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上学路途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全省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

《关于加强全省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9年3月15日

关于加强全省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施方案

乡村小规模学校(指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和乡镇寄宿制学校(以下统称为“两类学校”)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农村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为切实提高两类学校办学质量,努力办好公平优质的农村义务教育,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27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教育精准扶贫,坚持底线思维,实施底部攻坚,以弥补乡村教育发展短板、促进教育公平为核心,以两类学校为突破,集中力量办好农村义务教育,不断提高乡村教育质量,为我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有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到2020年,全省两类学校短板基本补齐,布局结构趋于合理,办学条件达到省定的基本办学标准,经费保障制度健全,教育教学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师资配置基本均衡,乡村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城乡义务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基本实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为乡村学生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三)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结合实际,盘点两类学校办学基本情况,科学合理做好两类学校整体布局规划,满足农村适龄儿童方便就近入学需求。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实用、够用、安全、节俭的要求,因地制宜,分类、分区域推进两类学校建设和管理,增强两类学校办学的灵活性和针对性,缓解城镇化建设对农村教育的影响,切实保障农村学生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实事求是,保障基本。立足县情、校情,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教育资源重点向两类学校配置,教学方法和激励机制优先在两类学校创新,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一体化办学、科学化管理、均衡化发展。

3.创新管理,协同推进。坚持创新引领,加大改革力度,激发两类学校办学内生动力,破解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体制机制障碍。建立省级指导、市级统筹、县级实施的协同推进机制,重点在办学理念、资源配置、师资队伍、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环境等方面探索新路径、实施新举措。

4.聚焦扶贫,补齐短板。把资源和发展要素向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制定“一县一对策”“一校一方案”政策,集中力量攻坚、精准施策推进,持续改善两类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统筹规划教育资源配置。

1.明确布局要求。两类学校布局既要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又要提供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既要防止过急过快撤并学校导致学生过于集中,又要避免出现新的“空心校”。原则上小学1—3年级学生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路途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4—6年级学生以走读为主,在住宿、生活、交通、安全等有保障的前提下可适当寄宿,具体由县级政府根据当地实际确定。(牵头单位:省教育厅;配合单位:省自然资源厅、省住建厅、各市州政府)

2.修订完善专项布局规划。各地要统筹考虑人口分布、地理特征、交通状况、家校距离、寄宿需求等因素,结合城镇化进程、学龄人口流动和变化趋势,统筹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完全小学布局,修订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按程序公开征求意见,并按程序报省政府备案。在人口较为集中、生源有保障的村单独或与相邻村联合设置完全小学;地处偏远、山区、生源较少的地方,一般在村保留或恢复教学点(规模保持在10人以上),生源极少的地方,可共享乡村幼儿园校舍开展集中教学;在乡镇设置寄宿制中心学校,满足本地学生寄宿学习需求。(牵头单位:省教育厅;配合单位: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住建厅、各市州政府)

3.稳妥做好撤点并校工作。布局规划中涉及到小规模学校撤并的,由县级政府因地制宜确定,但要按照“科学评估、应留必留、先建后撤、积极稳妥”的原则从严掌握。原则上学校撤并只针对生源极少的小规模学校(在校生规模在5人以下),并应有适当的过渡期,视生源情况再作必要的调整。严格履行撤并方案制订、论证、公示等程序,加强公众知情权和参与权,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充分征求学生、家长和村民委员会意见,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确保撤点并校工作平稳过渡。撤并后的闲置校舍应主要用于发展乡村学前教育、校外教育、继续教育、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等。对已经撤并的小规模学校,由于当地生源增加等原因确有必要恢复办学的,要按程序恢复。各地要通过满足方便就近入学需求、解决上下学交通服务、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等措施,坚决防止因学校布局不合理导致学生上学困难甚至辍学。(牵头单位:省教育厅;配合单位: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住建厅、各市州政府)

(二)推进实施标准化建设。

1.制定标准化建设规范。严格落实国家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装备配备标准和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有关要求,研究确定符合实际的两类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包括设置用地、校舍建设、装备配备、信息化、安全防范等),切实保障两类学校办学条件。统筹制定寄宿制学校宿管、食堂、安保等工勤服务人员及卫生人员配备标准,满足学校生活服务需求。对学生规模较小的学校,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生师比与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使用,用于解决偏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或者挤占挪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强化地方政府责任,严格落实两类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对乡村小规模学校按100人拨付公用经费,对乡镇寄宿制学校按寄宿生年生均不低于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牵头单位:省教育厅;配合单位: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住建厅、省自然资源厅、各市州政府)

2.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按照建设一所、达标一所、用好一所的要求,统筹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两州一县”专项建设规划、教育扶贫攻坚等项目,加快推进两类学校建设。要对照省定标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实事求是确定建设项目和内容,在村级完全小学、教学点重点进行必要的校园校舍修缮改造及附属设施建设,保障基本教学生活需要。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小规模学校设置必要的功能教室,配齐计算机多媒体设备、音体美设施设备和教学仪器、图书。持续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在保障基本教育教学条件的同时,完善宿舍、食堂、澡堂、厕所、运动场、校园监控系统等配套建设,改善生活卫生条件。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乡镇寄宿制学校提供工勤、保安和远程教育教学辅助服务。力争2019年秋季开学前各地两类学校办学条件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标准。各地要依法依规足额保障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用地,保证规划项目顺利实施。对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非营利性教育设施用地,可以划拨方式供应。要统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强两类学校周边道路、通信、电力、给排水建设,提高两类学校基础设施保障水平。积极实施两类学校温暖工程,确保每所学校都有安全稳定的取暖条件。(牵头单位:各市州政府;配合单位: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住建厅、省自然资源厅)

3.积极创建特色化学校。以“四小建设”(小而精、小而美、小而优、小而特)为目标,制定“一县一对策”“一校一方案”,建成有特色的两类学校,激发学校活力,实施个性化教育。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树立“校村人融合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核心,改善两类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配备,不断提升两类学校教育质量,建设美丽乡村、打造魅力学校,吸引外出务工随迁子女回流到两类学校就读。(牵头单位:各市州政府;配合单位: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

(三)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1.落实乡村教师待遇。落实两类学校教师职称晋升政策,加强乡村教师科学精神、职业道德、从业操守等评价考核,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实践能力、工作业绩、工作年限、任职年限等评价权重,推进教师职称晋升。将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作为申报高级教师职称和特级教师的重要条件。切实落实教师职称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政策,并优先满足小规模学校需要,保障乡村教师职称即评即聘。健全长效机制,落实和完善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确保两类学校任教的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乡村教师在享受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乡镇工作补贴的基础上,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落实差别化生活补助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高补助标准,同时,对乡村走教教师每人每月按不低于300元发放交通补助,市县可结合实际,根据教师走教里程和课时数予以差别化对待。大力改善乡村教师生活条件,加快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将符合条件的两类学校教师纳入当地政府住房保障体系,优先安排边远乡村任教的教师,保障乡村教师基本工作和生活。(牵头单位: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省住建厅;配合单位:省财政厅、各市州政府)

2.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培养。推进“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编制统筹,师随生配”,推进“单位人”向“系统人”的转变。完善以县为主的教师培训机制,优化“理论学习+实践反思+基地实训”的培训模式,促进乡村教师培训日常化、制度化和本土化。实施“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优先支持艰苦边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培训。通过送教下乡、集中研修等方式,增强乡村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两类学校教师教书育人能力与水平。定期选派乡村教师到城镇学校跟岗实习,着力培养一批职业精神牢固、学科知识全面、专业基础扎实的“一专多能”乡村教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牵头单位:省教育厅;配合单位:省财政厅、省人社厅、各市州政府)

(四)着力提高办学水平。

1.深化两类学校管理模式改革。探索建立以小规模学校为基础、以教学资源为纽带、以乡镇中心校和示范校为主体的链网状学校管理体系,实现“示范引领、资源共享、统分结合、协同发展”。推行乡镇中心校一校制管理改革,实行“中心校+”模式。推进学区化、一体化和多元化管理,探索附设幼儿园和初小、高小和初中“一体化”办学、村内和校间就近结对“集群式”办学、中心校和小规模学校联盟“捆绑式”办学。建立优秀教师、教学资源、教学成果共享机制,统一中心学校和小规模学校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研活动(以中心校为教研单元)和教师管理,推进教师集体教研备课,统筹排课,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和外语等短缺学科教师实行联校走教。完善两类学校评价方式,对承担走教任务的教师在绩效考核和评先选优等方面给予倾斜,充分激发两类学校和广大乡村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创造性。(牵头单位:各市州政府;配合单位:省教育厅)

2.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发挥小规模学校小班教学优势,积极开展情景教学、尝试教学、协同教学、讨论式和互动式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单一教学模式向多元化教学模式转变。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强化合作学习,加强个性化教学和针对性辅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推进优质教育输出,结合远程教育条件,建立“城市+乡村”学校对口帮扶机制,实施同步课堂。构建“魅力教室+活力课堂+个性课间+轻松课外”的教学模式,树立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新理念,使两类学校真正成为促进农村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牵头单位:省教育厅;配合单位:各市州政府)

3.强化“互联网+教育”模式。发挥各级政府在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积极运用市场机制,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强两类学校软硬件建设。充分利用卫星、光纤、移动互联网等手段,加快实现两类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提高发展和应用“互联网+教育”水平,对两类学校开展经常性指导,积极打造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集体备课、讲课、仿真实验、“翻转课堂”等特色的教学模式,促进两类学校信息化教学水平。结合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要求,以外语、艺术、科学课程为重点,涵盖所有学科,引进或开发慕课、课程超市、名校名师课程等,提供丰富优质在线教育资源,保障两类学校开齐开足开好课程,弥补师资力量不足等短板。发挥好优质学校、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采取同步课堂、公开课、在线答疑辅导等方式,促进两类学校师生与优质学校师生共同在线上课、教研和交流。研究探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遴选县域内经验丰富的教研人员、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赴两类学校,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分析和监测,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和改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方法。(牵头单位:省教育厅;配合单位:省工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各市州政府)

4.推进对口支教。完善城乡学校支教制度,建立城乡学校“手拉手”对口支援关系,广泛开展对口帮扶活动,努力实现每一所乡村学校都有城区学校对口帮扶,切实做到真帮实扶。大力消除城乡教师交流轮岗障碍,统筹调剂县域内城乡学校编制,推进城镇学校教师定期轮流到乡村学校任教。各地要强化对两类学校教研工作的指导,鼓励城乡间学校采取同步教研等多种方式开展交流。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在帮扶乡村学校中的作用。(牵头单位:省教育厅;配合单位:各市州政府)

(五)不断改善乡村学校育人环境。

1.积极改善育人环境。各地要结合实际,在全面掌握闲置校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闲置校舍利用和处置方案。对可以改造利用的闲置校舍,按照“教育优先、确保公益”的原则,借鉴“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途径,改造建设一批“两类学校少年宫”“留守儿童关爱之家”“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远程教育培训中心(基地)”等公益场所,充分利用学校大课间、活动课、双休日等课余时间,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区分不同层次未成年人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德育实践活动、中小学研学实践活动,并与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和文体活动结合起来,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长足发展,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走出课堂、走出乡村,拓宽两类学校师生视野,努力让广大乡村孩子享受到与城区孩子同样的教育。(牵头单位:省教育厅;配合单位: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各市州政府)

2.创新家校合作育人模式。充分发挥教育部门和单位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促进全面构建“家庭尽责、源头预防、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关爱保护留守儿童体系。建立健全两类学校制度化的家校合作机制,完善家长委员会组织和功能,家长委员会成员中农村留守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应占一定的比例。通过家校合作机制,利用电话、视频、互联网等方式,搭建“亲情关爱”平台,加强留守儿童与委托监护人、外出父母的有效沟通,增进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亲情联系。建立假日期间定期家访制度,加强寒暑假期间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指导外出务工家长以多种方式经常关心留守儿童。(牵头单位:省教育厅;配合单位:各市州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将两类学校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及时解决规划布局、经费投入、建设运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各地要把办好两类学校纳入政府年度考核评价体系,对工作措施落实不到位、工作目标未按期实现的,严肃追究责任。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抓落实的作用,有效调动各方力量,大力激发广大校长、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落实经费保障。省财政要统筹义务教育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重点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倾斜,支持改善两类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各地要健全两类学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教育经费投入向两类学校倾斜,统筹兼顾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各地在编制乡镇中心学校年度预算时,应统筹考虑小规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财力状况予以保障,严禁乡镇中心学校挤占小规模学校经费。

(三)加强督导检查。建立完善两类学校质量监测和督导评估机制,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要把两类学校建设工作纳入对市州、县市区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和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之中。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两类学校建设情况、布局调整情况、群众满意情况、督导检查情况和政府年度考核目标落实情况,以督促进、以评促建,切实办好乡村义务教育。

(四)强化宣传引导。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广泛宣传国家和省上关于加快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及时总结宣传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形成示范效应,为推进我省农村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甘肃: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上学路途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