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存放了三年後的小麥,自己磨麵食用好嗎?

農大知事


小麥磨面不是越新的越好吃,而是有一個後熟期,把小麥存放一段時間後才能達到品質最佳。

小麥的後熟期根據品種不同,一般為1-3個月。新收穫的小麥磨面,蒸出的饅頭一般體積較小、品質較差;儲存一段時間經過後熟期的小麥磨面,蒸出的饅頭一般體積大、筋力強、味道好。糧庫儲備小麥的期限一般五年,也就是五年內輪換一次。如果自己家保存三年的小麥,只要不受潮變質,磨麵食用應該沒問題,不會影響口感和指標。

小麥的後熟期,對於麵粉加工企業尤為重要。因為新收穫的小麥經一段時間的儲藏之後,蛋白質的加工品質會向好的方面轉化,小麥的蒸煮、烘焙品質達到最佳。但是,儲存時間過長,品質又會逐漸下降。麵粉加工企業,最願意買在糧庫中儲存了1-2年的小麥,因為這樣的小麥品質最穩定,加工出面粉的各項指標更好。

【以上僅代表我的觀點,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或者啟發。您有什麼更好的意見建議,歡迎關注交流,或者在下面留言評論】


農裡農氣


三年的小麥如果幹燥沒有黴變,完全是可以磨成麵粉食用的。但營養價值來說稍差於當年的新小麥。因為,在存放中一定會產生一些其它的原因,使小麥中的營養物質產生一些變化。

三年的小麥發芽率降低,肯定是丕芽發生了變化。但是,在我們農村中,有大部分人,包括我在內將5.6年甚至10多年的小麥還在食用。有的人也處理舊小麥太麻煩,就將就,早幾天我還親自和莊間一個人說起這事,說他們還將十幾年前的小麥準備磨面吃。所以在我們農村中,一般人只要自己家裡有,不管是多少年,都會自己吃的,不可能去外面買來吃的。


黎晨61


以小麥麵粉為主食的北方,可以說家家戶戶都存有面粉,但要說對小麥麵粉的保質期是多少,可能很多人只會看麵粉袋子上的標註了,麵粉袋子上小麥麵粉的保質期大概也是幾個月到一年,這和麵粉包裝袋材質相關,但並不是說麵粉包裝袋上保質期是一年,你就可以吃上一年都沒問題,這樣想你就大錯特錯了。

1.麵粉袋子上的保質期也是在不開封的情況下,還要妥善存放才能保質一年,而不是你打開後就能在一年當中都可以吃的,這個要看你如何存放,有沒有密封防潮的條件管理,切不可一概而論。

2.大家也都知道,在麵粉存放時切不可直接扔到地上,因為地面容易返潮,並且地面與麵粉袋子之間空氣無法流通,從而會導致麵粉變得潮溼成塊硬結,導致麵粉變質。

3.氣溫的高低也同樣會影響到麵粉的存放時間,氣溫過高再加上購買的麵粉原本就有含水量,再就是一般麵粉都存放的空間比較密閉,在高溫天氣的作用下,麵粉就會發熱,從而縮短了小麥麵粉的保質期或者致使質變發生。因而,在家庭成員比較小的情況下,儘量一次性少購買一些,不要圖的省事一次性大袋子購買,那樣吃不完導致變質丟棄了,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以前在北方的農村,村裡都有加工麵粉的小鋼磨,那樣磨出來的小麥麵粉是非常乾燥的,它不像大的麵粉加工廠,需要添加潮溼度,這種小鋼磨磨出來的小麥麵粉,相對於購買成袋的麵粉保質期就會相應的久一些。

還有以往農民存放麵粉還有一個習慣,幾乎家家戶戶都是把麵粉存放在麵缸裡,這種麵缸有的地方也管它叫“甕”,大多都是用陶瓷做出來的,這種存放方法也是不錯,可以防潮,還能促進通風,因而就能延長了小麥麵粉的保質期。

說到小麥麵粉,不由得憶起過去的農村,那時白麵都是農村的奢侈品,家裡有些小麥麵粉都不捨得吃,有時逢年過節或者招待客人才能吃一回,因此常常發生小麥麵粉由於長期存放致使變質生蟲,但那時農民是不會捨得丟棄的,取出來晾曬後還會繼續吃的,有的都反覆晾曬多次。

現在已不同以往,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再有變質的麵粉也不會再拿去食用了。





曉燕的生活日記


小麥在通風乾燥的地方儲存,幾年都沒什麼問題,只要不發黴,不發熱,加工吃是沒什麼只是面的筋性差了些,新麥子加工了馬上蒸饅頭,格頭小就是這個道理,筋力大饅頭就會小一些,只要麥子不變質,食用是沒有問題的儲存時間太長的麥子,口感和麥香味差了點,蒸饅頭很好的,做麵條,包餃子,麵筋力不夠好,其餘做出來的食品,都很好。由其是:做糕點最好了不上勁,好加工,還好吃哦……👍👍👌


美之有悟


這個要是儲存好了的,沒事的。可以磨成麵粉吃的,自己磨的面出來做麵條,饅頭還很好吃。


農村小蕙


看溫度等儲存條件。按現在說法,常溫下存放5到7年後容易出現陳化現象。陳化糧不可食用,可做飼料、釀造等。但在上世紀80年代前,小麥儲備糧存放10年以上的不少,後來都加工麵粉吃了。


最盞膳食養生知識


能磨,但麵粉麥香味減少。糊化程度降低。很可能是陳化糧。陳化糧不一定有毒


對待生活要不服輸


只要小麥沒有發黴就可以食用


雲淡風輕1287313


保存完好沒有發黴應該可以的


心如止水軒軒


只要保存得到位,沒有變質,是可以食用的,建議最好不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