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連環畫小人書哪個版本好?

38歲從頭來





答:中國古典四大名著是指《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和《紅樓夢》。

這四種名著的連環畫我童年時都收藏有數量相當大的一部分,但不齊全,畢竟,那時連環畫並不是全套一下子就出來的,而是陸陸續續,一本本發行的。實際上,如果是全套一下子出來,我也真買不起。那時候,除了向家裡人哭鬧要錢,也到處撿破爛,留意收拾死銅爛鐵,賣雞毛鴨毛鵝毛牙膏殼,甚至跟人家去捋蒼耳子、曬蚯蚓皮……是千方百計攢著錢守候著心愛的連環畫買的。

先說《西遊記》。

《西遊記》連環畫中,我最早接觸的是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江蘇籍畫家鄧柯繪畫的《西遊記故事》。

這套書全部到底有多少冊,不得而知。我只擁有其第一冊,《孫悟空出世》,後來在出租連環畫的書攤上見過第二冊《龍宮得寶》。

初得《孫悟空出世》,我尚未入學,不識字,卻一下子就被書中的畫面吸引住了。

現在想起來,該書吸引人的地方,在於繪畫筆法圓滑、構圖誇張;畫面雖然簡單,卻張張生動傳神;畫中人物神氣活現,卻又滿滿的呆萌感,見了沒法不喜歡。

記憶裡,我是整整一個夏天,全部的精神生活全部投到這本書上了,天天看,日日看,書中寫的故事我全部爛熟於胸,沒寫的故事,我也腦補了許多許多——比如說孫悟空跳入水簾洞後,洞中瓢盤碗碟、桌椅凳幾等物事一應俱全,那麼,這是之前是誰的洞府?為何一去不復返?又比如孫悟空學藝,眾多師兄師弟,後來都會成為哪路神仙,諸如此類。

《孫悟空出世》之後,第二本與西遊文化有關的圖書是由河北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劉漢宗繪畫的《齊天大聖》。

這本連環畫畫工極精,畫面寫實,且張張經典。

此後,其同一系列不斷在書店出現,我收集下來,計有:《緊箍咒》、《黑風山》、《黃風嶺》、《流沙河》、《平頂山》、《真假唐僧》、《火雲洞》、《小雷音詩》、《七絕山》、《計盜紫金鈴》、《盤絲洞》,未能收集成套。

全套由不同的畫家畫的,風格各異,前後不一。

而且,據我後來所知,這套連環畫的成書過程非常漫長,最早的《蟠桃宴》和《小雷音詩》是從1956年開始繪製的,而最後一本《靈山參佛祖》是到1989年才完成。

那麼,少年時代的我沒能收集成套,就不足為奇了。

反倒是後來由湖南美術出版社推出的湖南版的《西遊記》差不多被我集齊了。

不過,湖南版的《西遊記》有一個很大的不足:全套共25冊,第一冊為《美猴王出世》,第二冊為《孫悟空皈正》——即孫悟空的那些光輝戰爭史已被刪減得不成樣子了。

但這套書非常講究,不說別的,光看每冊書書名:美猴王出世、孫悟空皈正、雲棧收八戒、激戰流沙河、偷吃人參果、屍魔戲唐僧、巧鬥黃袍怪、大玻蓮花洞、智降獅猁王、勇擒紅孩兒、變法鬥三仙、大鬧通天河、勇鬥青牛精、真假兩猴王、三調芭蕉扇、大戰碧波潭、掃平假西天、智盜紫金鈴、獅駝伏三魔、伏妖救群嬰、四探無底洞、計鬧釘耙宴、挾捉犀牛怪、悟空擒玉兔、功滿取經回,全是五個字,非常工整,琅琅上口,過目不忘。

最讚的,是文字的編輯,既保有原著的韻味,又通俗易懂。象《烏雞國除妖》裡面那些個“雷公發怒、電母生嗔”等等句式,一看就印在腦海裡了,寫作文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出現在筆端。

還有,該叢書雖然也是由眾多畫家分冊繪製,但畫家間協調統一,全套書的畫面風格基本保持不變,非常難得。

所以,我覺得,這是《西遊記》連環畫中最好的版本。

順便說一句,後來我還買過一本屬於另一個系列的《西遊記》連環畫中的一冊:《紅孩兒》。繪畫者為陳國強,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這個《紅孩兒》畫工粗劣不堪,不過,和現在市面上新出的比,它算好的了。

說過《西遊記》,接著來說《水滸傳》。

我擁有第一本《水滸傳》故事的連環畫是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錢貴蓀繪畫的《武松》。


該書的繪畫風格幹練、蒼勁,人物栩栩如生,可惜的是,它只是一個單行本。

不過,隨後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全套三十冊的《水滸》便彌補了這個遺憾。

這個版本的《水滸》我是集了全套的,書的質量,從整體來說,也非常滿意。

但書裡面的風格差別巨大。

比如說,第九集《獅子樓》的繪畫者是戴敦邦。

很多人都說戴敦儒的水滸畫像是經典,就連《水滸傳》電視連續劇拍攝時,都參考了他設計的水滸人物肖像來物色演員、定裝,但我總覺得他畫的人物縮手縮腳,駝著背,團成一團,動作設計也很不協調,怎麼看怎麼彆扭。

《獅子樓》裡武松的形象和錢貴蓀的《武松》一比,感覺一個猥瑣一個威武。

還有,第十一集《清風寨》和第十二集《鬧江州》都是施大畏、施其畏畫的,這哥倆的畫風類似潑墨,人物粗獷,動作有張力,值得細細欣賞,但粗看,就覺得很髒,畫面凌亂。

另外,觀感最最差的,是第十七集《三山聚義》和第二十六集《三敗高俅》,尤其是後者,那個粗劣,那個辣眼……至於繪畫者是誰,這裡就不點名了。

話說回來,其他像戴宏海、朱光玉、孟慶江、徐有剛、徐有武等參與繪製的作品,都非常精美。

總的來說,這套連環畫尚屬上品。

篇幅原因,《三國演義》和《紅樓夢》的連環畫這裡就先不評說了。


覃仕勇說史


轉網友的,四大名著連環畫最經典的版本供大家參考:一 ,上海人美《三國演義》(60本)1~典藏本是50開本,硬精,50年代最初出版時的版本。2~收藏本是50開本,軟精,60年代重新修訂的流行本。3~藍函裝是64開本,平裝,紙薄。50開本與64開本最大區別是畫面不一樣。畫面不是按比例放大縮小。就是說64開本畫面是被裁減了上部或下部的,有的人頭露在畫框外,有的腳被裁了,整個畫面顯得壓抑得透不過氣來。50開本畫面上下有留白,看著舒服。50開本與50年代本畫面完全相同,畫面尺寸更大些。收藏本與64開本各冊內容完全相同。64開本是收藏本的簡裝本。如果是普通讀者,就買64開本,實惠且質量很好。收藏就買收藏本或者典藏本。二 ,人美新版《水滸》收藏本30冊和老版《水滸》收藏本26冊相比,人美新版連環畫《水滸》以現代畫風繪成,其中多大家手筆,如徐正平,徐宏達,趙宏本,羅盤,王亦秋,戴敦邦,王弘力,羅希賢,孟慶江,朱光玉,劉漢宗,施大畏,徐有武人等,可謂丹青薈萃。較之60年代老版《水滸》連環畫(26冊),無論是現代美術理念之貫徹實施,如構圖的角度,勾線的力度,人物神態和心理的刻畫,風格的多樣性,還是故事內容的完整性,客觀性和可讀性,新版都勝出。許多連友之所以依依於老版,因有著一種濃濃的懷舊情結。三 , 湘版《西遊記》25冊,是80年代繪本。畫風統一,活潑有趣,不呆板,更有西遊記神韻。河北美術《西遊》36冊,是冀版50年代繪本和80年代繪本的組合。四 ,人美80版《紅樓夢》1~合訂本,上下冊,32開本,硬精。是80年代新繪本。2~藍函裝, 16冊,64開本,平裝。是80年代新繪本,但是重繪了其中5冊。3~珍藏本, 19冊,50開本,軟精。是50年代老版本。藍函裝與80年代版本比較: 由於多年前楊秋寶先生因這套書和上美髮生糾紛,所以上美的新版紅樓不得不另請高明,重繪了原版由楊秋寶所繪的第一、二、五、十二、十四共五本分冊。 藍函裝第一冊《亂判葫蘆案》,是套書中風格不和諧的一本,不如原版。  第二冊《寶黛初會》,也不如原版。  第五冊《寶玉受苔》為名家項維仁等繪,此本水準接近原版。  第十二冊《金桂之死》,不如原版。  第十四冊《查抄賈府》,李華佑等人繪。水準超過原版。  楊秋寶先生繪製的五本很有特色。因為一些糾紛,令原版五冊書就此湮沒,實在可惜!五,山東版《聊齋》和天津版《聊齋》1~山東版《聊齋》收藏本,45冊,50開本,軟精。是80年代繪本。2~天津版《聊齋》典藏本,42冊,50開本,硬精。是60年代繪本。3~天津版《聊齋》收藏本101冊,50開本,軟精。是60年代老版 加80年代新版再加上90年代出版的39冊跑馬書的組合。


38歲從頭來


水滸傳:人美版的

三國演義:上美版的

西遊記:冀美版的、湘美版的

以上四套除了湘美的西遊記我小時候都集齊了,湘美的也差不多記得還差幾本

紅樓夢:到現在也不看,電視劇也只是了了看了幾集


蟲仔愛老錢


人美的《水滸傳》。津美《聊齋志異》。上美《三國演義》,《紅樓夢》。冀美《西遊記》。現在每個出版社都出版了收藏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