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德國原子彈為何沒有研製成功?

談文論史


二戰德國科學家雲集,希特勒為何沒能造出核彈?

二戰時期,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扔下的兩顆原子彈為法西斯國家的覆亡敲響了喪鐘。人們應當感到慶幸的是,是美國這樣的反法西斯國家掌握了這樣的致命武器。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希特勒的“第三帝國”時期,這個殺人狂魔也曾經對核武器進行了研究。那麼,為什麼希特勒的核計劃胎死腹中了呢?

20世紀30年代,納粹上臺不久便開始積極備戰,意在吞併歐洲,稱霸世界。許多猶太裔科學家被迫離開歐洲,而且納粹的勢力擴張到哪裡,哪裡的猶太裔人士就不得不離開,否則就要受到迫害。這樣的情況迫使愛因斯坦、馬克斯・玻恩、尼耳斯・玻爾、厄耳文・薛定諤和恩里科・費米等知名科學大家先後離開了歐洲大陸。

對於這樣的情況,法國物理學家保羅・郎之萬曾惋惜地嘆道:“這是一個重要事件,其重要程度就如同把梵蒂岡從羅馬搬到新大陸去一樣。‘當代物理學之父’遷到了美國,現在美國就成了物理學的中心了。”科學中心所處的國家和地區都曾是“群星燦爛”。科學中心的轉移對於整個歐洲來說,損失是不可估量的。

核裂變的“偶然”發現

20世紀30年代初,歐洲的科研實力還很強大,特別是在中子發現之後,人們不僅對原子的結構有了深入的認識,而且科學家還擁有了一個“利器”——藉助中子分析物質的結構。

意大利物理學家恩里科・費米也像許多科學家一樣,認識到利用中子作為“炮彈”轟擊原子核可能會產生(人工放射性的)新元素。

1934年3月,費米小組按照原子序數的順序轟擊了當時已發現的所有核素,並發現了一系列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當用中子轟擊當時所知的最重的元素——鈾時,得到了放射性產物。他們發現這種放射性產物不屬於從鉛到鈾的那些重元素,和用中子轟擊其他重元素的結果不一樣。這實際上是中子轟擊重原子核產生核裂變的最早證據。然而,費米小組的研究人員並沒有想到中子轟擊重核會使後者分裂成幾塊碎片。

當時,與費米小組的研究方向一致的還有位於德國柏林的莉斯・邁特納和奧托・哈恩的小組。奧地利女物理學家莉斯・邁特納一直密切關注費米小組的研究進展,她與哈恩也開始尋找“超鈾元素”。

1938年7月,為躲避德國納粹的迫害,身為猶太人的邁特納不得不逃離德國,來到了瑞典。3個月後,哈恩寫信給邁特納,告訴她在實驗產物中發現了第88號元素鐳。但是,邁特納不相信產物中會有鐳,她在回信中告誡他們要仔細分析實驗產物。哈恩和助手對實驗產物重新進行了檢驗,確定為第56號元素鋇。哈恩對此更加大惑不解,為什麼在產物中會含有鋇呢?

1938年12月,哈恩寫信給邁特納,詳細介紹了實驗的細節。此時,聖誕節臨近,邁特納的侄子弗裡施從丹麥趕到瑞典看望她。弗裡施看到了哈恩的來信,二人對這個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他們聯想到尼耳斯・玻爾的“液滴模型”:如果原子核被看成一個帶電液滴,核子由於核力被束縛在一起,重核中質子間的庫侖力幾乎可與核力相抗衡,因此俘獲中子後的鈾核是不穩定的,會分裂成兩塊大致相等的核。

邁特納指出,除了第56號元素鋇外,還應有第36號元素氪。邁特納還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利用核分裂前後的質量虧損計算出了該反應釋放出的能量約為200電子伏。邁特納和弗裡施從物理理論的角度對實驗結果給出了較為合理的解釋。弗裡施回到丹麥後迅速開展實驗工作,最終觀測到了核反應過程中所釋放出的巨大能量,為他們的理論解釋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由於中子轟擊鈾核發生分裂的過程同生物學中的細胞分裂非常相似,弗裡施將這一新型核反應過程形象地稱為“核裂變”。核裂變現象的發現標誌著原子能時代的到來,為人類利用核能開闢了道路,是科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核裂變發現的重要性表現在:在原子核中存在大量的能量——原子核能。不過在20世紀30年代,人們對此尚沒有足夠的認識,甚至包括愛因斯坦、玻爾、盧瑟福等著名科學家都否認了人類能利用核能的可能性。這種“預言”或“斷言”都稍許推遲了人們利用核能的時間,甚至挫傷了一些人獲取核能的信心。另一方面,核裂變現象的發現表明,德國的科研實力不可小覷,而這種實力對增強法西斯的力量也會產生巨大作用。

納粹的“原子彈”野心

德國科學家是全世界最早開始研製原子彈的,但他們未能獲得成功。在二戰爆發後,德國作戰部就加強了核裂變的研究。作戰部的庫爾特・迪布納請來理論物理學家埃裡奇・巴奇,組織召開了兩次秘密會議,邀請了海森堡、哈恩和哈特克等科學家參加。他們共同擬定了研製核武器的方案。在具體的工作中,由海森堡負責理論研究工作,巴奇負責測量氘的核反應截面,哈特克負責同位素分離的工作。作戰部還接手了1937年成立的威廉物理研究院,並負責提供研究費用。

大約與此同時,德國多所大學的物理學家紛紛給德國教育部寫信,指出核能的重大應用價值。由此可見,當時已有許多物理學家意識到核能的價值。應該說,德國的核物理研究開局不錯,但是,這種“不錯”對世界和平無疑是災難性的。

不能讓德國人獲得重水

重水是20世紀30年代末才發現的一種新型特異水。在20世紀40年代初的核研究中,人們認識到,可用石墨和重水作為反應堆中的減速劑。費米在芝加哥大學建造的核反應堆使用的是石墨,但是德國科學家喜歡使用重水。當時,哈特克估計,生產1噸重水要消耗10萬噸煤。當時正值二戰,這樣的核反應堆代價太高了。不過,如果必須採用重水,可向北歐的挪威進口。當時世界上唯一生產重水的工廠位於挪威的尤里坎地區。

德國政府派出德國著名的化工企業——法本聯合公司的代表,與挪威的重水工廠商談購買重水事宜。當時工廠只有50加侖重水,這位德國的代表願意出價12萬美元;同時還提出一個計劃,此後每月還要購入若干重水。但挪威人要求德國人說明這些重水的用途,德國人並不願意講出來,而倔強的挪威人堅決不賣,也不接受以後的訂貨。

與此同時,法國人也知道重水的戰略價值,他們向法國軍備部長做了彙報。當這位部長得知德國人要高價購買挪威人的重水,就決定由法國人購買下來,為此派人到挪威商談購買事宜,這時已經是1940年3月中旬了。

最終,法國人出價150萬法郎購得這些重水的一半。據說,另一半原本是留給德國人的,但是,當挪威人聽說這些重水可用於軍事目的,就將這些重水的另一半無償地送給了法國人。隨後,挪威人把這些重水裝入26個鐵罐子運到了巴黎。

研究減速劑的“歧途”

德國人未得到這批重水,這對德國的核研究影響極大。不過,這批重水運到法國不久,巴黎淪陷,法國也宣佈投降。然而,當德國人到達巴黎去接收這些重水時發現,這26罐重水已經被運到英國去了,所以納粹再次失算。

對於石墨用作減速劑的想法,德國物理學家佈雷利也是比較重視的。他進行了嚴格的計算,發現石墨是一種理想的減速劑。不過,這個信息被反法西斯組織瞭解到,他們為此進行了秘密的破壞活動。他們在石墨中混入了一些像二硫化鐵和鈣之類的雜質。用這樣的石墨製造核反應堆的減速劑,自然不能得到真實的實驗數據。

此時,身在美國的費米的核反應堆使用的減速劑也是石墨。好在費米有很強的保密意識,他對同伴說,他們的實驗數據應該保密,不能外傳,所以德國人並未分享到這樣的研究成果。

還有一位奧地利物理學家豪格曼斯也對阻止納粹的核彈研究做出了貢獻。他曾在一傢俬人實驗室進行鈾研究工作。他的研究之一就是利用慢中子轟擊鈾-238,以得到鈈-239(可用於核彈製造)。為此,他在1941年8月寫出了一份長達39頁的報告,但是這份報告被鎖入保險櫃,德國作戰部並未得到。

由此可見,通向原子彈的3條研究途徑中,第一條是利用鈈-239的道路被堵住了;第二條是利用石墨作為核反應堆減速劑的道路被堵住了;第三條是利用重水作為核反應堆減速劑的道路也暫時被堵住了,但還並未完全堵住。

終未得逞的原子彈計劃

1940年4月9日,德軍入侵挪威。德軍控制了挪威最有價值的工廠——諾斯克水力發電廠,可以向該廠索取重水。海森堡還在萊比錫建起利用重水作為減速劑的核反應堆(簡稱為重水堆),並於1942年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為此,在挪威的重水廠也把年產量從1.5噸提高到5噸。藉此,德國人加快了研究的腳步。

針對這種情況,英國人從1942年10月開始了一項旨在摧毀挪威重水廠的“行動燕子”計劃。1943年2月中旬,6名受英國指派的挪威突擊隊員到達重水廠附近,他們潛入重水廠,炸壞了工廠的電解設備。不過,只用了半年,德國人就恢復了生產。

同年11月,英美空軍一同實施空襲,他們利用140架B-17轟炸機徹底炸燬了重水廠。但納粹並不死心,他們試圖把重水廠的一些設備拆下來和39筒重水一起運回德國。

1944年2月,英國得知這一情報之後,通知了在挪威尤里坎地區活動的一名受過訓練的突擊隊員霍克里德。他找來幾名助手協助他施行爆破任務,並把一個鬧鐘改裝成定時器。

霍克里德瞭解到,這些設備裝上火車後警戒是十分嚴格的。他只得在輪渡時下手,即航行在湖面的時候炸燬它。當輪渡航行在湖面之前,他們混入船中把鬧鐘定時器捆綁在支撐船體的鋼樑上,同時還捆上4個啟爆器,並在底層鋼板上放好炸藥包。當船行到接近深水區時,炸藥包被啟爆,39筒重水沉到了湖底,這第3條道路被徹底堵住了。這樣,德國研製原子彈的企圖基本上被打消了,原子彈之夢也隨之破滅,使人類免於一場滅頂之災。


軍史解密


二戰時,應該肯定德國科技水平是世界一流的,擁有大批頂尖科學家,還有學術殿堂哥廷根大學。按理說德國應該最先發明原子彈,而不應是美國。

人們認為原子彈是愛因斯坦研製出來的,因為德國人攆走了愛因斯坦,所以造不出原子彈。

其實不是這麼回事。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公開的理論,誰都可以用,他是搞理論研,通俗講是寫公式的,而將理論變為現實的卻是奧本海默。

眾所周知,希特勒對猶太人恨之入骨,他把一戰德國的失敗歸結於猶太人,所以他在二戰殺掉600萬猶太人。德國猶太人科學家和工程師都紛紛移居美國,造成德國人才大量流失。

猶太科學家流入美國,這對美國原子彈研究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被稱為“原子彈之父”的奧本海默就是猶太人,不過他是從小移民到美國的。

希特勒對原子彈研究沒有擺在首位,並不重視,他是從戰爭角度看待科研,V-2導彈花7年時間就研究出來了,立馬投入二戰。研製火箭武器花費了5.5億馬克,而原子彈“鈾計劃”只有100多萬馬克,當然原子彈研究是無底洞,難以立竿見影。

還有很多科學家包括像愛因斯坦,都不願意為德國法西斯研製出原子彈,害怕希特勒對人類造成毀滅。

有人說德國原子彈研究完成了90%,也許誇大其詞了,但德國取得重大突破,這是事實。

據說德國科學家用石墨去做核反應堆實驗,但所用的石墨是不純淨的,被滲透到西門子公司的美國特工在所石墨中添加了雜質,使

德國科學家們無休無止地在理論上找問題,而沒有想到石墨出問題。

還有人說美國人破壞了德國建在挪威的重水生產工廠,而重水是生產原子彈的重要原料。

這些說法不知道真假,大家可以自行判斷。不過美國特工對德國原子彈研究的種種破壞卻是存在的。

為什麼美國那麼短時間研究出了原子彈呢?

其一,羅斯福政府重視, 200多科學家和2000多人的參與,花費100億美元才研製成功,這麼多人中只有5個人知道要幹什麼,其中包括愛因斯坦;

其二,以奧本海默為首的大批頂尖科學家夜以繼日的研究和愛因斯坦的親自指導和關心;

其三,美國特工弄到了德國原子彈研究資料,這一點已被很多人所接受。可以這麼說,美國的原子彈是踩著別人肩膀研製出來的,而這個人就是德國。(圖片、資料源於網絡,如侵權請告之,立馬刪除相關部分)


天寧閣


有人說,原子彈在二戰中起的作用並不是決定性的,但如果在二戰初期人類就掌握了核能——無論是同盟國還是協約國,歷史都將被改寫。作為本世紀初在物理學領域曾遙遙領先,首先在實驗室裡分離出鈾-235,首先發現核裂變的德國,是有足夠的理由先於其他國家生產出這種“超級武器”的,但歷史是一成不變的,貌似強大的德國並沒有生產出來。那麼,為什麼又與其無緣呢?今天在這裡講一個物理科學家出逃的故事。

一、“書呆子”十足的核專家,一心只做研究。

丹麥著名的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教授,一貫認為科學是為全人類服務的事業,科學家就應該潛心研究,不應該為科學以外的事情分心。因此,在一次和朋友一起看著名女歌唱家嘎爾波演出的歌劇《茶花女》時,聽到朋友告訴他,嘎爾波非常討厭XTL,罵他是“歇斯底里的精神病患者”,科學家不以為然地說:“她該好好演戲,管XTL幹嗎?”

就在他潛心研究原子能的時候,在XTL的逼迫下,丹麥放棄抵抗,德軍開進了丹麥。儘管他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搞原子能研究,但是,對祖國的那股熱愛之心還是很強烈的,他對祖國的消亡倍感痛心。佔領丹麥後,德國人對他很寬容,不但沒有為難他,反而讓他繼續從事原子能的研究和原子彈的製造工作。

此時,以美國為首的盟軍也在對核能進行著秘密的研究工作。盟軍認為,如果XTL率先掌握了這個殺傷力極強大的武器,那麼人類不知要遭到什麼樣的浩劫,為了阻止XTL的“超級武器”夢,必須想方設法把他拉到反法西斯的陣營中來。怎樣做他的工作呢?從哪裡突破呢?

二、解救核專家,女歌唱家加入反戰同盟。

盟軍情報部門得知,他十分喜歡看嘎爾波演出,而巧合的是嘎爾波有一種強烈的反法西斯思想,她反對納粹那種種族歧視和肆無忌憚的侵略行徑。同時,嘎爾波是一位待人熱情、性格開朗、善於交際的女人,她擁有眾多的狂熱崇拜者。因出演出演《茶花女》裡的馬格麗特和《安娜·卡列尼娜》裡的安娜·卡列尼娜而蜚聲歐洲。雖然已經40出頭,但仍然風韻猶存,儀態萬千。

盟軍情報部門請她參加解救核物理專家的工作,嘎爾波欣然同意了。嘎爾波在盟軍情報部門的指導下,憑著自己與生俱來的本領和人脈關係,迅速在德軍佔領下的挪威和丹麥建立了密如蜘蛛網一樣的地下交通聯絡線,準備做好他的思想工作,並幫助他逃出丹麥。一天,他突然收到一封美國核物理學家詹姆斯·查得威克所寫的《納粹擁有原子彈之恐怖》呼籲書。

讀後,大為震驚,原來只想自己一心研究科學。以為自己的研究是為人類服務,沒想其他事情,並沒有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與戰爭聯繫起來。傳遞信件的人還提醒他:原子彈這種武器如果落到戰爭狂人手裡,人類將遭到一場浩劫。他陷入深思,漸漸地領悟到自己為XTL製造“超級武器”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甚至是一種犯罪的行為。他表示願意脫離控制,不能將自己的研發成果交給一個戰爭狂人手裡。

三、營救計劃完美,女扮男裝順利出逃。

按照美國情報部門的安排,他一面照常在實驗室繼續工作,一面精心將自己的研究成果整理和篩選,準備帶走。與此同時,出逃的時間定在嘎爾波演出的告別晚會上。夜幕降臨,斯德哥爾摩大劇院並沒有因為戰爭而沉寂,這裡依然是人聲鼎沸。興奮異常的影迷們爭相擁入劇院,一睹明星的風采。

深藍色的絲絨帷幕徐徐開啟,身著夜禮服的嘎爾波站在舞臺的中央,光彩奪目,冷豔動人。她帶有磁性的低音和冷峻的美貌吸引著觀眾的目光。這時,他靜悄悄地來到預留下的包廂裡,由於緊張,他拿著裝有資料的小皮箱的手不住地顫抖。晚會進行到即將結束的高潮,一位侍者輕輕走進包廂。

彎腰說道:“玻爾先生,請您到後臺來一下,有人找您。”

“可我並不認識您。”他謹慎地抬眼看著他。

侍者微笑道:“請相信我,趁著現在離開這裡,我們將幫助您。請相信我,快點,跟我來。”

他將信將疑的跟著侍者來到後臺。讓他感到吃驚的是,前來迎接他的人竟然是大名鼎鼎的、自己崇拜的女明星嘎爾波。他緊緊地握住嘎爾波的手說:“我認識你,我非常喜歡看你的演出。”嘎爾波端莊地一笑,道:“歡迎你,玻爾教授!我也認識你,你是一位大科學家。你曾經讓我只管好好演戲。”玻爾教授回憶起來,當時的他曾經不讓嘎爾波管XTL的事,此時此地,他的臉不由得紅了起來……

觀眾的激情並沒有因帷幕的落下而減弱,他們太喜歡自己崇拜的偶像了。一些意猶未盡的觀眾,跑向後臺,他們真的想多看兩眼這位“神秘女神”的芳容。人們看到從化妝室出來的嘎爾波身穿大披風,漂亮的大簷帽下一個特大號的墨鏡遮住了她的大半個臉。人們真想擁到她的身邊和她進行一次近距離的接觸。但是,嘎爾波在身後兩位侍者陪同下,快步走向自己的汽車,沒等追星族們到車子跟前,汽車已經風馳電掣般地消失在夜幕中了。

車內,他將披風和墨鏡還給嘎爾波,他看到,嘎爾波的臉上始終帶著一種自信的微笑,優雅迷人。在秘密組織的協助下,他終於成功地逃了出來。

結語

柏林政府損失的核物理專家很多,玻爾教授只是其中之一。他的出逃,對XTL的核計劃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後來,他參與了“曼哈頓計劃”的研究和製造工作,嘎爾波同他也成了終生的好友。可以說,二戰中沒有首先造出原子彈,對德國科學界來說,是非常不幸的,但對世界來說,卻是一件萬分幸運的事。

我喜歡歷史,更喜歡和大家一起關注歷史,討論歷史。


白楊樹下談歷史


1933年1月,希特勒當上德國總理後,對猶太人等非日耳曼民族實施種族歧視和迫害,使身居中歐的大批科學家流亡到美國,其中僅物理學界的泰斗人物就有愛因斯坦、波爾、費米、西拉德等等。這一年,共有二十位諾貝爾獲得者辭職,包括11位物理學家。慕尼黑大學在索末菲的領導下,在原子彈研究方面成績出色。 1935年他退休時,推薦海森堡接管,但納粹當局拒絕了這一要求,最後還是讓一個納粹分子佔據了這個職務,此後,這個中心再也沒取的什麼成就。納粹還在青年學生大量煽動徵兵,使一批年輕的研究人員踏上了戰場,由於缺少一支年輕的研究隊伍,研究工作難以繼續。 其次,納粹對核研究的組織極為混亂。希特勒強調說:“德國教育需要的是個人為團體的研究精神,不是物質助長起來的利己主義。”這就把科學研究和人的品格對立起來。德國的核研究靠的是政治狂熱,而不是以科學為基礎開展的。舒曼被物理學家嘲笑為只會奏軍事音樂,埃索在1942年後將興趣轉向了細菌戰。 教育部和軍需部長期存在著矛盾,這嚴重影響和核研究的正常進行。軍方沒有指定專門的高級人員負責材料供應,科技人員又沒有優先權,經費人員投入不足。這些都制約了研究進行。納粹一直沒有注意到核研究的重大意義。 德國成就巨大的科學家都有個共性,傾向於基本原理和基本現象的探索,不願從事平淡而繁瑣的的技術性工作。而一些從事具體技術性研究工作的人,許多被轉入其他軍事研究部門,這造成核研究的脫節。 就這樣,德國在這次核武器軍備競賽中,由先進變為落後,始終未能造出原子彈。不過這也許是人類的幸運,不可想象,一旦希特勒這個戰爭狂人掌握了這種武器,西半球的版圖還會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人類會不會走向毀滅的邊緣。



歷史子午線


為什麼希特勒下的德國為什麼沒有研製出原子彈?原因很多。

1)首先它是個新產品,能不能研製成功誰也沒把握,而且德國上層誰也不願為此擔責任。


2)也許應了天理昭昭這句話,當時管理原子彈研製的頭是個二把刀,叫什麼費,他認為短期內不可能研製成功原子彈,加上費用也不好申請,此事就陰差陽錯的成為長遠計劃而擱淺。

3)技術上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只要當時上層再重視一些,就有可能成功,當時德國擁有眾多世界頂尖人才,比美國更有可能。第二個說法是德國根本缺乏關鍵技術,再給它幾年也未必成功。據說英國諜報機關將重要的材料重水摧毀在運回的路上,使德國缺關鍵材料無法研製。

即使德國研製成功,因為它危害人類的和平,別的不說,他們自己人都不會願意它的誕生。

人類社會就不能容它(核武器)!


黃蜂二師兄




二戰時期德國的科技發展在世界範圍內也是首屈一指的,並擁有一大批世界頂尖級的科學家。早在二戰初期1939年9月26日,德國軍備規劃局就在柏林組建了由著名物理學家維爾那·海森貝格、奧托·哈恩為首的核研究機構——鈾協會。這也標誌著德國正式將原子彈納入了軍事科研軌道。1940年5月,納粹德國橫掃挪威和比利時,並由此控制了歐洲唯一具有規模生產重水的挪威維莫克工廠,同時獲得了比利時礦業聯盟公司庫存的幾乎佔當時世界鈾礦總數一半的1200噸精選鈾礦。1940年12月,德國建成了它的第一個研究性原子反應堆,並掌握了金屬鈾的提煉技術。鑑於當時保密和安全及原材料便捷的需要,納粹德國生產重水的化工廠選址在維莫克,那裡四周環山,飛機根本無法進行轟炸。



有種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德國用石墨作核反應堆 ,但由於美國特工導致石墨純度不夠,所以在研發核武器時候遇到瓶頸。其實早在1942年9月德國科學家韋爾納-海松堡在收到了挪威維莫克化工廠運來的重水後,就立刻進行了實驗,實驗結果表明原子彈的研究將取得突破和成功。重水在核反應堆中主要的作用是用於中子減速,也是製造核武器的關鍵因素之一。二戰時同盟國與軸心國之間除了在正面戰場上血醒拼殺外,最驚心動魄的另一個戰場的較量,就是雙方讓人眼花繚亂的諜報戰。



納粹德國原子彈研製即將成功的消息很快就讓美國原子彈研究的首席科學家格羅夫將軍感到震驚,並迅速通過艾森豪威爾將軍轉報盟軍英國。英國人隨即迅速組建了一支由挪威籍軍人組成的突擊隊,由他們負責炸燬重水儲藏罐。突擊隊員幾經艱難,終於成功催毀了德國用於核武器的450公斤重水。由於二戰前德國的工業基礎實力雄厚,所以在短短几個月內就修復了工廠和損毀的設備設施,重新開始生產。為阻止納粹德國將重水運國本土,在隨後的日子裡納粹德國和盟國雙方就重水運輸和反運輸展開了激烈而充滿殘酷的攻防戰。在英國特工的不懈努力下,終於在1944年2月20日10點45分,將滿載重水即將啟航運往德國的"海多羅"號輪船準時引爆,隨著滾滾濃煙升騰,德國最後一批珍貴的重水連同它的相關製造設備一同沉入挪威的廷斯賈克湖底。



至此,納粹德國的原子彈夢也隨著″海多羅″號輪船一起徹底終結。這也是二戰時德國原子彈沒有研製成功的主要原因。你認為對嗎?

探尋歷史,以鑑未來!


西秦懶仙


一、綜合國力不夠強

造原子彈需要提煉濃縮鈾,提煉需要大量電力,德國電力,核原料都不足,所以被炸了幾次就很難再提煉出來了。

二、戰略縱深不夠

德國國土面積太小,很容易被盟軍把全境搞清楚,濃縮鈾工廠在哪兒也容易搞清楚,如果是中國,俄國這樣的大國,等間諜摸到情報,實驗都該完成了。

典型例子就是伊朗,能造成原子彈,但是就是核原料不足,全國的電力太少,沒法快速提煉出濃縮核原料,最後被美國干預,只能放棄。


竹林問路


山東,羅斯,埋在機器旁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