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一種“土肥料”,叫做“攛灰”,到底有沒有用?

趣農圈


可能說法不同,我們農村稱作‘土木灰’或‘草木灰’,小時候種植小片田地,就看到父母把草木灰裝到大麻布口袋裡,用鐵掀拋地上,對農作物的生長有作用。


草木灰就是草本和木本植物燃燒後的殘餘物(灰燼),在農村的大多知道,就是做飯時木柴、山草、樹枝等被燒完留下來的灰燼,田間的秸稈燒完後剩下的餘灰等,但不包括煤燃燒後產生的煤灰喲。


說它有用,因為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鉀(K2CO3),因為是植物燃燒後的灰燼,植物生長吸收元素,土壤元素減少,一部分分配在秸稈或枝幹上 ,不及時補充,作物營養元素跟不上,所以作物要去輪流套種,減少元素的缺失。而植物所含的礦質元素,草木灰中幾乎都含有,含量最多的是鉀元素,這樣作物吸收的營養才不會減少,尤其對紅薯那是作用大大的。

關注80後農家小哥,分享生活經驗,暢享快樂生活。


80後農家小哥


有用。

我就生活在農村,這種土肥是農民自己攢的,就是用灰、土、動物糞便堆積發酵而成。可以算上一中生物肥料,我們那叫“堆肥”。大量使用化肥會使土地板結,不利於莊家生長,而農家肥可以有效緩解土地板結現象。農民每年春秋兩季都會使用堆肥,小時候家家院子裡都有個土肥池(坑),家家都攢點肥料,春秋兩季用在地裡。

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少家庭再用堆肥了,大家都圖省事,用農藥、化肥、除草劑,這樣導致很多問題,但社會再發展進步,有些事情無法改變。


心隨風飛140023261


這個攛灰,四川叫草木灰,這個就是土肥料,有很多用途,比如,種玉米,等到玉米苗長到差不多一米的時候,就可以把草木灰運去在根部放一把,這樣有助玉米麵成長,種菜也一樣,農村就叫土肥料,效果還是有很大用的,我們四川農村種植戶的很多人都在用,用途都很廣泛,為什麼說農民種的是無汙染的農副產品,也就是農村很多人不願意用化肥的化工品來種植,當然我不敢說都不用哦





達州小王



農民說土話


這是一種傳統的肥料,灰一般人一家燒火做飯的草木灰,裡面還混合了不少動物糞便。一搬人家會自己弄個池子來裝,放在陰暗的地方,也有露天堆放。放池子的管理得比較少,有草木灰或糞便就一層層堆上去,這種用來做備用肥,要用就用,不用就堆著。露天的就要打理了,糞便還要多,天氣好還要攤開曬上幾天,然後再掩成堆,這樣一搬用來做農作物初次肥或者過場肥,大量大片使用。


十年夕


有的,我家以前種田的時候都是用這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