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行李!俄客機乘客救行李妨礙疏散,41人遇難

5 月 5 日下午,莫斯科的天空出現了一道美麗的彩虹,謝列梅捷沃機場候機的乘客卻無暇欣賞,他們剛剛透過候機廳的落地窗目睹了死神降臨的過程。

一架飛往摩爾曼斯克的客機,飛完它服役的最後 30 分鐘,以機身燃燒的方式永別藍天。

它再不能在雲朵裡飛行,同它一起向世界告別的,還有 41 個鮮活的生命。

致命行李!俄客機乘客救行李妨礙疏散,41人遇難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謝列梅捷沃機場航站樓內,人們用獻花悼念遇難乘客

俄羅斯一架客機 5 日晚起飛不久因技術故障緊急降落,碰撞著陸後燃起大火,41 人死亡、37 人倖免於難。

致命行李!俄客機乘客救行李妨礙疏散,41人遇難

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謝列梅捷沃機場拍攝的被燒燬的蘇霍伊超級 100 型客機。

事發地是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最繁忙的謝列梅捷沃機場。克里姆林宮向死難者致哀,下令徹查這一事件的原因。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確認,這架客機上沒有中國公民。

據莫斯科謝列梅捷沃機場聲明,俄羅斯國際航空公司一架蘇霍伊超級 100 型客機 5 日 18 時 2 分(北京時間 23 時 2 分)從這一機場起飛,飛往俄北部城市摩爾曼斯克。

然而,起飛不久,機組人員“察覺異常,決定返回起飛機場。18 時 30 分,這架客機緊急降落”。據今日俄羅斯報道,出事的飛機機長稱,飛機飛行途中,遭遇雷擊,起初無法和地面工作人員溝通,只能手動迫降。

一些視頻畫面顯示,客機碰撞著陸,在機場跑道上急速滑行,機艙尾部隨後燃起熊熊大火。

阿廖娜 · 奧薩基納在航站樓目睹這一幕,“火焰吞噬客機 …… 這場恐怖的悲劇展現在我眼前”。火勢較大,消防隊雖然很快抵達,但是無法迅速撲滅大火。

一名消息人士告訴國際文傳電訊社,客機第一次嘗試降落沒有成功,第二次嘗試終於著陸,但是部分控制系統失靈。還有消息稱客機“硬著陸”時,碎片迸進發動機裡,觸發火災。這一說法尚未經調查小組證實。

莫斯科地區公共衛生部門負責人德米特里 · 馬特維耶夫早些時候披露,11 人受傷,已入院治療。

世界觀

黑絲帶在機場飄動

進入 5 月的莫斯科,日落時間直到晚上 9 點。飛機在大雨前白得可怕的天空下起飛。

這是一架飛往摩爾曼斯克的航班。但這一刻,沒人料到,這隻“鳥兒”和它搭載的乘客會遭遇厄運。

悲慟

“我寧願相信這是一場噩夢”

“我們剛剛起飛不久,飛機遭到了雷擊,被迫返航,迫降的過程很激烈,我們膽都要嚇破了,飛機像蚱蜢一樣跳,剛一落地就開始著火,我們什麼都不知道,只看到(俄羅斯聯邦民防、非常局勢與救災事務部的)人和救護車在等待 …… ”一名倖存者至今仍心有餘悸。

“親愛的,我跳出來了,好好的,一點兒事也沒有。”也有幸存者得救後第一時間打電話給擔驚受怕的家人。“感謝上帝 ! 真的為那些人難過 …… ”

幸運之外,是悲慟。

“我妻子在那趟飛機,我怎麼也聯繫不上她!”一名乘客家屬看到越來越多的記者,焦急不已。

失事飛機上有兩名摩爾曼斯克醫務人員,但他們沒有在 6 日公佈的倖存者名單中。

他們的同事不肯相信他們離開了,紅著眼眶反覆唸叨一定會有奇蹟。“我 4 月 26 日還在醫院見到葉甫蓋尼 · 維塔利耶維奇,我跑過去感謝他,我永遠不會忘記他那雙善良的藍眼睛,他是上帝派來的醫生啊!他治癒了那麼多人,我寧願相信這是一場噩夢,這世上是有奇蹟的,不是嗎?”

聽到這一消息,他們的患者也為之數度哽咽。悼念在多地展開。莫斯科市民在謝列梅捷沃機場獻花向遇難者表示哀悼,尼基茨基大街等地點燭悼念亡靈。摩爾曼斯克市民也在機場及市中心紀念碑處自發獻花點燭悼念不幸者。摩爾曼斯克宣佈 5 月 6 日到 8 日為全城哀悼日,悼念那些在此次事故中不幸喪生的人。

在謝列梅捷沃機場,曾經有著光潔機身的飛機,燒成了“衣衫襤褸”的漆黑骨架。趕來機場的一位莫斯科市民俯下身,獻上手中的花束。在她的面前,其他人所帶來的鮮花已插滿了兩個花瓶。

花瓶上繫著的黑絲帶,在風中飄動。

質問

“那個時候抓住的是別人的命”

“您認為要懲罰那些為了拿自己的行李耽誤疏散的乘客嗎?”事後,《共青團真理報》的記者詢問。

“現在說這個已經沒有必要了,人在受驚的情況下反應是不同的,但在那種情況下想著自己的行李是不應該的。那個時候抓住的不是自己的行李,而是別人的生命。”阿芙樂爾公司特級飛行員安德烈 · 立特維諾夫說。

在人們被這場慘劇震驚之時,一個報道中的細節同樣刺傷了人們的心:現場視頻中,飛機仍在燃著熊熊大火,幸運逃出的乘客慌張撤離,在這些人中,竟有人提著大件行李。而在他們身後燃燒著的飛機中,尖叫聲連連:“拜託,拜託,夥計們,快點,快點。”

報道中提及這部分乘客的內容,很簡短,但裡面的兩個詞刺痛了人們:許多乘客“不顧”機組人員的指示,“堅持”從頭頂行李艙上拿取自己的手提包。

人們不由發出了質問:“如果說奮不顧身拯救乘客的機組成員應該嘉獎,那麼那些只顧自己錢包不考慮別人生命的乘客應該受到譴責!”“獲救了,還有行李也獲救了,心智健全的成年人和他們的行李一起獲救了!飛機開始著火了,他們站起身,打開行李架取行李,製造堵塞。瘋了嗎?行李就那麼重要嗎?”

航空公司方面表示撤離僅僅用了 55 秒,行業疏散標準為 90 秒。但 55 秒的緊急撤離時間裡,誰也不敢去細想,在座位間的那條狹窄通道中,他們往行李架拿行李需要多少秒,而在他們身後,有多少人乞求著:“快點!”

我想起一位火災經歷者說的話:“那種火在你面前席捲一切的時候,稍微一猶豫就是生死存亡的區別。”

現在,說什麼都晚了。

專家說法

飛機主要是防雷,而非抗雷

業內人士表示,考慮到飛機可能遇到的雷電等情況,在本身設計上,飛機是有自己專門的避免雷擊的設置,比如飛機的放電刷等,機上一些電子設備也都有它的保護殼。正常情況下,工作人員在起飛前,都會對所有機載設備,包括這些防雷擊設備進行檢查,確保它處於良好狀態。

此外,可以通過探測雷區,進而繞過雷區從而實現避雷。如果天氣預報表示前面有強雷暴天氣,飛機都得是暫時停飛或者繞著走,不可能鑽到裡面去,鑽到裡面去,那飛機受不了。只是說有些繞不開的,可能貼著雷暴附近的範圍飛,也會有小的雷擊。而且飛機上也有氣象雷達,氣象雷達可以掃描到前面飛行航路中遇到的一些惡劣天氣,它會給不同級別的提示。

他提醒,飛機主要是防雷,而非抗雷。對於小的雷擊,以上這些方法有效。如果是比較大的雷擊,瞬間就聚集了大量電荷,飛機也是沒法在第一時間就把那麼大電荷釋放的,這樣就可能對電子設備造成一定的影響。現在飛機都有大量電子設備,如果電子設備失效,後果難以預料。

其中,就可能發生通訊設備損壞的情況。飛機在空中飛都是受地面航管部門的控制,比如飛多少高度,飛多少速度,飛什麼方向。如果通訊設備損壞,就沒法和地面保持聯繫,那飛機在空中等於瞎飛,很可能和其他飛機衝撞。通訊不好,飛機需要及時返航,這種情況也要受機場塔臺的控制,告訴從什麼角度飛過來,對準多少號跑道,完了再進行降落,不是說自己想怎麼飛就怎麼飛,飛過來看見跑道了就能著陸。而且飛機落地有一個自己的最大落地重量,所以返航常常要先放油,把這個重量減下來,減到機身能夠承重的重量降落。第二是以防降落時摩擦引發火花和機箱裡的油接觸,把飛機燒起來。

降落時尤其危險的是硬著陸。飛機要降落的話,它是必須保持一定的速度和飛機姿態。著陸完了,再拉反推減速,保證安全。而硬著陸指航天器未經專門減速裝置的減速,而以較大速度直接衝撞著陸的著陸方式。由於著陸速度過大,航天器將完全或大部損壞,因此航天器硬著陸就是毀壞性的著陸,與一般航空器的“著陸”概念不同。從某種程度來說它等於飛行員對飛機已經沒法把控了,屬於一種失控的狀態。

這樣落下來後,飛機應有的姿態、速度什麼的都沒有,就可能跟地面產生碰撞,導致飛機再次彈起落地,而飛機機體也承受不了這麼大的載荷,可能機體就損壞了。這種情況下,機翼折斷,起落架輪子爆胎,起落架折斷,這都很正常,有的飛機整個機身都會斷成兩半或者解體了。比如,這次俄羅斯飛機就有報道說第二次降落時飛機起落架被破壞了,從而破壞了引擎,引發起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