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跑步才好?每次5公里,35分鐘,一週3,4次,現在感覺越跑越累?

張毅35086879


其實剛接觸馬拉松的跑者分為兩類

一類是零基礎的初跑者

另一類是首次參加馬拉松

並已進行一定的練習

但還沒有制訂好詳細跑步訓練計劃的進階跑者

在第一期 ↗ 點右上方關注的人好酷

我們說到真正的零基礎的初跑者該如何去跑

這期重點談談進階跑者如何制訂詳細的跑訓

對於首次參加馬拉松的跑者

第一個月

第1周和第2周

輕快跑=快速但不是短跑的速度

慢跑=你喜歡的慢速度

勻速跑=比慢跑快,但這個速度允許和你的訓練夥伴交談

注:時間不必精確,但可能幫助你保持一個正確的比例。你可能發現,你最喜歡為1分鐘輕快跑數步子,用輕快的速度大概1分鐘右腳落地90次,也可以交替數左右腳

接下來的第3-4周

第2個月的訓練

訓練到第 1 個月結束

如果你能至少每週能跑2個小時

恭喜進入下一個月目標

在一週中介紹1~2 種快跑方法,繼續提高總跑量

到第2個月結束時

爭取一週跑到3小時以上

重點需要達到勻速跑的質量

就是說你要付出比日常慢跑更大的努力

你能夠控制好你自己每次跑步時盡力而為

放低要求和過猶不及都是需要注意的

第3個月的訓練

現在的你是可以明顯感覺到比剛開始有更好的適應能力

永遠做比說重要,繼續保持訓練

同時仔細觀察自己的身體

是否出現訓練過度的警告信號

腿部、腳步、膝蓋、心率

如果感到累,不要硬上跑量,可以休息一天

也可以改變一下常規訓練的時間、地點和路線

節奏跑=在規定的時間或距離內保持儘可能快的速度

大步跑=快跑(感覺放鬆,不疲勞)超過100~120米

馬拉松訓練的核心就是堅持,這是大多數不能完成馬拉松賽的主觀因素

如果過去一週跑三次,每次跑半小時以上

然後每週要提升到4-5 次,甚至6次

每次要訓練一個小時以上

這對你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約束

不要想任何捷徑,因為根本沒有捷徑

馬拉松是一個長期鍛鍊的項目

一滴汗水一分成功

一個健康的人但沒有任何基礎

練習馬拉松需要4個月,如果用6個月會更好

如果你有很好的健康基礎,3個月足夠了

最後一週的訓練——賽前訓練

☞進入備賽階段的時候

需要了解幾點備戰細節:

❶要穿好的跑鞋——比賽不宜穿新鞋,新鞋和腳型要磨合好,要穿大一些的跑鞋,因為在跑步的時候,腳會變大

❷應該在哪裡跑?你需要避開人群密集區,但要注意戶外安全。如果是在晚上跑步,最好選擇光線好的路線。在比較鬆軟的地面上跑步,可以讓你的腿部少受到地面衝擊力的影響

❸怎樣能減少生病或受傷?要通過做正確的熱身活動和拉伸練習。如果一開始就像短跑似的,可能引起肌肉拉傷。訓練後的拉伸將有助於減輕肌肉僵硬和疼痛。平時有條件的話,游泳也是對肌肉恢復不錯的選擇

❹對於女性,在每月的特殊日子裡跑步,可以釋放緩解疼痛的內啡肽,能幫助你在不舒服的時候感覺自在些

❺先堅持跑起來,再慢慢改變飲食習慣。脂肪含量多的食物應該大幅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含有大量水果、蔬菜、碳水化合物、豐富的食物和充足的蛋白質。訓練前至少喝大約300毫升以上的飲料,天氣熱的時候可以多補充一些。訓練結束後最好再補充些食物和飲料。這個有助於快速恢復身體疲勞度


跑步高參


從你的問題上看,每週跑三四次,每次跑5公里,大概用35分鐘。這個強度真的是不小了,作為一般人來說。

結合我自己的跑步經歷,我想說一下。

我是從2015年開始跑步,一直到今年跑步也有4年了。中間也經歷過類似的感覺,有時候感覺到越跑越吃力,感覺到很累。後來經過反覆的試驗,我終於找到了幾個小竅門,分享給您。

第一,運動量不能過大。

你每週都跑三四次,也就是說,中間間隔不超過一天,有的甚至是兩天連續的在跑。這就使得肌肉沒有充分的放鬆,體力還沒有恢復。

我這幾年感覺最好的方法就是:跑一天休息一天,也就是說一週最多跑四次。

第二,隨時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態。

跑步的時候隨時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態,如果狀態良好的話,就繼續跑,如果身體出現不好的狀態,比如,腿痛,腰痛或者有其他不舒服的地方,我則立馬停止跑步,我會進行休息和休整。直到上述症狀消失以後,再開始下一次跑步。堅決不帶傷運動。

第三,充分的做好跑前熱身和跑後放松運動。

長跑之前,要做充分的熱身運動,從頭到腳,把身上每個關節幾乎都要活動一遍,這個熱身運動大概有20分鐘左右。

跑步完成以後,要做充分的拉伸運動。要讓肌肉得以恢復。如果感到跑步乏力,就適當的延長放鬆運動的時間。

第四,不要跑得太快。

作為普通的運動者來說,主要是為了鍛鍊身體,而不是為了競技,所以,我一般都採用勻速奔跑,這4年來,我5公里或者10公里跑步的配度,一般都保持在7分到8分鐘左右。我在跑步的過程中,即便是體力特別好,我也要不停的在提醒自己,一定要放慢速度,而不是加速。

第五,總結一下。

作為一個有長跑習慣的人來說,在跑步的過程中,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態,一定要做到量力而行。堅決不和人拼速度。堅決不隨意增加跑步的里程。唯一追求的目的是,健健康康的跑下去,一直跑下去,直到跑不動的那一天為止。



阿蔡說燃氣


我是長期堅持跑步,有將近4年了,以前每天必須5公里以上,一言不合10公里,哈哈。那段時間開始跑的慢,4,5公里處會感覺跑不動了,呼吸不暢,過了這一段就沒感覺了,到7公里處左腳會疼,小時候左腳受過傷,然後過了這段就不疼了,一直跑完10公里,15公里,甚至半馬!

最近半年時間我每天跑3公里樣子,然後做100個深蹲,跳8分鐘類似廣場舞的舞蹈,快走2小圈大概500米,然後還有些拉伸之類之類等等等等。

最初跑步是因為想瘦點,現在跑步已經成為習慣,但是跑到一半的時候也會想放棄,當然只是想想而已,穿好運動鞋出門了就沒有不跑的可能了,跑完才能回家吃早飯。順便說一聲,體重減了將近二十斤,體型看上去不止減了二十斤!說到胖瘦每個認識我的人都說我瘦了,這是最開心的,當然跑步的這幾年身體健康是最大最大的收穫!祝所有跑友健康,啦啦啦……



鄒鄒水中鶴


近幾年參加健身運動的朋友越來越多,跑步是很多朋友在參與時所選擇的一項主要運動項目。那在跑步的過程中,我們的注意力要多集中在我們運動的過程當中以及運動後的恢復,包括運動前的準備工作。

因為在這幾個時間段,是影響你運動表現的一個主要問題。

如果說你在運動前熱身不充分,準備工作不全面的話,那你在練習的過程中可能會受傷。同時你在運動過程當中,你的跑步姿勢不對,或者你的身體乏力有問題,也會影響到你身體的健康以及運動的成果。


包括運動後的營養補充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夠很好的促進我們的身體恢復來迎接下一次的運動。

像你現在這樣每週跑3~4次之後,身體感覺越來越累,我個人建議你可以著重的看一看自己運動後的休息和恢復,包括營養補充,是不是做的比較好。

每天晚上的睡眠能否保證8個小時的高質量睡眠,運動後是否及時補充相關的營養物質碳水化合物或者是蛋白質。訓練後是否有做一些放鬆拉伸的運動,來促進我們身體恢復


這就是你可以結合自己實際情況來參考對比一下,如果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到位,可以糾正一下。

同時如果你跑步時間比較久,你可以休息一段時間,比如說一週到兩週的時間,讓身體有一個充分的恢復,然後再進行下一個階段的跑步訓練。

人體它也是有一個疲勞限度的,合理的安排訓練和休息才能更高效鍛鍊


健身大喇叭


筆者喜歡每週跑步3~5次,1~2次跑步10公里以上(含10公里),2~4次跑步5公里(不超10公里)。每個人的跑步計劃都是不同的,只能互相借鑑,然後尋得適合自己的跑步計劃。

每週跑步3~4次,每次跑步5公里,用時35分鐘。這屬於合理地跑步計劃,卻感到越跑越累,這時就要找原因所在?

有可能是因為睡眠不足、心理壓力、身體透支等問題。

每個人應該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安排跑步計劃。

跑步是非常火熱的全民運動,能夠使跑者身體素質越來越好,遠離疾病。但是沒有制訂屬於自己的跑步計劃,很容易因跑步而傷痕累累。

如果你是剛剛接觸跑步且沒有任何運動愛好,就要注意跑量和跑速。跑步小白可以從跑步2~5公里開始,慢慢地增強自己的心肺功能和腿部力量,再慢慢地增加跑量和提高跑速。

如果你是一位有一定跑齡的跑者,也要注意跑量和跑速。可以為自己安排合理地跑步計劃,不要追求跑量,只追求提高跑步成績。跑量大不等於跑步成績好,只有健康合理的跑法,才能夠讓跑步成績突飛猛進。

每週跑步3~4,每次跑步5公里,用時35分鐘。非常合理的跑步計劃,為何會越跑越累呢?(滿足日常運動量)。

近期,筆者感冒了,也堅持跑步,跑得非常艱難(跑5公里,每公里跑速5分鐘,汗流不止,非常難受)。如果是生病了,進行跑步,肯定會非常艱苦,就會越跑越累。

還有就是與日常壓力、睡眠質量等有關。

以前,筆者連續幾天都熬夜到凌晨才睡覺,每天又要進行夜跑,結果出現了力不從心,筆者想要繼續跑步,但是身體想讓我停下來,筆者不得不停下來。然後,就連續休息了好幾天,也不敢熬夜。

有時候,心理壓力也會影響我們的跑步。相信每一位跑者都出現過心不在焉的跑步,跑者跑者,就不想跑了。當心不在焉,想著別的事,就很容易出現摔倒、扭傷等問題,還不如停下腳步,回家休息。


格鬥視野


我是跑步時光機,一位跑了5年步的業餘跑者!

你一週跑3,4次,一次5km,耗時35分鐘,這個量對很多人來說是差不多的,強度也不高,那為什麼你會感覺越跑越累?

首先,這樣的跑量和次數對你來說已經有壓力了!我們每一次跑完步之後,身體都會很疲憊,這時候就需要通過休息讓身體恢復!而你一週跑3、4次,差不多就是隔一天跑一次,可能是身體還沒休息夠,還沒完全恢復過來,你又繼續跑下去,導致身體更加疲憊,久而久之就越來越累了!所以,你可以試下跑一休二,儘量讓身體多休息休息!

其次,可能是你在跑步的時候沒有進行熱身和拉伸!跑前熱身和跑後拉伸是跑步非常重要的兩個過程!在我們要進行跑步時,身體還是一個比較僵硬的狀態,沒有熱身的跑步容易讓肌肉疲勞,導致受傷!所以,跑之前要先做一些熱身運動,讓身體的肌肉舒展開,跑得時候就會比較舒服!

在跑完之後,拉伸至關重要!跑後的拉伸可以幫助緩解肌肉疲勞,減輕運動勞損,不會肌肉變得僵硬,讓下次跑步更順暢!

再者,可能是你沒有休息好!要運動得好,首先休息就要好!比如你今天玩到凌晨1-2點才睡覺,第二天5、6點就起來跑步,身體還沒完全休息好,你就開始運動,會讓原本就疲憊的身體更加疲憊,跑步也就會感覺越來越累!

最後,飲食也要注意一下!運動前後飲食也很關鍵,飲食要均衡,對於能夠恢復身體的食物要多吃一些,因為我們在跑步的過程,肌肉多少會有些損耗,這時候就需要攝入食物來修復肌肉!

跑步會覺得累,主要就是以上一個原因,要先控制量,控制速度,再讓身體好好休息恢復,記得熱身和拉伸,就差不多了!


跑步時光機


根據你的信息應該還是初跑者,給你的中肯建議就是第一要按時間跑,不要考慮配速(你7分目前配速還要再慢)和距離,就掐時間。跑夠半個小時或者40分鐘就停,逐漸到60分鐘。

第二要低心率有氧跑,如果沒有運動手錶或心率帶,實時檢測不了自己心率,就以跑步不急喘,可以輕鬆跟人說連續的長句為標準,如果話不能說完整,就說明你還是跑快了,把速度再慢下來。如果可以實時監測心率,大體每分鐘心跳公示是180-年齡。比如你30歲,最大有氧心率不能超過150次。

第三每週至少跑4次,這樣才能達到運動效果。

總之剛跑第一年,不要受傷,每次以輕鬆愉悅的心態和體能跑步,才最舒服,你才能堅持下去。如不然每次都力竭,拼盡全力,很快會受傷不說,跑步對你來說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誰願意堅持做一件痛苦的事情呢?你說呢?

最後一句:慢跑永遠比快跑重要,你懂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慢慢來。






弓長旺旺先生1


題主應該是“同樣的距離和時間,之前不累,現在累”,

也許有幾個原因,請對照分析一下。


(1)最近生活節奏如何?特別是睡眠狀況?休息如何?


休息不好,身體本來就疲勞,再跑的話,只會更累。


如果你每週的3-4次都是連續跑的,那肯定是不合適的。

對於體能不是很強的人,最好跑1休1,跑1休2都可以。

(5公里35分鐘的話,的確不算快。但快慢畢竟是相對的。)

如果僅僅是精神上的辛勞,跑一下的話還是可以的。


(2)每次都是同樣的跑法,距離一樣,速度一樣,環境一樣.....跑膩了,厭跑了。

每天都吃同樣的飯菜,會吃膩。是一個道理。

你需要換個環境,不同的路線,不同的景色,

你需要換個跑法,不同的時間,不同的速度,


你需要加入其他訓練,不同的運動,不同的體驗,

新鮮感會讓你更想跑。

另外,不想跑的時候,不要強迫自己跑。偶爾少跑一次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關鍵是長期都在跑,兩次跑步之間不要間隔太久。頂多間隔3-4天吧。

我現在每週只跑2次,但是我全馬可以跑3小時18分鐘。


(3)跑步的訓練,不僅僅是跑步。


不是換了裝備,出門瞎跑就是了。

為了跑得輕鬆,需要學習很多跑步知識

為了跑得輕鬆,需要做體能力量訓練

為了跑得輕鬆,需要做身體的保養。恢復比鍛鍊更重要。


跑者阿飛


目前常說的跑步,一般是指為了鍛鍊身體,提高提升人體心肺功能,提升身體素質的日常有氧運動!並不是為了追成績的!

日常跑步,一般為了減肥,提升心肺功能,提高身體素質等為目的的跑步,主要注意以下幾點:

1,跑前熱身!跑步前,最好用5-10分鐘進行一個跑步的熱身,並活動關節(踝,膝)。如果沒有時間熱身,可以用很慢的速度跑第一公里,來代替熱身!但是,活動關節不能省!

2,跑步時候的心率!一個人跑步時候的心率是決定你是否難受,痛苦與否的主要因素!儘量把心率控制在150次/分以內!你就會覺得比較舒服!

3,正確的跑步姿勢和呼吸方法!最好找人看看,糾正一下跑步姿勢,別用錯誤的跑姿跑步,容易受傷!呼吸方法,一般用2/3/4步呼吸法來勻速的呼吸!

4,跑後的拉伸。在跑步後,適量走動幾分鐘,然後就開始拉伸!上半身的肌肉可以考慮拉伸一遍,下半身的肌肉根據跑量的多少進行拉伸的時間,次數適量增加!我一般12公里以下,拉伸1-2次,用時10分鐘左右。21公里左右,拉伸3-4次,用時20分鐘左右。40公里左右,拉伸7-8次,用時40分鐘左右

另外,如果在跑步的過程中,覺得難受,適量的減速就好了!儘量用比較慢,讓人感覺舒服的速度去跑,人在跑步的過程中心情會愉悅!有利於把跑步當成習慣堅持下來!

你一週跑3/4次,問題不大。覺得跑的難受,主要因素是跑的太快了!減慢速度就好了!一開始,別在意速度,要在意的是跑的過程是否舒服!


9527人生隨緣


從您描述的情況來看,越跑越累?說明你的疲勞已經積累下來了!如果您原來沒有跑步基礎的話,請注意一下運動量的節奏?也就是說大中小運動量交替開來,不要總跑恆量,也就是說一週總跑30分鐘5公里!

再一個是要注意跑步的間隔時間,也不知道您的間隔時間是如何安排的?如果您一週三四次的跑步次數,連續每天跑。或任意性很強,有時間的話就連續跑,沒有時間的話就不跑,這也不符合大中小運動量的運動節奏。

建議您最好隔天練習,運動強度和運動量上也要有起伏。每週的最後2~3天內,做些慢跑與調整,安排一個總恢復。總恢復過後,試探性地進行熱身跑,看看自己身體的興奮程度,如果興奮性很高,有著良好跑下去的慾望和衝動,則說明調整的卓有成效,是一種良性循環的開端。記住這一點非常重要!

曉行星祝您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