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就是“拼”父母

好的教育,就是“拼”父母

前段時間,《我家那閨女》熱播,傅園慧和逗比爸爸頻頻登上熱搜。很多人說,見到傅爸爸,終於知道了為什麼“洪荒少女”傅園慧這麼活潑開朗。節目裡,有一幕我印象很深。傅園慧剛進省隊的時候,有人向傅爸爸吐槽,說傅園慧在隊裡整天說自己是天才,實在很搞笑。可沒想到傅爸爸很認真地回答,我們傅園慧真的是天才。吐槽的人氣得啞口無言。朋友說,果然,有其父必有其女。

高圓圓在母親去世後也曾經說,自己曾以為和媽媽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但是越長大越發現,自己和媽媽越來越像了。無論我們多麼排斥成為和父母一樣的人,似乎都無法改變這個事實。

我們的性格、處事方式、說話方式都和父母越來越像。這是為什麼呢?《天生非此》這本書給出了答案:不是基因,而是後天的教育。

我們為什麼和父母越來越像?奧利弗·詹姆斯認為,孩子越來越像父母的原因主要有三個:第一個原因是“言傳”。《爸爸去哪兒》第五季中,吳尊和女兒Neinei給我留下的印象深刻。節目剛開始,Neinei很緊張很害怕,不敢和小朋友玩,甚至不敢和別人說話。吳尊沒有督促孩子儘快融入群體,反而一路給孩子鼓勵:“你要勇敢,要加油。”很多人擔心交換爸爸的環節Neinei會崩潰,可沒想到,她竟然沒哭也沒鬧。後來,村長問她,怎麼變得這麼勇敢?Neinei說,因為爸爸對她說,要勇敢。語言是一種最直接的教育方式,積極的語言能給孩子動力,消極的語言也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

孩子和父母很像的第二個原因,就是“身教”。很多人都聽過一個故事:媽媽為教育兒子,每天監督他寫作業,催促他上輔導班,整天在兒子耳邊唸叨:一定好好讀書。可孩子爸爸卻很少管,每天一下班就鑽進書房不是看報就是讀書。媽媽氣急敗壞地責怪爸爸,對孩子的教育一點兒也不上心。爸爸卻說,我每天下班就當著兒子的面讀書,就是在教育他。父母的“身教”比“言傳”的力量更大,孩子有時未必會聽你怎麼說,但一定能看得見你怎麼做。有時候父母經常說一套做一套,父母教導孩子不要吸菸,自己卻抽得津津有味;父母教育孩子不要撒謊,卻總是對孩子說話不算話;父母對孩子說要多讀書,自己卻抱著手機玩遊戲。父母的一舉一動都被孩子敏銳地察覺到,再內化成自己的習慣。這就是為什麼說,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除了言傳身教,父母對孩子還有一種更深層次的影響:“身份認同”。書中作者也講了一個自己的例子,他寫過一本關於辦公室政治的書,8歲的兒子為了討好老師就將書中的方法運用到了老師身上,結果老師特別喜歡他。孩子從小就有模仿父母進行學習的行為,當他們在無意間認同父母的行為或思想時就會做出類似的行為。比如在家經常被父母體罰的孩子,更容易相信強權的力量。他們在學校不懂如何和別人相處,總覺得只要能打贏,別人就會順從。

父母的好習慣會成為孩子一生的福氣,但如果不幸,我們發現父母身上有些我們不喜歡的東西,該怎麼辦呢?奧利弗給出了三點建議:首先,分析你和父母到底有多像。奧利弗建議大家在紙上分別寫出爸爸和媽媽的5項積極心理特徵和5項消極心理特徵,然後再和自己的進行對比,你會發現,兩者的重疊部分有很多。通過重疊的部分結合生活中的經歷,你就會明白,你現在的一舉一動,到底是父母強加給你的影響還是自己主動學習得到的。

其次,你可以找一位心理醫生,請他幫助你深入分析自己的童年,心理學上的“認知分析療法”認為,思維能控制感情,轉變思想就能轉變情感。如果你還期待和父母有個親密的關係,首先要改變對他們的觀點。

第三,將“我很好,而你不是”的心理轉換為“我很好,你也很好”的心理。《我家那閨女》中王剛和李菲兒因為父母生病要不要及時通知子女有過一次辯論,王剛代表父母們說,父母就不應該給子女添麻煩。李菲兒代表孩子卻說,父母不說孩子心中就會愧疚,就感覺自己不孝。兩人爭辯了很久都沒有結果。王剛和李菲兒的對話像極了生活中親子之間的矛盾,誰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說自己是對的,對方不對。這就是“我很好,而你不是” 的心理。

父母和子女之間所處的年代、社會背景、經濟教育條件等都不相同,思想觀念也會有很大的差異,產生分歧也很正常。這時就需要我們轉換思維,學習去理解對方的成長環境,接納彼此不同的觀點。“我很好,你也很好”其實是一種包容和接納。原生家庭會影響人的一生,無論我們是否願意,都會帶著父母的烙印。所以,好的教育,從來不是送孩子去名校、上補習班,而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想要孩子從小就有良好的品行、性格,父母就要從自身做起。而作為成年人的我們,也要學習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而不是一味地抱怨。


分享到:


相關文章: