原風氣之先。也在宋代始建學宮。 歷代科舉中文武進士共51名,文武舉人506名;明清有進士、舉人人數分列桂林府第四及第三位。

桂林各縣進士、舉人誰最多?看此文知道誰最牛!

三元及第廣西有兩位

清順治十四年(1657)到光緒二十九年(1903) ,廣西鄉試文科開科100次,臨桂中解元有30人,全州人士中解元有13人,靈川有8人。所以那時全州與臨桂、靈川三縣被省人譽為“廣西鄉試三鼎甲”。

興安縣中舉人數量不如靈川縣,但中進士比靈川多,計有進士60人,文舉202人,武舉63人。

灌陽有38名進士,此數在桂林也算中上。

陽朔中進士的共14人,舉人205人(其中武舉38人),這數量也普通,但該縣的曹鄴卻是桂林籍第一位進士,開創桂北科舉的先河。明清兩代,設學官,並於道光十六年(1836年) 設縣學,本縣學生竟相應試,拔、歲、恩、副貢共360 多人。時譽“陽朔山水秀麗,功名門第滿城”。

荔浦縣歷代被錄取的進士:宋代共6人,清代共7人,共13人。舉人:明代15人,清代36人,另武舉24 人。原修仁縣被錄取的舉人:明代10人,清代4人,另武舉15 人。

桂林各縣進士、舉人誰最多?看此文知道誰最牛!

殿試第一稱狀元

恭城自唐宋至明清,《恭城縣誌》未見有進士記載,計有舉人28人(其中武舉22人)。此數在桂林府不能算多,但恭城古屬昭州(後來的平樂府)),《恭城縣誌》 (民國版) 記載; “昭州四邑,唯恭城士人最多。”

龍勝這方面人才較少。同治 元年趙文偉與其弟文萃從永寧州學赴桂林參加鄉試錄取。翌年入京會試,兄弟倆分別考取第五名和第六名,但這只是貢士。

有資料說自宋至清代,平樂出了進士61人,明至清代,有文科舉人204人、武科舉人28人,若如此,平樂的進士數量當位居第三。但此數據並非來自地方史志,真實性待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