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交易的哪種技術形態,你認為準確率最高?

林道銳


期貨交易的哪種技術形態,你認為準確率最高?


首先期貨操作分基本面和技術面,在技術面中,我認為最簡單的就是KDJ


金叉進多,死叉進空,當然在價格選擇上,則是根據盤口情況來定。


比如這個,選用的是15分鐘週期的,當然也做過更短週期只有十幾秒的,那種就是抄單了,只是相對來說,如果網速和手速太慢的話,不是太建議用小週期。  


這種做法有時候,開單子進入有些橫盤整理的位置會賺不到錢。


但實際上橫盤整理的時候基本上都能看出來這種走勢了,因此能避開的儘量也避開。


當然不賺錢不等於虧大錢,同樣的按照金叉進,死叉出就行了。


其實想要做好期貨也沒有這麼的難,找到有效的方法和工具可以幫助交易者。


通常情況下,做空、有兩個關鍵的位置;


1. 等反彈找壓力,逢高做空。

2. 價格見新低做空(價格向下突破支撐線做空)。


下圖例、是對逢高做空做了一些介紹;條件是,趨勢線和波段多空線處於明顯的下降狀態,只要價格反彈到操盤線附近就是逢高做空的機會。它的好處是;做對了,剛好把空單做到了壓力線上,有了理想的獲利空間。做錯了,價格回到操盤線之上(就是說價格向上衝破壓力線)就止損,損失很小。



期貨指標派


如果是做日內短線,說到技術這塊的話,我這用的不多,但比較好用的也就是KDJ了。最簡單的就是KDJ金叉進多,死叉進空,當然在價格選擇上,則是根據盤口情況來定。比如這個,我選用的是15分鐘週期的,當然我也做過更短週期只有十幾秒的,那種就是抄單了,只是相對來說,如果網速和手速太慢的話,不是太建議用小週期。下面這張圖,基本上就可以看到,在KDJ金叉的時候進場,死叉的時候離場。如果是要做空單,就擇機進入,而不是立刻反手。

這種做法有時候,開單子進入有些橫盤整理的位置會賺不到錢。但實際上橫盤整理的時候基本上都能看出來這種走勢了,因此能避開的儘量也避開。當然不賺錢不等於虧大錢,同樣的按照金叉進,死叉出就行了。


此外還有一種做法,是根據分時圖來做的。這種方法我也是跟人學來的,畢竟都是要集百家愛之所長嘛!如果感興趣的,我也可以給大家介紹,可以學來做日內短線,相比較之下準確率還是很高的。比如我在圖上畫圈的地方,分時線破了均線向下走,但很快就反彈回來了,且下方伴隨著巨大的成交量,這個時候就要考慮進多了。不過天量一過,其後能量衰竭,價格就會下跌,因此在成交量放大之後,就要立即出掉單子。反過來也是這樣。如果下跌的過程中,量能沒有增加,仍然可以接多。一旦量能增加,尤其是向下波動時,就可以嘗試著進空,如果價格破了均線,就可以加倉進空。如果量能突然放大,就要在能量顯示衰竭的時候,出掉單子。詳細可以看下圖顯示。


期海導航


談技術形態的話,我覺得其實真的沒有什麼任何意義。只能說我們根據這個分時圖這五分鐘或者是15分鐘這個級別進行一個入場是比較合適的,因為趨勢還是有一定運行軌跡的。一般的話還是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的,但是如果說你要弄哪一種技術型態是比較好的話,我覺得真正技術形態是主力資金的操作的能力,那比如說鐵礦石,螺紋,說實話,他的技術形態是用錢走出來的。是超越了技術指標的,所以說的話在這裡談技術指標,那就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他是人造技術指標,他利用資金優勢來進行這個操盤的話,你根本不能按技術指標去做。所以說的話呢,我們只能說用小級別的這個走勢來確定當時的主力的資金。它有一定的這個趨向性、當然了這一塊兒的話需要你進行分析,用指標共振相結合來找到這種趨向性的發生、他是有一種端倪,比如說IMcd發生了背離,比如說HCL發生了背離,比如說這個成交量發生了變化。比如說均線。等等出現了背離。所以說這個需要大家自己去體會。所以說沒有可靠的技術形態。這點的話呢,我覺得。這是個偽命題


武漢昆哥


這個問題問的很直接,實際上,也直切期貨交易的本質。

如果說,我們知道一種技術形態,它的準確率比較高。當然,這個準確率僅3個字,但是,是難以量化的。

什麼叫準確率?是我入場後賺錢的概率?說實話,任何一個位置,你進場賺1跳的概率,我估計能超過80%。這叫準確嗎?還是說盈利XX個點?如果不止損的話,任何一個位置死扛回本並盈利XX個的概率也是超過50%的。

準確率,這是一個很虛的詞。因此,直接回答這個問題也根本不可能切入到點上。

這個問題應該這樣問:期貨交易的哪種技術形態,你認為賺10%的概率比虧10%的概率高的最多?這樣,設立了一個基礎,上下一樣的幅度,哪種形態的勝率最高?這才是直切核心,讓人說出秘密的問題。


我可以告訴題主的是,創新高和創新低,勝率最高。為什麼?因為趨勢的存在。

當行情震盪的時候,盈利10%和虧損10%的概率,在大週期內是趨於相同的。但是,因為趨勢的存在,行情經常朝著某一個方向大幅度運行。比如,PTA的這波上漲。

行情朝著這個方向運行,你突破做多,賺10%的概率能秒掉虧10%的概率。一買就賺,說的就是這樣的情況,而大大小小的波動,是期貨市場的特點,所以,創新高和創新低,其實就是高勝率的形態。因為,創新高和創新低,是趨勢中最典型的特徵。

這個道理很簡單,但是毫無疑問,沒有多少人會注意到。


天啟量投


期貨交易的哪種技術形態,你認為準確率最高?


形態進一步演化就成了結構,有結構才有進出場點,進場點成功點,才有合理的盈虧比,止損才好設置,不合理的進場點成功率再高,點到位位置,價格永遠往阻力最小的方向運動,有結構形態,設好止損,方可,至於你說的那種形態最好成功率最高,在價格運行中千變萬化,體味其中吧。

如果你贊同我的分享請關注,評論,點贊,支持,謝謝大家!!!

其實想要做好期貨也沒有這麼的難,找到有效的方法和工具可以幫助交易者。


期貨之光


期貨交易的哪種技術形態,你認為準確率最高?

沒有什麼指標準確率最高。 

 有些指標比較適合做趨勢,趨勢來了準確率就高,震盪反覆,準確率就低。有些指標比較適合做震盪,震盪來了,準確率就高,趨勢來了,準確率就低。 

 比如,按均線交易,趨勢來了,均線系統可以明確發出買入,賣出信號。但反覆震盪,均線系統發出的信號基本上都是止損信號。 

 如果你問我是不是可以兩種指標結合,我只能告訴你交易要學會捨得,有舍必有得。同時都抓取,除非你是神。

你們怎麼看呢?

歡迎做期貨的朋友關注我,頭條上會經常回答些期貨學習知識。

如果你贊同我的回答請評論,點贊,轉發,謝謝大家。

感謝頭條提供了這麼好的交流平臺,願期貨市場努力的你我都好。


期貨照明燈


技術形態都是歷史,歷史雖相似性的重複,但從來沒有重演過。基於表象判斷,永遠迷茫。

交易的誤區

市場中絕大多數人把金錢、時間、精力浪費在了理論、技術、指標、系統、模型、數據消息上,這些東西是什麼?是科學嗎?是真理嗎?只不過是最初作者的猜想而已,時時刻刻被市場證偽,有時準有時不準,和猜硬幣正反有何區別?有什麼操作價值?就算市場規律在科學精密邏輯的推演下,用數學幾何公式的科學語言表達出來,會出現什麼情況?所有人在同一點買和賣,那誰賣和買呢?市場無法成交,還怎麼流動?市場也就死了!這麼簡單的悖論我也是付出了巨大代價後才真正明白的。

交易市場的本質

市場到底是什麼組成推動的?是貪婪和恐懼!這是人的求存本能,貪婪使人儘可能多的儲存食物,恐懼使人規避危險,這是刻在人類DNA裡最原始的東西,任何力量也無法與這股最原始的求存力量抗衡。比如股市,即使國家救市,照樣跌的稀里嘩啦。在這最原始的力量組成的空間裡如何生存?其實最簡單最原始的就是最有效的,不需要主觀判斷、不需要精密羅輯、更不需要客觀真理,只是把複雜的東西統統拋掉,直觀感受市場,積累經驗常識就可以了。動物不需要人這麼複雜的思維,照樣生存。“法無定法,大道至簡,道法自然”。


陰陽與多空

太極陰陽是我們東方文明最原始的智慧結晶,是萬事萬物的普遍規律,同樣與交易市場完美契合,市場裡的多空就是太極圖中的陰陽。對市場而言,多空是一個整體,缺少任何一方,市場也不存在;對個人而言,每個多頭入場,平倉出場時就是空頭;每個空頭入場,平倉出場時就是多頭;同樣不可分割。價格漲跌無非就是多空的轉化,大週期的多頭中,一定會有小週期的空頭;大週期的空頭中,一定會有小週期的多頭。所以在看到的趨勢中找趨勢是徒勞的,周級別的回調就是日級別的趨勢,日級別的回調就是小時級別的趨勢,沒有永遠的趨勢,只有永遠的太極陰陽和多空轉化。

太極圖中間是一條曲線分割,而非直線,萬事萬物的變化都是由強逐漸變弱的,需要一個過程。我們在市場中要學會利用這個過程,不要總追漲殺跌,如果真的轉勢,一定會有更好的位置;如果不是轉勢,就能逃過一劫。當價格漲到一定程度空方被爆倉了,價格也就漲到頭了;當價格跌到一定程度多方被爆倉了,價格也就跌到頭了。“多即是空,空即是多,多中有空,空中有多,多無空盡,空無多盡”。


金融交易究竟難在哪?

這不是一個簡單買和賣的問題,這是人類面對不可知的未來如何生存的宏大命題,僅在交易市場是找不到答案的,需要藉助整個人類生存到現在的經驗與智慧。

設想我一直賠錢,無數的錢,而另一個自己呢?行為完全相反的自己,我買“他”賣,我賣“他”買,我一直賠,“他”卻在一直賺!最後面對的還是自己!

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惡?人之初與萬物同源,皆為求存,性本無,和動物、石頭、水一樣,都是自然界的產物。萬物在自然界中都是在被馴化中求存,馴化方式就是選擇,適者留下,不適者自生自滅。隨著人類智力的提高,出現了一批啟蒙哲學家、思想家,從此人類開始自我馴化,也就開啟了文明的歷程:從遠古文明經歷農耕文明、工業文明到現在的信息文明,即將迎來智能文明。現在的人類都生活在自我構建的文明社會中,那文明社會的馴化方式是什麼?是文化!這裡說的文化是廣義的,是人類代代相傳的行為習慣和精神象徵,是好壞、對錯、美醜、善惡的標準。現代人一出生就在被文化馴化——先是家庭父母,然後學校老師,最後是社會接觸的所有人,沒有被文化馴化好,就會被法律馴化。


整個文明史也是慾望膨脹史,從遠古人僅僅有食物就能獲得交配權繁衍,到當代人恐怕得有房有車有存款才行,為什麼會這樣?隨著科技的提高,人口的爆增,資源的減少,競爭的激烈,人類內心最原始的求存本能——貪婪和恐懼也在被越來越多的調動,這也正是需要文化馴化來平衡的原因。

在金融交易市場,貪婪和恐懼不知被激發了多少倍!變的更貪、更急、暴躁、焦慮……,一個人面對的生存空間,需要什麼來馴化才能在市場中生存?只能靠自己不斷的磨礪、藉助一切可以藉助的哲人、思想者的智慧來提高認知能力、思維深度與廣度才能完成自我馴化,迴歸本真,與市場同頻。踏入無比貪婪恐懼的交易市場得到的不僅僅是財富,失去的也不僅僅是財富,不成佛便成魔!


交易常道


期貨交易的哪種技術形態,你認為準確率最高?

技術形態 ,感覺很多人應該說的是。。價格走勢的形態,因為從視覺進行判斷是很多入門級別,甚至一定級別交易人的最直觀習慣。

我自己是這樣認為的。已走出的價格走勢形態本身只能證明已經發生的部分是否和歷史某個或某類形態相似,而未來是否相似。

要比較這個走出來的形態的起因。人說價格是多空爭鬥的結果,這個我也是這樣認為,那麼就存在在每個點,多的力量,和空的力量,以及淨力量的對比。

我看淨力量(自己發明的方法)如果在本次價格走勢的過程中,淨力量的變化,力度和歷史某個或某類形態的淨力量在幾個關鍵轉折點的變化成正比,那麼我會認為,這次價格形態屬於歷史形態,也就是說尚未走出的部分也應該和歷史形態的後續部分相似或成比例。這樣討論技術形態才有價值,否則走完了還討論個錘子。

很多時候,視覺是一種容易被用來迷惑人的工具,也就是已經走出的部分長得像,但後續發展相反的形態。這種形態通過上述方法是可以判斷的,因為他的因就不一樣。果一定不一樣。

希望回答可以幫到有需要的朋友;


期貨航燈


期貨交易的技術形態,我覺得那些經典的形態都是很有參考慮意義的,但說到準確率的問題,還要看相應的交易系統的處理措施,畢竟如果處理不好的話,即使做對方向,在期貨中依然會存在虧損的可能,因此個人覺得使用這些工具還是要跟個人情況結合在一起的。


在期貨交易中,作為偏重於技術交易的人,我個人會比較喜歡雙頂雙底或類似雙頂雙底這樣的K線形態。比如在上升的趨勢中出現回調,形成了一個高點,之後回調結束恢復走勢,卻未能突破上次回調時所形成的高點。

這時多頭的力量受力二次打壓,信心已經受阻,發展到這時如果趨勢線已經被突破,可以考慮佈局倉位,但依舊可能會遇到進入震盪區或者失利的風險,沒關係因為防守的止損位在高點並不遠,如果下破頸線後概率加大,可以伺機再開倉。


用技術形態還應該結合自己的操作習慣,比如上面這個可以用在趨勢交易中,比較急進的日內交易就不是很合適,在快速的交易中應該更多人用那些反應迅速的K線組合,而且都是經過反覆的使用和配合相應的處理措施才有可能用得好,單獨講技術形態並沒有太大的效果。

以上只是個人的一些體驗,未必值得大家參考,只作拋磚引玉之用。


CA紅葉


突破區間震盪,一個大陽線,或是大陰線成功率最高,再者就是在分時圖上增倉,放著大量上漲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