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地摊翻身成首富,身价超过1700亿,他是怎么做到的?

摆地摊翻身成首富,身价超过1700亿,他是怎么做到的?

长期以来,福布斯世界富豪榜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国首富的人选换了又换,从历年的富豪榜可以看出,经济的不断发展,富豪榜门槛是越来越高。近几年来虽有浮动,但基本上是房地产的王健林、许家印和互联网的马云之间的争夺。但谁也没想到,201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发布后,做光伏产业的李河君超过马云王健林,成为中国首富。2013年李河君首次进入富豪榜,仅两年就成为中国首富,创造富豪榜史上的奇迹,不得不让人惊叹。

李河君出生在农民家庭,没有任何的背景。大学学的是机械工程专业,还没毕业就开始创业,从摆地摊开始,卖过玩具、矿泉水、电子产品、也炒过房,短短六年时间就和十几个朋友积累了7000多万财富。

摆地摊翻身成首富,身价超过1700亿,他是怎么做到的?

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供应日渐紧张,火力发电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随着电力行业的改革,让李河君看到了商机,创立汉能集团。从投资小型水电站开始,一步一步积累财富,之后他耗时10年建成金安桥水电站,规模超过了葛洲坝水电站,时至今日,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私营水电站。在建设的过程中,高海拔、低气压、施工难度可想而知,用他的话说就是一锹一铲堆积起来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建成之后的水电站每年能给他带来50亿的收入,他并没有满足现状,而是将目光瞄准光伏产业。

长期以来,国内光伏产业以出口欧美、日本为主。晶体硅高端技术被欧美掌握,两头受制于人,国内企业技术创新不足,产能过剩。2010年开始欧洲遭遇债务危机,大幅削减光伏安装补贴,日本遭遇地震市场需求萎缩,加上国际贸易保护的影响,国内大部分光伏组件生产商面临倒闭,整个产业陷入困境。

摆地摊翻身成首富,身价超过1700亿,他是怎么做到的?

在众人不看好光伏产业的时候,李河君却逆袭而为,走薄膜太阳能发电之路。当时全球资本在光伏产业不断撤出,反而让他能够以最小的代价,短短两年,收购全球4家最先进的薄膜太阳能企业。依靠金安桥水电站源源不断的现金支持,汉能集团已成为世界上最领先的薄膜太阳能公司,全世界薄膜发电的尖端技术和科研人才,都被李河君收入麾下。

之后李河君投资百亿美元,历经数年,将薄膜太阳能发电技术升级改造,短时间内全球再无对手。由于薄膜太阳能发电稳定性好、抗辐照性能好、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成为新能源开发的主流技术。汉能依靠产品优势,迅速拿下国际市场,2013年,李河君以665亿资产位列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四位,成为富豪榜新能源第一人,2014年他又以1250亿进入前三,201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李河君以1763亿的身价超过马云王健林成为新首富。

摆地摊翻身成首富,身价超过1700亿,他是怎么做到的?

走得太快容易摔跟头。形容汉能一点没错,成为首富之后两个月,汉能股价呈现断崖式暴跌,遭遇滑铁卢,市值缩水近千亿元,到2016年,他的身价仅剩447亿元,胡润全球富豪榜跌落到196位。

面对此次的暴跌,除了资本冲击的问题,汉能在产业布局及管理上也存在问题。2010年开始汉能先后布局9大光伏基地,规划投资超过两千亿元,实际上大部分都处于停滞状态。企业管理方面,部门结构复杂、管理混乱、缺乏专业人才。用李河君的话说,“步子迈得太快、快速扩张导致内部管理跟不上”。之后,汉能进军太阳能汽车领域,但4年过去了,汽车领域依然没看到汉能的影子。

摆地摊翻身成首富,身价超过1700亿,他是怎么做到的?

时至今日,汉能股票还处于停牌状态,从汉能发布的最新公告可以看出,汉能正在做回归“A股”的准备。值得庆幸的是,在薄膜太阳能技术领域,汉能仍然领先全球,已累计申请专利超过10200件。虽然4年没得到融资,但根据其2018年业绩显示:收入同比增长2.46倍至212.5亿港元,净利润增长18.9倍至51.93亿港元。

资本可以让企业一夜暴富,也能将企业迅速拉下神坛。如果没有当年那次暴跌事件,汉能能够顺利的布局光伏基地,也有时间调整管理问题。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同样适应当前的汉能。从另一方面看,当年的暴跌事件,让汉能清醒地意识到企业的不足。只有从管理、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一些列方面下功夫,等到羽翼丰满,再展翅翱翔之时,多大的风雨也不能阻挡汉能前行的脚步,未来的汉能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