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生:做好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學校美育工作。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學校美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堅決落實,謀劃部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改革發展,是教育系統各單位的重要工作。

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指示精神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化、文藝和學校美育工作。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地位作用和重大使命,創造性地回答了事關文藝繁榮發展的一系列帶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問題。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央美術學院8位老教授回信,對學校美育作出重要指示。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文藝界社科界委員時,對文化文藝工作提出新的明確要求。近期,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這些重要指示,是做好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根本指南,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學深悟透、融會貫通,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上來,進一步增強做好學校美育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

深刻認識學校美育的戰略地位——文化文藝工作屬於培根鑄魂的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用文藝振奮民族精神。這就要求我們,要從提升全體國民素質、匯聚民族共識、凝聚偉大復興最深厚力量的高度,重視和加強學校美育。

深刻認識學校美育的指導思想——學校美育要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各個方面,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這就要求我們,要從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視和加強學校美育。

深刻認識學校美育的育人價值——美是純潔道德、豐富精神的重要源泉,對塑造美好心靈具有重要作用。學校美育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全面提高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這就要求我們,要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高度,重視和加強學校美育。

深刻認識學校美育的方法路徑——要紮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配齊配好美育教師。這就要求我們,要從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高度,重視和加強學校美育。

認真回顧總結,準確把握學校美育工作新形勢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2015年國辦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文件,學校美育工作加速推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唱響了立德樹人的“主旋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美育課堂教學、課外活動、校園文化建設全過程,大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高雅藝術進校園、學生藝術展演、“傳承的力量”等一系列品牌活動影響力不斷擴大,育人效果持續增強。

鳴響了改革發展的“主題曲”——美育政策制度體系更加完善。課程開課率持續提高,絕大多數省份義務教育階段美育課程總量達到國家規定。

奏響了協同育人的“交響樂”——創新了部省聯動工作機制,簽署了美育改革發展備忘錄,構建了“師生家校社”五位一體的發展格局,建立了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學校自評和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年度報告等多元立體的評價機制,學校美育發展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吹響了改善條件的“集結號”——義務教育階段美育教師增加了17.23萬人,年均增幅3.5%。器材達標率提高近40%,年均提高9%。資源保障條件不斷改善,持續向好。

同時,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與中央的要求相比,與人民群眾的期待相比,學校美育工作仍有不小差距,還不能完全滿足廣大學生的發展要求,還不能完全適應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的要求。五育當中,“弱於體美”仍是客觀現實,對學校美育還存在著認識不夠、重視不夠、基礎薄弱、激勵不到位等突出問題。對此,我們要認真研究,用改革的辦法切實加以解決。

落實重點任務,推動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再上新臺階

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完善政策制度為保障,以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為主題,聚焦“教會、勤練、常賽”,在更新觀念上“移風易俗”,在改善條件上“改天換地”,在凝聚力量上“眾志成城”,努力取得學校美育工作新突破。

明確導向,形成發展合力——新時代新徵程,我們要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學校美育“純潔道德、豐富精神”的新價值、“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的新目標,推動關於學校美育工作觀念大轉變。教育系統要行動起來,廣泛動員、深入宣傳,進一步提高全黨全社會對學校美育地位、功能、價值的認識,拿出重視、關心、支持美育的真招實招。

強化保障,築牢發展根基。“人財物時空”是保障學校美育的五大條件。今年,教育部將制定實施學校體育美育師資和場地器材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明確剛性要求。各地各校要著力在師資隊伍建設、課程課時安排、場地器材配備等方面拿出破解問題的切實舉措,捨得花“真金白銀”,有效加強薄弱環節。同時,要積極利用社會資源,完善共建共享機制,讓收藏在館所裡的文物、陳列在大地上的文化藝術遺產成為學校美育的豐厚資源。

狠抓落實,夯實制度保障——研製印發新時代學校體育美育改革文件已列入中央深改委2019年工作要點,是今年必須完成的硬任務,要加快推進,確保按時完成。最近印發的高校美育文件,明確了政策制度要求,規劃了改革發展路徑,是指導和推動新時代高校美育改革發展的重要指南,要學習好、貫徹好。目前,教育部與所有省份都簽署了美育改革發展備忘錄。事實證明,效果是好的。各地要按照備忘錄要求,一項一項抓落實,一件一件出成效。今年,教育部要開展落實美育備忘錄“回頭看”,各地要對照臺賬,認真梳理,做好相應準備工作。

健全機制,完善評價體系——要用好評價指揮棒,建立科學規範的評價體系,激發“師生家校社”五大主體的積極性、創造性。要全面深入實施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制度,將測評結果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作為初中畢業、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錄取依據。要認真總結地方將藝術科目納入中考的經驗做法。把美育工作及效果納入高校人才培養評估指標體系。加強對地方和學校開展美育工作的督導,強化結果應用。要把學校美育工作納入各級政府、教育部門政績考核和學校負責人業績考核,把美育工作從“軟要求”變成“硬指標”。

做好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真抓實幹,攻堅克難,全面開創學校美育工作新局面,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 陳寶生 本文刊發於《光明日報》2019年05月07日15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